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小学112首必背古诗》之四年级18首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小学精华知识提炼》系列之第四期《背会这306首,小学诗词不用愁》

《小学精华知识提炼》由百帮客倾力打造——让知识系统化,让学习更高效。

《小学112首必背古诗》之四年级18首选自百帮客精编《背会这306首,小学诗词不用愁》。

《背会这306首,小学诗词不用愁》精心整理汇编了112首小学课内必背古诗词和194首课外补充应背古诗词。每首诗词都有注音并配有释义,注音和释义都经过了认真校对;每首诗词都注明了作者、年代和体裁,并对作者的次要信息进行了总结;同时还对诗词的赏析和创作背景等内容进行了整理,协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每一首诗。

为了便于学生系统化学习和掌握,《背会这306首,小学诗词不用愁》按年级和课外补充共分成了7个部分:

四年级上册9首

046《鹿柴》〔唐-王维〕〈五言绝句〉

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在终南山下购置辋川别业。鹿柴是王维在辋川别业的胜景之一。辋川有胜景二十处,王维和他的好友裴迪逐处作诗,编为《辋川集》,共二十首,《鹿柴》是其中的第五首。

这首诗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最初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

047《暮江吟》〔唐-白居易〕〈七言绝句〉

这首诗大约是公元822(年长庆二年)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当时朝廷政治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味道,自求外任。作者离开朝廷后顿感轻松惬意,于是写下此诗。

白居易纯粹写景的作品很少,这是一首颇为人称道的小诗。全诗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丽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新月东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两者分开看各具佳景,合起来读更显妙境,诗人又在诗句中妥帖地加入比喻的写法,使景色倍显生动。由于这首诗渗透了诗人自愿远离朝廷后轻松愉悦的解放情绪和个性色彩,因而又使全诗成了诗人特定境遇下审美心理功能的艺术载体。

048《题西林壁》〔宋-苏轼〕〈七言绝句〉

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 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049《雪梅》〔宋-卢梅坡(别名卢钺)〕〈七言绝句〉

《雪梅二首》是南宋诗人卢梅坡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这两首诗阐述了梅、雪、诗三者的关系,缺一不可,结合在一起,才能组成美丽的春色。第一首诗前两句写梅雪争春,要诗人评判,后两句是诗人对梅与雪的评语。第二首诗首句写梅与雪之间的关系,次句写雪与诗之间的关系。后两句写梅、雪与诗之间的关系,梅花开放而还没下雪,所以还缺乏诗意。两首诗写得妙趣横生,富有神韵。四年级上册选了其一。

050《嫦娥》〔唐-李商隐〕〈七言绝句〉

作者终身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牛李党争的实质就是太监当权,本诗就是讽刺太监当权的黑暗、讽刺宪宗的皇权旁落。此诗咏叹常娥(即嫦娥)在月中的孤寂情景,抒发诗人自伤之情。前两句分别描写室内、室外的环境,渲染空寂清冷的气氛,表现主人公怀思的情绪;后两句是主人公在一宵痛苦的思忆之后产生的感想,表达了一种孤寂感。全诗情调感伤,意蕴丰富,奇思妙想,真实动人。

051《出塞》〔唐-王昌龄〕〈七言绝句〉

《出塞二首》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出塞》是乐府旧题。秦汉以来,边关多事,烽火不熄,士兵久戍不归。诗人关怀边事,同情长期征战的士兵,认为边防上的要害问题是将领无用,不能抵御来犯的敌人,因而借乐府旧题《出塞》作诗以昔讽今。第一首诗以雄劲的笔触,对当时的边塞和平生活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慨叹边战不断以及国无良将,反映出人民要求平息边患享受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第二首诗描写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役刚刚结束时的情景,生动描绘了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充分表现了胜利者的骄傲神态。全诗意境雄浑,格调昂扬,言语凝炼明快。四年级上册选了其一。

052《凉州词》〔唐-王翰〕〈词〉

《新唐书·乐志》说:“天宝间乐调,皆以边地为名,若凉州、伊州、甘州之类。”这首诗地方色彩极浓。从标题看,凉州属西北边地;从内容看,葡萄酒是当时西域特产,夜光杯是西域所进,琵琶更是西域所产,胡笳更是西北流行乐器。这组七绝正是一组优美的边塞诗。

053《夏日绝句》〔宋-李清照〕〈五言绝句〉

公元1127年(靖康二年),金兵入侵中原,掳走徽、钦二帝,赵宋王朝被迫南逃。李清照之夫赵明诚出任建康知府。后城中迸发叛乱,赵明诚不思平叛,反而临阵脱逃。李清照为国为夫感到耻辱,在路过乌江时,有感于项羽的悲壮,创作此诗。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之情的怀古诗。诗的前两句语出惊人,直抒胸臆,提出人“生当作人杰”,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死”也应该做“鬼雄”,方才不愧于顶天立地的好男儿。深深的爱国之情喷涌而出,震撼人心。最初两句,作者通过歌颂项羽的悲壮之举来讽刺南宋当权者不思进取、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全诗只要短短的二十个字,却连用三个典故,可谓字字珠玑,字里行间显露出一股邪气

054《别董大》〔唐-高适〕〈七言绝句〉

公元747年(唐玄宗天宝六年)春天,吏部尚书房琯被贬出朝,门客董庭兰也离开长安。是年冬,董庭兰与高适会于睢阳(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南),高适写了《别董大二首》。四年级上册选了其一。

这两首诗是诗人与董大久别重逢,经过短暂的聚会以后,又各奔他方的赠别之作。第一首诗勾勒了送别时晦暗寒冷的愁人景色,表现了诗人当时处在窘迫不达的境遇之中,既表显露作者对友人远行的依依惜别之情,也展示出诗人豪迈豁达的胸襟;第二首诗写老朋友相逢连买酒的钱都没有,自是穷困不堪,但诗人没有因而沮丧、沉沦,而是想到要奋翮高飞,其慷慨豪放之气自不可掩。全诗言语质朴,格调豪迈。

四年级下册9首

055《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七言绝句〉

《宿新市徐公店二首》次要描写乡村田园风光。第一首诗通过写酒楼、柳条上的春光,清明节村歌社舞的乡土风俗,抒写了作者虽客居他乡却依然闲适的心境;第二首诗选取篱落、菜花、儿童、黄蝶等意象,运用细节描写,表明诗人对田园情怀的敏感度。全诗言语清新,抽象鲜明,富无情趣。四年级下册选了其二。

056《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宋-范成大〕〈七言绝句〉

《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蒙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四年级下册选了其二十五,写的是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无形。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初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057《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词〉

由于辛弃疾始终坚持抗金的政治主张,不断蒙受当权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压。从四十三岁起,他长期未得任用。所以他在隐居中愈加关注农村生活,写下了大量的闲适词和田园词。这首《清平乐·村居》就是其中之一。此词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作者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以及他们的美好的农家生活描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味,表现出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全词以白描手法描述了农村的乡土风俗,呈现出一种清新宁馨的风格。

058《卜算子·咏梅》〔现代-毛泽东〕〈词〉

烈争论。会后,苏联撤走在华的全部专家,撕毁几百个协定和合同,停止供应重要设备。当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断对华经济封锁。苏联的严重措施,实际上断绝了中国从国外获取先进技术配备的正常渠道。与此同时,中国正处在三年困难时期,正派历着史无前例的严峻考验。在严重困难面前,毛泽东一直保持着中华民族大无畏的气概顶住了大国沙文主义的压力。中国人民独立自主、自给自足的精神、博得了普遍的赞誉。

1961年12月,毛泽东在广州,为即将召开的中共地方扩大的工作会议做预备。他读了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感到文辞好;但意志消沉,只可借其形,不可用其义,于是他再续一首与陆游的词风格不同的咏梅词,目的次要是鼓励大家蔑视困难,敢于打败困难。此词最早发表于1963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诗词》。

此词塑造了梅花俊美而坚韧不拔的抽象,鼓励人们要有威武不屈的精神和革命到底的乐观主义精神。上阕次要写梅花傲寒开放的美好身姿,描绘梅花的美丽、积极与坚贞;下阕次要写梅花的精神风貌,表现了梅花坚强不屈、不畏寒冷,对春天充满决心和谦虚的风格。全词运用逆向思维来立意,融合意味、拟人、衬托、比喻、夸张、对仗、顶针等手法,较完满地实现了托物言志的目的。

059《蜂》〔唐-罗隐〕〈诗歌〉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罗隐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作者心灰意冷,后又看见人民辛苦劳作在田间地头与部分朝廷官员不劳而获这样相对立的情景而产生的愤懑,这可能是罗隐作出这首讽喻不劳而获者的《蜂》的缘由。这首诗赞誉了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对不劳而获的人的痛恨和不满。

060《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五言绝句〉

此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单感。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赋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将敬亭山拟人化,写得十分生动。作者写的是本人孤单本人的怀才不遇,但更是本人的坚定,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和寄托。

061《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七言绝句〉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作于王昌龄被贬为江宁(今江苏南京)县丞时。第一首写的是第二天晚上作者在江边送别辛渐的情景;第二首写的是第一天晚上作者在芙蓉楼为辛渐饯别的情景。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委婉蕴藉,神韵无穷。四年级下册选了其一。

062《塞下曲》〔唐-卢纶〕〈五言绝句〉

《塞下曲》为汉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内容多写边塞征战。原共六首,蘅塘退士选其四首。四年级下册选了其三。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对行伍生活有体验,描写此类生活的诗比较充实,风格雄劲。这首诗写将军雪夜预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

063《墨梅》〔元-王冕〕〈七言绝句〉

此诗约作于元顺帝至正九年至十年(1349—1350)期间。王冕在长途漫游以后回到了绍兴,在会稽九里山买地造屋,名为梅花屋,自号梅花屋主。此诗就作于梅花屋内。此时正值元末农民大起义迸发前夕,作者面对现实生活中无法处理的矛盾,感慨之下作此诗。诗人赞誉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本人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每个知识点,都是小百精心归纳、总结、整理出来的。小百出品,必是精品。

如果觉得《小学精华知识提炼》系列内容还不错,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百帮客并分享。好东西,就要让更多人晓得

欲获取相关配套练习(习题),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百帮客的相关动态消息。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