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宋词三百首第1首:北宋宰相镇守边疆,一首词承继唐边塞诗的悲壮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时光来到了北宋,中国的诗词文学传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出现了唐诗这个历史的高峰之后,宋词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并且逐步代替了唐诗出现在人们心中的位置。

宋朝的创作者群体和唐朝并无太大差别,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难得富庶的朝代。虽然国家时常面临着四面的要挟入相的境界。今天我们谈到的这首宋词,是《宋词三百首》的第一首。北宋宰相出将入相,镇守边疆一首词悲壮无比,完全承继了盛唐边塞诗的悲壮。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首宋词就是北宋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在北宋北宋文学史上可谓赫赫有名。此人从小家境贫寒,但是后来通过科举一飞冲天,甚至做到了当朝宰相的位置。写这首宋词的时候,词人更是领兵镇守边疆。

这样波涛壮阔的人生经历,要词人的诗词境界也明显发生了变化,虽然我们读到的很多宋词都是以婉约见长,总让人觉得宋词阳气不足,但是在这首宋词当中,我们看到的是从盛唐边塞诗而承继而来的那种悲壮。整个上片是对于边塞悲壮风光的全体描绘。“塞下秋来风景异”,整个宋王朝次要的活动中心在中原和东南地区,所以来到西北边塞,诗人自然而然地感觉到和之前所经历的风光很不一样。更何况此时乃是秋天,“衡阳雁去无留意”,大雁飞过去是毫不留恋。

诗词的一开始就是一幅悲壮的图景,而后的诗句更是强化了这种悲凉。“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边塞之地号角声吹起,长烟落日,一片孤城。这是边塞穗美的风光,也是边塞最为悲壮的霎时。整个下片一开始,就告诉我们这首宋词的主题表达的是什么,“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从《诗经》而来的征夫思妇文学传统,给范仲淹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他在这里镇守边疆。但是多年兵患未除,也没有办法回到故乡。

所以在此地,“羌管悠悠霜满地”背景之下,“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每个人都无法安眠。在带着寒意的空气中,思念着故乡已经给予本人的温暖;想到远方,看到本人禁不住潸然泪下。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