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山水风景中感受大自然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二、诗人简介
①孟浩然(689-740)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他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②苏轼(1037-1101)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自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散文豪放自若,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③辛弃疾
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三、主题概括
①《宿建德江》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
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本人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的羁旅之思。②《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诗人苏轼先在船中。
后在楼头,迅速捕捉到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云翻
雨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无情,令人读来油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③《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通过惊鹊、鸣蝉、蛙声、明月、清风等景物,描绘了夏夜的静谧和活力,表现了词人的喜悦、愉快之情。
四、拓展延伸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举报/反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