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古诗词中的“瘦马”,啥意思?不只是指瘦弱的马,还有你想不到的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说起瘦马,我们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元代马致远的“古道西风瘦马”这句诗。其实,在许多诗词作品中,也经常出现“瘦马”一词。

1、东郊瘦马使我伤,骨骼硉兀如堵墙。《瘦马行》一一(唐代>杜甫

2、瘦马如束薪,寒沙粘绿发。

《瘦马行》一一(元代)郑獬

3、瘦马青海种,新自流沙至。一一(元代)杨维桢

什么是“瘦马”?单从字面上来看,瘦马指的是一匹体型较瘦的马。没错,瘦马肯定指长得瘦的马,上面这几首诗句中的瘦马,有的就是指瘦弱的马。但这只是一个基本意思,其实,它还有另一个意思,是什么呢?瘦马在古代除了指体型瘦的马外,还指女子。奇怪吗?的确如此。

在古代,“瘦马”这个词还经常用来比喻那些年轻有姿色的女子,以及古代青楼中的女子。仅从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看出在封建社会里,女性的社会地位低下,和对女性的不平等与歧视。

有关将女子称为“瘦马”的记载,最早可能就是出现在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一首《有感三首》的诗中,诗中提到“莫养瘦马驹,莫教小妓女。后世在目前,不信君看取。”

诗中的“养瘦马”,绝不是真的养了匹瘦马。据清代赵翼 的《陔馀丛考·养瘦马》中记载:“ 扬州人养处女卖人作妾,俗谓之养瘦马。当然,在当时也泛指养妓女。 清代褚人穫 的《坚瓠续集·金陵词客》中就有:“ 金陵一词客侨庽吴门 ,家蓄粉头为业,俗名养瘦马。”

“瘦马”的出现并没有准确的时间,只能说在唐朝,瘦马一词在当时的社会里就开始流行了。

白居易的诗句“莫养瘦马驹,莫教小妓女”,就已经告诉我们瘦马是什么了,他把瘦马和小妓女放在一起,就足以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用瘦马指代小妓女了,而且“养瘦马”也很普遍。

为什么会出现“养瘦马”这种畸形现象呢?这我们还是要从唐朝历史和社会背景来分析。

唐朝被人们称为“盛世大唐,国富民安,人们思想异常开放,物质生活很丰富,但精神生活比较缺乏。“饱暖思淫欲”,人们口袋里有钱了,就开始追求刺激,他们经常出入青楼歌榭,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特别是当时的上流社会的王公贵族起了带头作用,而文人墨客也推波助澜。可以说他们都是青楼里的常客,文人们的不少诗词作品就是在这划拳喝酒聊天中完成的。

从人们养“瘦马”的目的来看也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只是想单纯享受,这些人主要是以王公贵族为主。普通人家是出于想续香火的目的而养这些小女子的,而文人墨客的目的则高雅了一些,一是赶时尚,迎合社会,二是显摆,突出自己,三是写诗写文章,体验生活。

青楼这个词,最初指的豪华精致的雅舍,有时还可指高门大户,后来才泛指妓院的。所以在唐朝,青楼是一个作为上流社会人们进行文化交流的场所,一般人是来不了的。在青楼里工作的女子也都是有本事的人,不仅要懂琴棋书画,懂得社交礼仪,还能陪客人写诗论词,谈天说地。所以那时的青楼是深受文人墨客喜欢的地方。

在青楼里工作的女子,后来就慢慢地被来此玩的人挑选走了,他们称这些女子为瘦马,成为瘦马的年轻女子,会被这些客人任意摧残,这种感觉,就像在虐待一匹瘦小的马一样,所以才称这里的女孩为瘦马。

对于这些瘦马,也是要专门培养的,许多青楼就有这项业务,对瘦马的各种才艺的培养都要从小开始的。一些贫寒的家庭,为了生存,就把自己的女孩很小时候就卖给青楼。所以说“瘦马”就是专门为当时的一些贵族和文人骚客培养的。

所以,为了卖个好价钱,许多青楼都非常重视瘦马的培养,要将瘦马培养成的高等级歌妓,就在她们没有卖出之前,都要保持是纯洁女儿身,这样,才能卖出好价钱。最终培养好的瘦马也被分成三六九等,而不同等级的瘦马,地位和价位差别很大。价格低的可能才几十两银子,高的上万两也不等。

据悉,清朝人丁耀亢对瘦马的等级有过细致的描述,他将“瘦马”分为“上、中、下”三种。

“上等瘦马”,挑选标准很严,一定要有“肤若膏脂、纤态盈盈”,美艳动人的外表,这样的高等级瘦马一般是寥寥无几。随后这些女子就要学习琴棋书画等,社交礼仪等。

“中等瘦马”,形态虽不如高等瘦马,但也要有好看的容貌,也要学习认字写字、吹拉弹唱等,她们的往往被人领走作为主子的持家帮手。

最后就是“下等瘦马”了,这些女孩外貌一般,主要是学习做女红等,最后被人买去作为家庭主妇。

这三种等级的瘦马的地位,生活是不同的,历史上就有一些等级高的“瘦马”,著名的有如陈圆圆、柳如是、李香君,这些人在当时可谓是红极一时,她们的生活较为富裕,但这是极少数。而大多中低等级的瘦马,她们的生活就没有这么光鲜了,最终的结局也是很不幸的。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唐朝的上流社会的达官贵人和文人墨客养“瘦马”在当时已成为一种社会风气,想想看,像白居易这样的人就养了很多“瘦马”,而且还经常更换,据说白居易晚年沉醉于享乐生活,养“瘦马”上了瘾,前后足足养了30多个,这些肯定不是高等级,应该是中低等级的。这从另一方面说明这类瘦马在当时的价格是很低的,也是很受欢迎的。

到了宋朝,这种养瘦马的风气依然很盛,当时名妓李师师就是很有代表性的瘦马人物,据说后来她还得到了宋徽宗喜爱。

“瘦马”后来就演变成专门指“小妓女”,这些充当瘦马的女子就是社会底层的贫苦人。她们从出生那一刻起,悲剧人生就伴随着她们,她们的一生自己无法选择,只能任人欺凌与宰割。

在过去,等级高一点的瘦马,大都成为王公贵族的买卖商品,运气好的可以作为小妾,即使作了妾,地位也低下,也不可能改变她们瘦马的身份,等她们年老珠黄时,悲惨的命运就在等着她们。

而中等等级的瘦马则由社会上的有钱人,文人墨客买走,遇见好人,有的会成为他人的妻子。但大多数女人这一生将是无幸福可言。

最可怜的是那些低等级的,没有被挑走的瘦马,这些人的后半生只能是留在青楼继续从业非人的工作,任凭老鸨和客人折磨,生死由天。

举报/反馈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