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岁女孩眼中,集市上的人都有什么故事?
前天晚上,42岁的马马带12岁的女儿胡美兮到集市上去速写。画完后,女儿告诉她所画的每一个摊主都有一个小故事。比如,第一张画是街道里一个等待生意的摊主,她努力在预备,可一个人都没来;还有一张画是卖猪猪气球的人,她取下头套时满头是大汗……
简简单单四幅速写,却让马马感慨万千。“她画完后我很感慨。都是寒风中努力生活的人,我想让孩子晓得,生活不容易,坚持下去也很难,但是努力有规划的向前奔跑,总是没错的。”马马说。
为什么去集市速写?马马有本人的坚持:“通过集市速写,孩子进步很快,不只胆子变大,还愈加有自信了。她从每个人身上去寻找故事,然后反哺本人,这也是生活中的一种阅历沉淀。”
延伸
没有多余心眼的小画手
对集市的真实刻画,某些方面与胡美兮另一场画展——“一只眼睛”的主题不谋而合。
去年,东原·1891发起了公共艺术共创计划,报名参与的作品有许多,他们第一个展览机会给了12岁的胡美兮。从1月18日起,胡美兮“一只眼睛”主题画展开幕,将持续展览近2个半月。
“一只眼睛”是胡美兮这几年的绘画IP,当成“日记”,记录着亲情、友谊、自然等生活所见所闻。
画中的人,为什么只要一只眼睛?胡美兮解释,小朋友的世界里没有多余的心眼。
也许正是“小朋友没有多余的心眼”,胡美兮才能画出如此真实动人的集市故事。
目前,胡美兮的画不只获得过一些市内、国际奖项,还去到敦煌、成都、浙江等地的美术馆进行展出。这些成绩是对她最好的鼓励。
分享
养娃也是一场双向奔赴
42岁的马马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出刊过一本绘本食谱书。当女儿6岁上一年级时,辞职创业。
为什么帮孩子开画展,带孩子去集市速写?源自于胡美兮的一句话——“妈妈,我的画真有他们说的那么好吗?”
胡美兮4岁开始学画,第一次表现出不自信是在她8岁时。面对身边亲戚朋友的夸奖,胡美兮总是这样反问妈妈。为了让孩子愈加自信,她带孩子办画展;为了锻炼孩子的恒心,她坚持陪孩子去集市速写;为了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她陪她一起总结……
“有了鼓励,才会有更多的自信。”马马说,“我们和孩子是一个‘双向奔赴’的过程,要互相学习、互相感染。陪伴孩子学习,也是本人学习的一种过程。”
重庆晚报-厢遇记者 张月
记者 吴燕娜 受访者供图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