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古诗词共22首,按照课本顺序,包含《语文园地》后面的“日积月累”部分
后11首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杂兴:各种兴致。
耘田:在田里除草。
绩麻:把麻搓成线。
未解:不懂。
供:从事。
傍:靠近。
诗意:白天到田里去除草,夜间在家里搓麻绳,农家的男男女女都有本人的农活做。小孩子虽然不懂得耕田织布,但也会在靠近桑树的地方学着种瓜。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稚子:幼小的孩子。
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磬:一种用玉或石制成的打击乐器。
玻璃: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诗意:清晨,幼小的孩子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用彩色的丝线穿着当银钲。在树林中边走边悄悄敲打,冰块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忽然听到如水玉破碎般的声音。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陂:池岸。
漪:水中的波纹。
腔:曲调。
信口:随口。
诗意:绿草长满了池塘,水充满了河岸,青山衔下落日,一起将影子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中。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回家,随口用短笛吹着不成调的曲子。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游子:离家远游的人。
言:说,说话。
晖:阳光,光辉。
诗意:慈祥的母亲手里拿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孩子临行前母亲忙着将衣服缝得结结实实,是担心孩子此去难得回来。谁能说像小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呢?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涧:夹在两山间的流水。
闲:安静。
惊:惊扰。
时:时而,偶尔。
诗意:空寂的山谷,人安静下来,只要桂花纷纷扬扬无声飘落。宁静的夜色中,山林一片空寂,亮悄然升起,惊扰了山中熟睡的鸟儿,它们在春天的溪涧不时地鸣叫。
从军行〔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长云:指云连绵不断。
穿:磨穿,磨破。
金甲:古代征战将士穿的盔甲,都是用金属片连缀而成,不易被刺破。
楼兰:汉代西域国名,在新疆境内。这里借指当时侵扰西北边境的敌人。
诗意:青海湖上空连绵的云朵使雪山变得暗淡,站在这座孤单的城池上可以遥望远方的玉门关。大漠风沙中身经百战的将士的铠甲早已磨穿了,但是不打败来犯的敌人他们绝不前往家园。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使:出使。
浥:湿润。
客舍:旅舍。
更尽:再饮完。
诗意:晚上的一场春雨沾湿了渭城路上的尘埃,旅店旁的柳树被雨水冲洗得清翠欲滴。劝你再饮完一杯践行酒,因为向西出了阳关就再也没有老朋友了。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将晓:快要天亮。
迎凉:迎着凉风。
三万里河:指黄河。三万里,描述它很长。五千仞岳:指华山。五千仞,描述它很高。摩天:碰到天。摩,接近。
遗民:指在金朝统治地区的原宋朝老百姓。胡尘:指金统治地区的风沙,这里借指暴政。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诗意: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丈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触青天。在金人压迫下的宋朝人民,眼泪已经流尽,他们盼望宋朝的军队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仞:长度单位。古代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杨柳:指古代一种歌曲《折杨柳》。
度:越过。
玉门关:古代通往西域的重要关口。
诗意:汹涌磅礴的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腾在缭绕的白云之间,一座孤城背靠着万丈的高山。羌笛何必吹奏《折杨柳》曲,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春风是吹不到玉门关一带的啊。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之:去,到。
故人:这里指老朋友。
辞:告别。
烟花:描述花来得繁茂,像浮动的烟雾。唯见:只看见。
诗意:老朋友在黄鹤楼向我辞别,在繁花怒放的三月,他要去往扬州。友人的船帆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望见长江之水滚滚流向天边。
乡村四月〔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桑蚕又插田。
山原:山陵和田野。
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川,平地。
子规:杜鹃鸟。
了:结束。
诗意:山陵和田野间草木青翠,稻田里的水色印着天空的光辉,烟雨朦胧之中隐约听到杜鹃的声声啼叫。农家四月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蚕桑的事,又要开始插秧了。
关注我,后面我将继续讲解 小学1-6年级古诗词和古文。
上一篇:优美动人的中国古诗词【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