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作诗,是带着身世经历、生活体验,融入本人的理想和意志而写的;他们把本人内心的感动写了出来,千百年后再读其作品,我们依然能够体会到同样的感动,这就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生命。
我家可欣8岁才开始接触古诗词,用了2年多的时间才背完了200多首唐诗和宋词。可欣由于接触古诗比较晚,且多是由语文书本上获得的,所以她总觉得背诗是学习任务。这种毫无兴味的形态能信手拈来,自然也就习惯了读诗、背诗了。现在已是一个胸中有诗意的女子了。
俗话说:三岁看老。有前车之鉴,让我晓得兴味需要从小培养。我已经开始对1岁10个月的倾城进行古诗熏陶了。效果还不错,倾城在玩耍中已经会背几首简单的五言诗了,而且对此表现出了浓厚的兴味。倾城时不时还会自动邀约我和她进行诗词接龙(下面我会具体说)。
父母真的不要觉得孩子还小,没有能力领略古诗词的美感与妙处。我就看到过这样的景象:
有孩子看见初春的柳枝,一边跑着跳着,一边大喊:“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有孩子在美食面前,没有焦急吃饭,而是先念叨了一遍“谁知盘西餐,粒粒皆辛苦”;
有孩子因为过年想让爸爸把他的房门也贴上福字,很认真地拉着爸爸的手说:“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甚至有个孩子因为想多睡一会儿,跟敦促她起床的妈妈说:“人生难得秋前雨,乞我虚堂自由眠”。
春花秋月,鸟语虫鸣,皆可入诗;为人之道,处世之理,也早已在诗中被讲述得分明。我们诗词宝库中的那些短小精妙的句子,其实是孩子最好的启蒙教材。
现在人经常提到的“情商高”,无非就是能够在本人的感情之外,体察他人的感情。从这种角度说,诗词所带给孩子的“共情”能力,实在是一种难得的教育。
那么孩子从几岁开始可以学习古诗呢?
有些人认为3岁之前都不适宜让孩子背古诗。理由是没有几个2-3岁的孩子会对古诗感兴味,而且他们这个时期还有更多值得他们去做的事情,比如:学习更多的社交技能、生活技能,背古诗只是浪费时间。
甚至有些地方的幼儿园明文规定,不让幼儿园的小朋友背古诗,要让他们有跟多的时间去玩耍,给他们减轻负担。
还有些人认为古诗是小学生的必修内容,不用提前学习。6-7岁开始可以根据学校的学习安排,开始给孩子渗透更多一些的古诗词、古文化。
对于这些观点,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实,我想要说的背古诗,不是规定一周一定要背多少首,不是把它当成一个任务来完成的,完全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浸润,就把背古诗当成是学一种言语。现在的妈妈对学外语很是热衷,不惜1岁多就给孩子报一个外语早教班。怎样说到国学,说到古诗,就不能2岁开始了呢?怎样培养孩子对古诗的兴味?
在启蒙时期,幼儿正处在记忆的黄金期间。尽量买些孩子感兴味
妈妈可以在给孩子看一集喜欢的动画片后,播放一段古诗词动画,让孩子觉得古诗词也是故事,也是好玩的动画片。妈妈还可以和孩子一起跟着动画里的歌谣念唱诗词。
在教2岁孩子读诗时,最好能加以行为动作的辅导,愈加抽象直观地展示诗的内容。孩子也会跟着动起来,言语加上动作,愈加记忆深刻。先从五言古诗开始,比如:悯农。如果孩子还不能很好地运用3字词,可以将每句话分解开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西餐,粒粒-皆-辛苦。先一个词一个词地念,这个阶段的小孩很喜欢重复大人说的话,他们也会跟着念。多反复十几二十遍,慢慢地他们会开始“接嘴”。比如:你开始念“锄禾”,他们就会开始说“当午”,这时候丢三落四的也很正常。多和他们玩一下这种诗词接龙游戏,孩子慢慢就会记得这首诗。有一天,他吃饭的时候,突然念出一句:粒粒皆辛苦,相信你一定会觉得很欣慰的。
2-3岁宝宝的机械记忆能力很强,而唐诗简短押韵,琅琅上口,宝宝都非常喜欢背诵。虽然他们现在还不能很好地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但是背诵唐诗和听故事一样,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古诗词用精简的词语表达了丰富的人文知识内涵,每一首唐诗都仿佛是一幅国画,宝宝在背诵的时候,虽然不懂得词语的内涵,但也不妨碍他们获得美的享受,在他们小小的心灵里播下中华文化的种子。在日复一日的背诵中,他们也逐步认识了古人行文的方式,这也为将来学习古文打下一些基础。
3-6岁小孩读诗,家里面可以挂一些写意山水字画,一种氛围的陶冶也是非常重要的。还可以一边带孩子画画,一边教孩子学古诗,生动抽象,寓教于乐。千万不要强迫孩子去背诵,现在强迫他背100首,也不如让他喜爱上古诗,理解古诗,将来自动去背诵并理解一本《唐诗三百首》。
家长朋友本身也要多记住几句常用的,比如带孩子出去玩,遇到大一点的瀑布,家长就可以告诉他“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是描述这样的场景。
与其说是让孩子学诗,不如是说让大人和孩子一起学诗。都说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好的教育,好的习惯,好的兴味,都是靠家长来引导的。下面推荐两本经典的古诗词书籍,让我们一起来读诗。
少儿绘本·唐诗300首,作者:王雨岩 著,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出版时间:2014年06月少儿绘本·宋词300首,作者:李清照,柳永 等著,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出版时间:2014年09月
让我们和孩子一起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养分,涵养心灵。
— THE END —
福利时间
《孕妈学院》空中课堂第8期即将上线,将邀请省、市公立三甲医院妇产科专家微信课堂在线讲座。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入群学习!(公益课堂,仅限孕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