古诗大全300首小学汇总
前言:有关小学生必背三百首古诗,网上大多都是古诗内容,并无古诗注释及中文意思解释,这样往往会导致孩子死记硬背,无法从根本的更好理解古诗的意思及鉴赏能力,因此特意整理了这版带有中文意思、特别字词的注释以及难点字拼音,整理不易(整整花了一周时间),希望能更好的帮助到大家。文章篇幅有点长,原文有264页,本文章展示了前100首古诗,若想直接下载的朋友,可以点击原文进行下载:
1、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译文:
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
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还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注释:
汉乐府:原是汉初采诗制乐的官署,后来又专指汉代的乐府诗。汉惠帝时,有乐府令一官,可能当时已设有乐府。武帝时乐府规模扩大,成为一个专设的官署,掌管郊祀、巡行、朝会、宴飨时的音乐,兼管采集民间歌谣,以供统治者观风察俗,了解民情厚薄。这些采集来的歌谣和其他经乐府配曲入乐的诗歌即被后人称为乐府诗。
田田:荷叶茂盛的样子。
可:在这里有“适宜” 、“ 正好”的意思。2、敕(chì)勒(lè)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qióng)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译文:
阴山脚下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敕勒川的天空与大地相连,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毡帐一般。
蓝天下的草原都翻滚着绿色的波澜,那风吹到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注释:
《敕勒歌》:敕勒(chì lè):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敕勒川:川:平川、平原。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北魏时期把今河套平原至土默川一带称为敕勒川。
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穹庐(qióng lú):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笼盖四野(yǎ):笼盖,另有版本作“笼罩”(洪迈《容斋随笔》卷一和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一);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
苍苍:青色。苍,青。天苍苍:天蓝蓝的。
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见(xiàn):同“现”,显露。3、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译文:
“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
白色的身体漂浮在碧绿水面,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注释:
曲项:弯着脖子。
歌:长鸣。
拨:划动。4、风
(唐)李峤(qiáo)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译文
风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
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注释
解落:吹落,散落。解:解开,这里指吹。
三秋:秋季。一说指农历九月。
能:能够。二月:农历二月,指春季。
过:经过。
斜:倾斜。5、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
我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注释
静夜思:静静的夜里,产生的思绪。
床:今传五种说法。疑:好像。
举头:抬头。6、登鹳雀楼
(唐)王之焕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
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
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注释
鹳(guàn)雀(què)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白日:太阳。
依:依傍。
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穷:尽,使达到极点。
千里目:眼界宽阔。
更:再。7、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
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到处可以听见小鸟的鸣叫声。
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不知吹落了多少娇美的春花。注释
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
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啼鸟:鸟的啼叫声。
知多少:不知有多少。8、鹿柴(zhài)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译文
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听到人说话的声音。
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注释
鹿柴(zhài):王维在辋川别业的胜景之一(在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柴:通“寨”、“砦”,用树木围成的栅栏。
但:只。
返景(yǐng):同“返影”,太阳将落时通过云彩反射的阳光。
复:又9、绝句
(唐)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坐在窗前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注释
西岭:西岭雪山。
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泊。
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一带。
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10、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译文
沐浴在春光下的江山显得格外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泥土随着春天的来临而融化变得松软,燕子衔泥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碧绿的江水把鸟儿的羽毛映衬得更加洁白,山色青翠欲滴,红艳的野花似乎将要燃烧起来。
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注释
迟日:春日。
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湿润。
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
鸟:指江鸥。
花欲燃:花红似火。11、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谁说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注释
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吟:诗体名称。
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
临:将要。
意恐:担心。归:回来,回家。
谁言:一作“难将”。言:说。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子女。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报得:报答。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12、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suō)笠(lì)翁,
独钓寒江雪。
译文
所有的山上,飞鸟的身影已经绝迹,所有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
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垂钓。注释
绝:无,没有。
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人踪:人的脚印。
孤:孤零零。
蓑笠(suō lì):蓑衣和斗笠 笠:用竹篾编成的帽子。
独:独自。13、塞下曲
(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译文
昏暗的树林中,草突然被风吹动,将军在夜色中连忙开弓射箭。
天明寻找昨晚射的白羽箭,箭头深深插入巨大石块中。注释
惊风:突然被风吹动。
引弓:拉弓,开弓。这里包含下一步的射箭。
平明:天刚亮的时候。
白羽:箭杆后部的白色羽毛,这里指箭。
没:陷入,这里是钻进的意思。
石棱:石头的棱角。也指多棱的山石。14、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
单(chán)于(yú)夜遁(dùn)逃。
欲将轻(qīng)骑(jí)逐(zhú),
大雪满弓刀。
译文
死寂之夜,乌云遮月,天边大雁惊飞,单于的军队想要趁着夜色悄悄潜逃。
正想要带领轻骑兵一路追赶,大雪纷纷扬扬落满了身上的弓刀。注释
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
月黑:没有月光。
单于(chán yú ):匈奴的首领。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
遁:逃走。
将:率领。
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
逐:追赶。
满:沾满。15、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cáng)踪迹,浮萍一道开。
译文
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从池塘里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懂得掩藏自己的行踪,浮萍被船儿荡开,水面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水线。注释
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艇:船。
白莲:白色的莲花。
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16、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ān)。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译文
江南好,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经是多么的熟悉。春天的时候,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注释
忆江南:唐教坊曲名。作者题下自注说:“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按《乐府诗集》:“‘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至晚唐、五代成为词牌名。这里所指的江南主要是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
谙(ān):熟悉。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
江花:江边的花朵。一说指江中的浪花。
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
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17、悯(mǐn)农
(唐)李绅(shēn)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注释
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称。18、悯农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sù),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译文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却仍有劳苦农民被饿死。注释
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诗一作《古风二首》。这两首诗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
粟:泛指谷类。
秋收:一作“秋成”。子:指粮食颗粒。
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犹:仍然。
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称。19、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译文
苍松下询问年少的学童,他说他的师傅已经去山中采药了。
只知道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道他的行踪。注释
寻:寻访。隐者:隐士,隐居在山林中的人。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一般指的是贤士。
不遇:没有遇到,没有见到。
童子:没有成年的人,小孩。在这里是指“隐者”的弟子、学生。
言:回答,说。
云深:指山上的云雾。
处:行踪,所在。20、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译文
傍晚时分我心情不太好,独自驱车登上了乐游原。
这夕阳晚景的确十分美好,只不过已是黄昏。注释
乐游原:在长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长安城内地势最高地。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登上它可望长安城。乐游原在秦代属宜春苑的一部分,得名于西汉初年。《汉书·宣帝纪》载,“神爵三年,起乐游苑”。汉宣帝第一个皇后许氏产后死去葬于此,因“苑”与“原”谐音,乐游苑即被传为“乐游原”。对此《关中记》有记载:“宣帝许后葬长安县乐游里,立庙于曲江池北,曰乐游庙,因苑(《长安志》误作葬字)为名。”
向晚:傍晚。不适:不悦, 不快。
古原:指乐游原。
近:快要。21、江上渔者
(宋)范仲(zhòng)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lú)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译文
江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只喜爱味道鲜美的鲈鱼。
你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注释
渔者:捕鱼的人。
但:只
爱:喜欢
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 味道鲜美的鱼。 生长快,体大味美。
君:你。
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风波:波浪。22、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译文
活着就要当人中的俊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
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注释
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项羽:秦末时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天下,在垓下之战中,兵败自杀。
江东:项羽当初随叔父项梁起兵的地方。23、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译文
山中群鸟一只只高飞远去,天空中的最后一片白云也悠然飘走。
敬亭山和我对视着,谁都看不够,看不厌,看来理解我的只有这敬亭山了。注释
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
尽:没有了。
孤云:陶渊明《咏贫士诗》中有“孤云独无依”的句子。
独去闲:独去,独自去。
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孤单的云彩飘来飘去。
两不厌:指诗人和敬亭山而言。
厌:满足。24、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
独自闲坐在幽静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
深深的山林中无人知晓,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注释
竹里馆:辋川别墅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
啸(xiào):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
深林:指“幽篁”。
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左右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长啸:撮口而呼,这里指吟咏、歌唱。古代一些超逸之士常用来抒发感情。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25、咏风
(唐)虞世南
逐舞飘轻袖,传歌共绕梁。
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
译文:
长袖轻飘,大家起舞蹁跹,共歌一曲,歌声绕梁,经久不息。风吹动树枝,影子随之摇动,和风将花香吹送到远方。
26、蝉
(唐)虞世南
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译文
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连续不断地鸣叫声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注释
垂緌(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
清露:纯净的露水。古人以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流响:指连续不断的蝉鸣声。
疏:开阔、稀疏。
藉:凭借。27、送兄
(唐)七岁女
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稀。
所嗟人亦雁,不作一行飞。
译文
送别的道路上云雾蒙蒙,驿亭旁的枝叶稀疏寥落。
感叹人与那归雁不同,无法一起作伴同行而归。注释
题下原注:武后召见,令赋送兄诗,应声而就。
离亭:驿亭。古时人们常在这个地方举行告别宴会,古人往往于此送别。
归:一作“飞”。
稀:形容树叶稀疏寥落的样子。28、易水送别
(唐)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译文
在这个地方荆轲告别燕太子丹,壮士悲歌壮气,怒发冲冠。
昔日的英豪人已经长逝,今天的易水还是那样的寒冷。注释
易水:也称易河,河流名,位于河北省西部的易县境内,分南易水、中易水、北易水,为战国时燕国的南界。燕太子丹送别荆轲的地点。《战国策·燕策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此地:原意为这里,这个地方。这里指易水岸边。
别燕丹:指的是荆轲作别燕太子丹。
壮士:意气豪壮而勇敢的人;勇士。这里指荆轲,战国卫人,刺客。
发冲冠:形容人极端愤怒,因而头发直立,把帽子都冲起来了。冠:帽子。《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相如 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昔时:往日;从前。《东观汉记·东平王苍传》:“骨肉天性,诚不以远近亲疏,然数见颜色,情重昔时。”
人:一种说法为单指荆轲,另一种说法为当时在场的人。
没:死,即“殁”字。
水:指易水之水。
犹:仍然。29、中秋夜
(唐)李峤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译文
夜空中升起一轮明月,都说每个地方都是一样的月色。
哪里知道远在千里之外,就没有急风暴雨呢?注释
圆魄:指中秋圆月。
安知:哪里知道。30、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译文
长江好似已经滞流,在为我不停地悲伤。万里远游之人,思念着早日回归。
何况是高风送秋的傍晚时分,深山重重,黄叶在漫山飘飞。注释
滞(zhì):淹留。一说停滞,不流通。
万里:形容归程之长。念将归:有归乡之愿,但不能成行。
况属:何况是。属:恰逢,正当。高风:山中吹来的风。一说即秋风,指高风送秋的季节。32、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译文
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
想到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自己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注释
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市。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
前:过去。古人: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
后:未来。来者: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
念:想到。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怆(chuàng)然:悲伤凄恻的样子。涕:古时指眼泪。33、照镜见白发
(唐)张九龄
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
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
译文
以前做宰相时,报效国家,日理万机,志向远大。
现在做了长史,无事可做,蹉跎岁月,虚度华年。
谁知道照镜子时,才看到自己头发白了,老了。
我深深感到孤独,只是自己的形体与影子相怜。注释
照镜见白发:照镜子时看到自己白头发多了,人老了。含义是自照,反思,回忆的意思。
宿昔:宿是旧有的;一向有的。昔是以前(是指任宰相期间)。青云志:凌云壮志,志向远大。
蹉跎:蹉跎岁月,这是指作者被罢免宰相贬出京城做了荆州长史这个闲官之后无事可做,时光流逝而无所作为,虚度年华。白发年:白头发的年纪,形容自己老了。
谁知:谁知道。这是自言自语。明镜里:镜子里照到的作者。
形影:形体和影子。自相怜:自己的形体和影子互相同情,怜悯。意思是孤独。34、送朱大人入秦
(唐)孟浩然
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译文
朱大你要到长安去,我有宝剑可值千金。
现在我就把这宝剑解下来送给你,以表示我今生对你的友情。注释
朱大:孟浩然的好友。
秦:指长安:
游人:游子或旅客,此诗指的是朱大。
五陵:地点在长安,唐朝的时候是贵族聚居的地方。
值千金:形容剑之名贵。值:价值。
脱:解下。35、终南望馀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译文
终南山的北面山色秀美,山上的皑皑白雪好似与天上的浮云相连。
雪后初晴,林梢之间闪烁着夕阳余晖,傍晚时分,城中又添了几分积寒。注释
终南:山名,在唐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南面六十里处。余雪:指未融化之雪。《全唐诗》此诗题下有小字注:“有司试此题,咏赋四句即纳,或诘之,曰‘意尽’。”
阴岭:北面的山岭,背向太阳,故曰阴。
林表:林外,林梢。霁(jì):雨、雪后天气转晴。36、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译文
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每逢春天不知长多少新枝。
希望思念的人儿多多采摘,因为它最能寄托相思之情。注释
相思:题一作“相思子”,又作“江上赠李龟年”。
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江南地区的植物,结出的籽像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
“春来”句:一作“秋来发故枝”。
“愿君”句:一作“劝君休采撷”。采撷(xié):采摘。
相思:想念。37、莲花坞
(唐)王维
日日采莲去,洲长多暮归。
弄篙莫溅水,畏湿红莲衣。
译文
江南女子都去采莲,莲塘广阔,经常傍晚才回来。
撑篙的时候不要溅起水花,害怕打湿了红莲花颜色的衣裙。注释
坞(wù):地势周围高而中间低洼的地方,这里指停船的船坞。
洲:水中陆地。多:经常。
弄:戏弄,这里指撑。篙:撑船的器具,多用竹、木。
畏湿:害怕打湿。红莲衣:红莲花颜色的衣服,指采莲女的衣服。38、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译文
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
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注释
来日:来的时候。
绮(qǐ)窗:雕画花纹的窗户。
著花未:开花没有。著(zhuó)花,开花。未,用于句末,相当于“否”,表疑问。39、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译文
山上寺院好似有百丈之高,站在上边仿佛都能摘下星辰。
不敢高声说话,唯恐惊动了天上的仙人。注释
宿:住,过夜。
危楼: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危:高。百尺:虚指,不是实数,这里形容楼很高。
星辰:天上的星星统称。
语:说话。
恐:唯恐,害怕。惊:惊动。40、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
(唐)李白
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译文:
把君山削去该有多好,可让洞庭湖水平铺开去望而无边。巴陵的美酒饮不尽,共同醉倒于洞庭湖的秋天。
注释:
刬却:削去。君山:—名洞庭山、湘山。位于洞庭湖中。
湘水:洞庭湖主要由湘江潴成,此处即是指洞庭湖水。
巴陵:岳州唐时曾改为巴陵郡,治所即今湖南岳阳。41、听弹琴
(唐)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译文
七弦琴弹奏的声音清冽,曲调悠扬起伏,琴声凄清好似风入松林。
我虽然很喜爱这首古时的曲调,但在今天人们大多已不去弹奏了。注释
泠(líng)泠:形容清凉、清淡,也形容声音清越。丝:一作“弦”。
松风:以风入松林暗示琴声凄凉。琴曲中有《风入松》的调名。
古调:古时的曲调。42、送灵澈上人
(唐)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译文
遥望苍苍山林中的竹林寺,远远传来报时的钟响声。
他带着斗笠身披斜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渐行渐远。注释
灵澈上人:唐代著名僧人,本姓杨,字源澄,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后为云门寺僧。上人,对僧人的敬称。
苍苍:深青色。竹林寺:在现在江苏丹徒南。
杳(yǎo)杳:深远的样子。
荷(hè)笠:背着斗笠。
荷:背着。43、拜新月
(唐)李端
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
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译文
撩开门帘,只见一轮新月悬挂夜空,双手合在胸前,深深地拜。
对着新月细语喃喃,旁人难以听清,只有微微的寒风,吹起那盈盈纤柔的裙带。注释
拜新月:唐教坊曲名。拜新月起源于远古对月亮的崇拜,但在唐代才正式形成风俗。拜新月的时间是在七夕(农历七月初七)或中秋节之夜。古代妇女拜新月是为了祈求夫妻团圆、幸福长寿。拜,叩拜。
开帘:撩开门帘。
即:立即。
细语:指少女对月喃喃细语,悄悄倾诉心里的话。古代有月下老人主管人间婚姻的传说。44、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译文
我家新酿的米酒还未过滤,酒面上泛起一层绿泡,香气扑鼻。用红泥烧制成的烫酒用的小火炉也已准备好了。
天色阴沉,看样子晚上即将要下雪,能否留下与我共饮一杯?注释
刘十九:白居易留下的诗作中,提到刘十九的不多,仅两首。但提到刘二十八、二十八使君的,就很多了。刘二十八就是刘禹锡。刘十九乃其堂兄刘禹铜,系洛阳一富商,与白居易常有应酬。
绿蚁:指浮在新酿的没有过滤的米酒上的绿色泡沫。醅(pēi):酿造。
绿蚁新醅酒:酒是新酿的酒。新酿酒未滤清时,酒面浮起酒渣,色微绿,细如蚁,称为“绿蚁”。
雪:下雪,这里作动词用。
无:表示疑问的语气词,相当于“么”或“吗”。45、瀑布
(唐)施肩吾
豁开青冥颠,泻出万丈泉。
如裁一条素,白日悬中天。
译文
瀑布如青天之顶裂开一个豁口,泉水从万丈高空倾泻而下。
又如剪裁一条素绢,在丽日朗照下,从秋高气爽的蓝天上飘然下悬。注释
豁(huō):裂开。
青冥:青色的天空。
颠:顶。
素:白色的生绢46、题西施石
(唐)王轩
岭上千峰秀,江边细草春。
今逢浣纱石,不见浣纱人。
译文:
山岭上千峰俊秀,江边纤细的春草萋萋。今天遇到了曾经是西施洗衣的石头,只是看不见当年那个洗衣服的人。
47、剑客
(唐)贾岛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译文
十年磨成一剑,剑刃寒光闪烁,只是还未试过锋芒。
如今将它取出,给您一看,谁有冤屈不平的事?注释
剑客:行侠仗义的人。
霜刃:形容剑锋寒光闪闪,十分锋利。
把示君:拿给您看。48、题诗后
(唐)贾岛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译文
这两句诗我构思三年才得来,一读起来禁不住两行热泪流出来。
了解我思想情感的好朋友如果不欣赏这两句诗,我将隐迹故,以度残年,再不作诗了。注释
吟:读,诵。
知音:指了解自己思想情感的好朋友。
赏:欣赏。
得:此处指想出来。49、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译文
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什么时候才能给它戴上金络头,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注释
大漠:广大的沙漠。
燕山:在河北省。一说为燕然山,即今之杭爱山,在蒙古人民共和国西部。
钩:古代兵器。
何当:何时。
金络脑:即金络头,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踏:走,跑。此处有“奔驰”之意。
清秋:清朗的秋天。50、雪
(唐)罗隐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译文
都说瑞雪兆丰年,丰年情况将如何?
在长安还有许多饥寒交迫的人,即使是瑞雪,也还是不宜多下。注释
尽:全。道:讲,说。丰年瑞:瑞雪兆丰年。
若何:如何,怎么样。
宜:应该。51、五岁咏花
(唐)陈知玄
花开满树红,花落万枝空。
唯余一朵在,明日定随风。
译文
花开时节满树鲜红,花落之后万枝皆空。
剩下的唯一的那朵花呀,明天也要随风飘落了。注释
空:佛教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它各自的因和缘,事物本身并不具有常住不变的个体,也不是独立存在的实体,故称之为空。佛教被称为空门。这句诗里的“空”,明指“花落万枝空”,实亦有双关之意,也指佛门的空。
唯:只。
余:剩下的花。
随风:随风飘落之意。52、田家
(唐)聂夷中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译文
父亲在山上耕田,儿子在山下开荒。
六月的季节,田中稻谷还没有抽穗,而官家收税仓库早已修好等待征敛。注释
斸(zhú):一作“锄”,大锄,名词用作动词,挖掘。
禾:禾苗,特指稻苗。秀:谷物吐穗扬花。
官家:旧时对官吏、尊贵者及有权势者的尊称,又指对皇帝的称呼。53、公子家
(唐)聂夷中
种花满西园,花发青楼道。
花下一禾生,去之为恶草。
译文
公子家的花种满了整个花园,花开了,遮住了花园的路。一棵禾苗在花儿旁边生长出来。公子以为禾苗是恶草,便顺手将禾苗拔掉了。
伤心惨目。这种鲜明对比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无形中会激起读者对贵族少爷的憎恶和愤慨。注释
公子:封建贵族家的子弟。
西园:指公子家的花园。
青楼:泛指华美的楼房。在此指花园中的道路。
恶草:杂草。54、江行无题
(唐)钱珝
万木已清霜,江边村事忙。
故溪黄稻熟,一夜梦中香。
译文
秋天到了,树叶上已有寒霜,江边的稻子也已成熟,农民们正在忙着收割。
此时家乡苕溪两岸,也是稻熟金黄了吧,昨夜睡梦中还闻到金谷飘香呢!注释
清霜:寒霜;白霜。55、田上
(唐)崔道融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译文
春雨已下得很充足了,以致连高处的田里也存满了一片白茫茫的水,为了抢种,农民披着蓑衣冒着雨,半夜就来田里耕作。
等到人和牛的力都使尽的时候,天还远远未亮呢。注释
高田:山上的旱田。 雨足:雨十分大,充足。 白:白茫茫。
披蓑(suō):披着草衣。 蓑:蓑衣。
俱:都。
殊:尤,还,简直。未明:天不亮。56、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译文
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旁,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了心头。
原野无边无际,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江水清清,明月仿似更与人相亲。注释
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西部的一段江水。
移舟:划动小船。泊:停船靠岸。
烟渚(zhǔ):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烟:一作“幽”。
渚:水中小块陆地。《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
客:指作者自己。
愁:为思乡而忧思不堪。
野:原野。旷:空阔远大。
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月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来靠近人。57、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译文
寂静的山谷中,只有春桂花在无声的飘落,宁静的夜色中春山一片空寂。
月亮升起月光照耀大地时惊动了山中栖鸟,在春天的溪涧里不时地鸣叫。注释
鸟鸣涧:鸟儿在山涧中鸣叫。
人闲:指没有人事活动相扰。
闲:安静、悠闲,含有人声寂静的意思。
桂花:春桂,现在叫山矾,也有人叫它山桂花。
春山:春日的山。亦指春日山中。
空:空寂、空空荡荡。空虚。这时形容山中寂静,无声,好像空无所有。
月出:月亮升起。
惊:惊动,扰乱。
山鸟:山中的鸟。
时鸣:偶尔(时而)啼叫。
时:时而,偶尔。58、山中送别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译文
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阳西坠把柴门关闭。
待到明年春草又绿的时候,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注释
掩:关闭。柴扉:柴门。
明年:一作“年年”。
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59、田园乐
(唐)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译文
红色的桃花还含着隔夜的新雨,碧绿的柳丝更带着淡淡的春烟。
花瓣凋落家中的小童没有打扫,黄莺啼叫闲逸的山客犹自酣眠。注释
宿雨:昨夜下的雨。
朝烟:指清晨的雾气。
家童:童仆。
山客:隐居山庄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犹眠:还在睡眠。60、越女词
(唐)李白
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
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
译文:若耶溪有一个采莲的女子,看见客人来了便唱着歌儿回返。唱着笑着进入了荷花丛里,还假装害羞不肯出来。
61、秋浦歌
(唐)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译文
满头白发有三千丈那么长,只因为我的忧愁有那么长。
明亮的镜子里,我的白发就像秋霜一样,不知怎么的会变成这个模样。注释
个:如此,这般。
秋霜:形容头发白如秋霜。6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贺知章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译文
当暮色降临山苍茫的时候就越来越觉得路途遥远,当天气越寒冷茅草屋显得更加孤零零。
柴门外忽传来犬吠声声,原来是有人冒着风雪归家门。注释
逢:遇上。
宿:投宿;借宿。
芙蓉山主人:芙蓉山,各地以芙蓉命山名者甚多,这里大约是指湖南桂阳或宁乡的芙蓉山。主人,即指留诗人借宿者。这首诗通过雪夜借宿山村的情形,巧妙地写出山村景象与农家生活。
日暮:傍晚的时候。
苍山远:青山在暮色中影影绰绰显得很远。
苍:青色。
白屋:未加修饰的简陋茅草房。一般指贫苦人家。
犬吠:狗叫。
夜归人:夜间回来的人。63、八阵图
(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译文
三国鼎立你建立了盖世功绩,创八阵图你成就了永久声名。
任凭江流冲击,石头却依然如故,千年遗恨,在于刘备失策想吞吴。注释
八阵图:由八种阵势组成的图形,用来操练军队或作战。
盖:超过。三分国:指三国时魏、蜀、吴三国。
石不转:指涨水时,八阵图的石块仍然不动。
失吞吴:是吞吴失策的意思。64、江南曲
(唐)李益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译文
我真悔恨嫁做瞿塘商人妇,
他天天把相会的佳期耽误。
早知潮水的涨落这么守信,
还不如嫁一个弄潮的丈夫。注释
江南曲:古代歌曲名。 乐府《相和歌》曲名。这是一首拟乐府,写得很有民歌色彩。
瞿塘贾:在长江上游一带作买卖的商人。瞿塘:指瞿塘峡,长江三峡之一。贾:商人。
妾:古代女子自称的谦词。
潮有信:潮水涨落有一定的时间,叫“潮信”。
弄潮儿:潮水涨时戏水的人,或指潮水来时,乘船入江的人。65、春怨
(唐)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译文
我敲打树枝赶走了树上的黄莺,不让它在树枝上不停鸣叫。
它的叫声会惊破我的好梦,不能到辽西与戍守边关的亲人相见。注释
辽西:古郡名,在今辽宁省辽河以西地方。
妾:女子的自称。
莫:不。66、曲池荷
(唐)卢照邻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译文
曲折的堤岸弥漫着荷花清幽的香气,圆圆的荷叶重重叠叠的覆盖在池塘上。
常常担心萧瑟的秋风来得太早,让人来不及欣赏荷花就凋落了。注释
浮香:荷花的香气。曲岸:曲折的堤岸。
圆影:指圆圆的荷叶。华池:美丽的池子。
飘零 :坠落,飘落。67、送上人
(唐)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译文
孤云陪伴着野鹤,怎么能在人间居住。
不要买下沃洲山,现在已经有人知道那儿了。韵译
野鹤驾着孤云高飞天空,怎能在人世间栖居住宿?
要归隐请别买沃洲名山,那里是世人早知的去处。注释
上人:对僧人的敬称。
孤云、野鹤:比喻闲逸逍遥之人。
将:携带,带领。
沃洲山:在浙江省新昌县东,相传为晋代高僧支遁放鹤养马处,有放鹤峰,养马坡,道家列为第十二洞天福地。68、渡汉江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译文
客居岭外与家里音信断绝,经过了冬天又到了春天。
离故乡越近心中越胆怯,不敢询问从家那边过来的人。注释
汉江:汉水。长江最大支流,源出陕西,经湖北流入长江。
岭外:五岭以南的广东省广大地区,通常称岭南。唐代常作罪臣的流放地。书:信。
来人:渡汉江时遇到的从家乡来的人。69、赠范晔
(北魏)陆凯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译文
遇见北去的驿使就去折梅花,托他带花带给身在陇头的你。
江南没有好东西可以表达我的情感,姑且送给你一枝报春的梅花以表春天的祝福。注释
《荆州记》:“陆凯与范晔交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兼赠诗。”唐汝谔《古诗解》则云:“晔为江南人,陆凯代北人,当是范寄陆耳。”这里用《赠范晔》题,乃暂从旧说。范晔:字蔚宗,顺阳山阴(今河南省淅川县东)人,南朝宋史学家、散文家。
驿使:古代递送官府文书的人。
陇头人:即陇山人,在北方的朋友,指范晔。陇山,在今陕西陇县西北。
“聊赠”句:赠:一作“寄”。一枝春:指梅花,人们常常把梅花作为春天的象征。70、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译文
长江好似已经滞流,在为我不停地悲伤。万里远游之人,思念着早日回归。
何况是高风送秋的傍晚时分,深山重重,黄叶在漫山飘飞。注释
滞(zhì):淹留。一说停滞,不流通。
万里:形容归程之长。念将归:有归乡之愿,但不能成行。
况属:何况是。属:恰逢,正当。高风:山中吹来的风。一说即秋风,指高风送秋的季节。71、哥舒歌
(唐)无名氏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译文
黑夜里北斗七星挂得高高,哥舒翰勇猛守边夜带宝刀。
吐蕃族至今牧马只敢远望,他们再不敢南来越过临洮。注释
哥舒:指哥舒翰,是唐玄宗的大将,突厥族哥舒部的后裔。哥舒是以部落名称作为姓氏。《全唐诗》题下注:“天宝中,哥舒翰为安西节度使,控地数千里,甚著威令,故西鄙人歌此。”
北斗七星:大熊座的一部分。
窥:窃伺。牧马:指吐蕃越境放牧,指侵扰活动。
临洮:今甘肃省洮河边的岷县。一说今甘肃省临潭县。秦筑长城西起于此。72、新嫁娘
(唐)王建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译文
新婚三天来到厨房,洗手亲自作羹汤。
还不熟悉婆婆的口味,做好先让小姑品尝。注释
三日:古代风俗,新媳妇婚后三日须下厨房做饭菜。
羹:泛指做成浓的菜肴。
“未谙”句:意思是还不熟悉婆婆的口味。谙:熟悉。姑食性:婆婆的口味。
遣:让。小姑:一作“小娘”。丈夫的妹妹。也称小姑子。73、行宫
(唐)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译文
曾经富丽堂皇的古行宫已是一片荒凉冷落,宫中艳丽的花儿在寂寞寥落中开放。
幸存的几个满头白发的宫女,闲坐无事只能谈论着玄宗轶事。注释
寥(liáo)落:寂寞冷落。
行宫:皇帝在京城之外的宫殿。这里指当时东都洛阳的皇帝行宫上阳宫。
宫花:行宫里的花。
白头宫女:据白居易《上阳白发人》,一些宫女天宝末年被“潜配”到上阳宫,在这冷宫里一闭四十多年,成了白发宫人。
说:谈论。
玄宗:指唐玄宗。74、宫词
(唐)张祜(hu)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译文
与故乡之隔有三千里之遥啊,我已被幽闭在这深宫里二十年了。
听到这曲《何满子》,眼泪竟忍不住落在了君王面前。注释
故国:故乡。此为代宫女而言。
深宫:指皇宫。
何满子:唐教坊曲名。《乐府诗集》载白居易语:“何满子,开元中沧州歌者,临刑进此曲以赎死,竞不得免。”《何满子》曲调悲绝,白居易《何满子》诗中说它“一曲四词歌八叠,从头便是断肠声。”
君:指唐武宗。75、蚕妇
(宋)张俞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襟。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译文
昨天我进城去卖丝,回来时泪水湿透了手巾。
为什么这么伤心?我看到了浑身穿绫罗、着绸缎的富人,他们竟没有一个是养蚕的人。注释
蚕妇:养蚕的妇女。蚕,一种昆虫,吐出的丝是重要的纺织原料,主要用来纺织绸缎。
市:做买卖或买卖货物地方。这里是指卖出蚕丝。
巾:手巾或者其他的用来擦抹的小块布。
遍身:全身上下。罗绮:丝织品的统称。罗,素淡颜色或者质地较稀的丝织品。绮,有花纹或者图案的丝织品。在诗中,指丝绸做的衣服。76、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译文
墙角有几枝梅花,正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远远的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因为有梅花的幽香传来。注释
凌寒:冒着严寒。
遥:远远地。知:知道。
为(wèi):因为。
暗香:指梅花的幽香。77、画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译文
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到近处却听不到水的声音。
春天过去花仍在争奇斗艳,人走近鸟却没有被惊动。注释
色:颜色,也有景色之意。
惊:吃惊,害怕。78、秋夜寄邱十二员外
(唐)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译文
在这秋夜我心中怀念着你,一边散步一边咏叹这初凉的天气。
寂静的山中传来松子落地的声音,遥想你应该也还未入睡。注释
丘二十二员外:名丹,苏州人,曾拜尚书郎,后隐居平山上。一作“邱二十二员外”。
属:正值,适逢,恰好。
幽人:幽居隐逸的人,悠闲的人,此处指丘员外。79、逢侠者
(唐)钱起
燕赵悲歌士,相逢剧孟家。
寸心言不尽,前路日将斜。
译文
赵、燕两地多慷慨悲歌的侠士,今天我们相逢于侠士剧孟的故乡洛阳。
心中悲壮不平之事向你诉说不完,无奈太阳西斜,只好再次分手而去。注释
侠者:豪侠仗义之士。
燕赵:古时燕、赵两个国出了许多勇士,因此后人就用燕赵人士指代侠士。
剧孟:剧孟:汉代著名的侠士,洛阳人,素有豪侠的名声。杜甫有诗句:“剧孟七国畏,马卿四赋良”,说得就是剧孟武艺的高强。这里“剧孟”是用来指代洛阳的。80、三闾庙
(唐)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译文
沅江湘江长流不尽,屈原悲愤似水深沉。
暮色茫茫,秋风骤起江面,吹进枫林,听的满耳萧萧。注释
三闾(lǘ)庙:即屈原庙,因屈原曾任三闾大夫而得名,在今湖南汨罗县境。
沅(yuán)湘:指沅江和湘江,沅江、湘江是湖南的两条主要河流。
屈子怨何深:此处用比喻,屈子指屈原,句意屈原的怨恨好似沅(yuán)江湘江深沉的河水一样。
何深:多么地深。
“日暮”二句:此处化用屈原的《九歌》《招魂》中的诗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
秋风:一作“秋烟”。
萧萧:风吹树木发出的响声。81、赐萧瑀
(唐)李世民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
译文
在狂风中才能识别出坚韧的草木,在乱世里方能分辨出忠诚的臣子。
一勇之夫怎么懂得为公为国为民为社稷的正义的道理,而有智慧的人,必定心中怀有仁爱。注释
萧瑀:字时文,隋朝将领,被李世民俘后归唐,封宋国公。
疾风:大而急的风。
劲草:强劲有力的草。
板荡:动乱之世。
勇夫:有胆量的人。
智者:有见识的人。82、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译文
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什么时候才能给它戴上金络头,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注释
大漠:广大的沙漠。
燕山:在河北省。一说为燕然山,即今之杭爱山,在蒙古人民共和国西部。
钩:古代兵器。
何当:何时。
金络脑:即金络头,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踏:走,跑。此处有“奔驰”之意。
清秋:清朗的秋天。83、古离别
(唐)孟郊
欲别牵郎衣,郎今到何处?
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
译文
临近分别的时候牵着止夫的衣服问道:这次你到哪儿去?
我不会责怪你回来迟了,你千万不要到临邛那里去。注释
古别离:新乐府歌曲名。
临邛:唐代郡县名,蜀中商业重镇,今四川邛崃。《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临邛的富豪卓王孙之女卓文君新寡,司马相如以琴心挑之,因私奔相如。故古代诗文多以临邛为花花世界。84、岭上逢久别者又别
(唐)权德輿
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
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
译文
十年之前我们曾经分别,在漫漫征途上再次相遇。
驱马作别又将去向何处?看那夕阳下的万壑千峰。注释
征路:远行的路途;征途;行程。南朝宋鲍照《还都道中》诗之一:“鸣鸡戒征路,暮息落日分。”路,一作“旆”。
“马首”句:马头的方向,即将駆马而去的方向。马首:马头。《仪礼·士丧礼》:“君至,主人出迎于外,门外见马首,不哭。”85、陈情上韦令公
(唐)薛涛
闻说边城苦,今来到始知。
羞将筵上曲,唱与陇头儿。
译文:
曾经听说边疆的生活很苦,如今到了边疆才体会到。我难以启口将过去的贵族宴席上唱的歌曲,唱给驻守在边疆的军士们听。
86、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译文
不知秋风是从哪里吹来,萧萧地送来了一群群的大雁。
早晨秋风来到庭中的树木上,羁旅他乡的孤客最先听到了秋声。注释
引:一种文学或乐曲体裁之一,有序奏之意,即引子,开头。
至:到。
萧萧: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雁群:大雁的群体。
朝:凌晨。
庭树:庭园的树木。
孤客:单身旅居外地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闻:听到。87、夜雨
(唐)白居易
早蛩蹄复歇,残灯灭又明。
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
译文
早出来的蟋蟀叫了之后又停了下来,昏暗的灯熄灭了又被重新点亮。
隔着窗户知道下起了夜雨,因为窗外芭蕉叶上响起了雨点声。注释
蛩:古指蟋蟀。也指蝗虫。88、遗爱寺
(唐)白居易
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译文
手里玩赏着奇丽的彩石,面对着潺潺的溪水观赏;为了赏花,绕着寺庙周围的小路行走。
时时刻刻都能听到鸟儿在婉转啼鸣,泉水叮叮咚咚,缓缓流淌。注释
遗爱寺:寺名,位于庐山香炉峰下。
弄:在手里玩。
鸟语:鸟鸣声。89、离骚
(唐)陆龟蒙
天问复招魂,无因彻帝阍。
岂知千句丽,不敌一谗言。
译文
屈原写出《天问》《招魂》这样脍炙人口的佳作,却仍无法将他的心意传达至君王面前。
哪里知道再奇丽的诗句,终究抵不过那小人的一句恶意重伤啊!注释
天问:《天问》为屈原被逐后,见到楚国先王的宗庙以及王室公卿之祠堂,四下游览之后,身体疲惫,于壁画下修养精神,抬头正看到所绘图案,于是在墙壁上书写了文字,以抒发心中的愤懑之情的长篇诗作。
招魂:楚辞中一篇独具特色的作品,它是模仿民间招魂习俗写成的,其中又包含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存在争议,一说屈原为“呼唤楚怀王的灵魂回到楚国来”而作;一说宋玉“哀屈原魂魄放佚”,因而作。
彻:穿透。
阍:宫门。
岂知:哪里知道。
敌:抵挡。90、易水歌
(战国末 秦初)荆轲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译文
风声萧萧地吹呵,易水寒气袭人,壮士在此远去呵,不完成任务誓不回还!
刺杀秦王就像是到虎穴到龙宫一样危险啊,但是我们的英雄英勇的气概,连仰天吐气都能形成白虹。注释
萧萧:指风声。易水:指水名,源出河北省易县,是当时燕国的南界。
兮:语气助词。
壮士:在这里指荆轲。91、大风歌
(秦末汉初)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译文
大风刮起来了,云随着风翻腾奔涌啊,
威武平天下,衣锦归故乡,
怎样才能得到勇士啊为国家镇守四方!注释
大风歌:这是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前195)在击破英布军以后,回长安时,途径故乡(沛县)时,邀集父老乡亲饮酒。酒酣,刘邦击筑(一种打击乐器)高歌,唱了这首《大风歌》。表达了他维护天下统一的豪情壮志。
兮: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语气助词“啊”。
威:威望,权威。
加:施加。
海内:四海之内,即“天下”。我国古人认为天下是一片大陆,四周大海环绕,海外则荒不可知。
安得:怎样得到。安,哪里,怎样。
守:守护,保卫。
四方:指代国家。92、垓下歌
(秦末)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译文
力量可以拔起大山,豪气世上无人能比。可时运不济宝马也再难奔驰。
乌骓马不前进了我又能怎样呢?虞姬啊!虞姬啊!我又该把你怎么办?注释
垓(gāi)下:古地名,在今安徽省固镇县濠城镇。
兮:文言助词,类似于现代汉语的“啊”或“呀”。
骓(zhuī):意为顶级宝马。
虞:即虞姬。
奈何:怎样;怎么办。
奈若何:拿你怎么办。若,你。93、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于是马上停止唱歌,静悄悄地站立在树旁。注释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振:振荡;回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林樾(yuè):指道旁成荫的树。
欲:想要。
捕:捉。
鸣:叫。
立:站立。94、劝学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译文
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
少年不知道早起勤奋学习,到老了后悔读书少就太迟了。注释
更:古时夜间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为两小时。午夜11点到1点为三更。
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
黑发:年少时期,指少年。
白首:头发白了,这里指老年。方:才。95、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译文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夜光杯之中,正要畅饮时,马上琵琶也声声响起,仿佛催人出征。
如果醉卧在沙场上,也请你不要笑话,古来出外打仗的能有几人返回家乡?注释
凉州词:唐乐府名,属《近代曲辞》,是《凉州曲》的唱词,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凉州词:王翰写有《凉州词》两首,慷慨悲壮,广为流传。而这首《凉州词》被明代王世贞推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夜光杯:玉石制成的酒杯,当把美酒置于杯中,放在月光下,杯中就会闪闪发亮,夜光杯由此而得名。
欲:将要。
琵琶: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时用的。
催:催人出征;也有人解作鸣奏助兴。
沙场:平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
君:你。
征战:打仗。96、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夫未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注释
但使:只要。
龙城飞将:《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元光六年(前129年),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至笼城,斩首虏数百。笼城,颜师古注曰:“笼”与“龙”同。龙城飞将指的是卫青奇袭龙城的事情。其中,有人认为龙城飞将中飞将指的是汉飞将军李广,龙城是唐代的卢龙城(卢龙城就是汉代的李广练兵之地,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带,为汉代右北平郡所在地),纵观李广一生主要的时间都在抗击匈奴,防止匈奴掠边。
教:令,使。
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度:越过。
阴山:位于今内蒙古中部及河北北部。97、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
冷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后,独自面对着楚山离愁无限!
到了洛阳,如果洛阳亲友问起我来,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那样晶莹纯洁!注释
芙蓉楼:芙蓉楼:原名西北楼,登临可以俯瞰长江,遥望江北,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据《元和郡县志》卷二十六《江南道·润州》丹阳:“晋王恭为刺史,改创西南楼名万岁楼,西北楼名芙蓉楼。”一说此处指黔阳(今湖南黔城)芙蓉楼。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
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连江:雨水与江面连成一片,形容雨很大。
吴:古代国名,这里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江苏镇江一带为三国时吴国所属。
平明:天亮的时候。
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渐。
楚山:楚地的山。这里的楚也指南京一带,因为古代吴、楚先后统治过这里,所以吴、楚可以通称。
孤:独自,孤单一人。
洛阳:现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冰心:比喻纯洁的心。
玉壶:玉做的壶。比喻人品性高洁。98、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垂的柳条像千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就是二月的春风,如同神奇的剪刀。注释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99、凉州词
(唐)王之焕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译文
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注释
凉州词:又名《出塞》。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原题二首,此其一,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凉州,唐陇右道凉州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远上;远远向西望去。“远”一作“直”。
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周尺八尺或七尺。周尺一尺约合二十三厘米。
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属于一种乐器。
何须:何必。何须怨:何必埋怨。
杨柳:指的是《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
度:吹到过。不度:吹不到
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100、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zhū)萸(yú)少一人。
译文
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
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注释
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
忆:想念。
山东:王维迁居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市),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
异乡:他乡、外乡。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佳节:美好的节日。
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茱萸(zhūyú):一种香草,即草决明。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注:因文章篇幅有限,目前展示100首古诗内容,该文档总计263页,对小学三百首古诗译文及注释内容感兴趣的家长,可以点击原文进行查看下载。
上一篇:古诗大全30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