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曹丕杀了曹冲,曹操却没有清查他的责任,曹丕究竟有什么魅力?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听到这首熟悉的歌词讲的是我们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里面出了很多著名的皇帝。

我们就从魏文帝曹丕聊起。

东汉末年,是中国历史上特别混乱的时期,后来的史学家评价为:外戚专权,宦官秉政。外戚就是皇帝他们家亲戚,这些人和朝里的几大奸臣一起,把持朝政,把皇帝变成了“吉祥物”。汉灵帝刘宏在位的时期,迸发了规模浩大的农民起义——黄巾军起义,起义被反抗了,外戚和宦官也被推翻了,但是又来了手握兵权的大军阀董卓。从董卓开始,手握重兵的各路军阀轮番把持朝政,把东汉的皇帝控制得好像拉线木偶一样。

折腾了好几轮,最初“控制权”落到了曹操的手里,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把汉献帝刘协变成傀儡。曹操多年的南征北战,先后消灭吕布、袁术、袁绍等割据势力,最终统一了北方;然后就开始往南打,但是那边有两位英雄很强大,那就是刘备和孙权,三个人打了半天,谁也没把谁灭掉,曹操占据汉中和北方地区,刘备占据巴蜀地区,也就是今天的四川一带,而江东、江南一带则是孙权的大本营,也就是在今天的江苏、浙江等地,三个人分别给本人的地盘起了名字叫“魏、蜀、吴”,这便是我们熟悉的《三国演义》的故事。

这一时期,曹操权力权倾朝野,但是不断留着汉献帝刘协,没有篡位,本人当皇帝。为什么呢?缘由次要有两个:第一,他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候,就已经被天下人集体唾弃了,虽然他当时已经控制了整个北方,如果彻底的篡位当皇帝的话,肯定会引起天下诸侯的反对,必然引发内部的动乱,而且南边刘备、孙权两大强人,刚好可以找个合适的理由联合对付他;还一个缘由,当时社会是非常推崇“儒家思想”的,谋朝篡位是违背儒家伦理道德的,一旦称帝,那么那么曹操所面对的最大敌人,是天底下一群以儒家思想为价值观的士大夫,这个可比刘备和孙权还恐怖!

曹操是一个“实用主义者”,不当那个皇帝,不图那个虚名,维持本人的这个形态就挺好!

但是有人可不这么想,这个人就是曹操的二儿子——曹丕。

曹操有25个孩子,他心目中的接班人有四位:曹昂、曹冲、曹丕、曹植。大儿子曹昂本来最有资历,但是不幸去世了,曹操最喜欢的是“神童”曹冲,也就是我们熟悉的“曹冲称象”里的那个小朋友,但是曹冲13岁那年也去世了。候选人就剩曹丕和弟弟曹植了。

曹操这个父亲真的很厉害,所生的孩子都是人才!曹植很快就展示本人的天赋,10多岁写得一手好文章,最著名的就是那首《洛神赋》,而且长相英俊帅气,为人风流倜傥,曹操很是喜欢。可是曹丕也很优秀,6岁会射箭,8岁会骑马,10岁开始跟着曹操南征北战,聪慧过人,而且文采也很厉害,写诗作赋跟弟弟曹植比不落下风,于是曹操就开始在俩人之间犹疑不决,手下的大臣们也开始分为两派,以司马懿为代表的一派支持曹丕,以丁仪为代表的一派支持曹植,双方争来争去,最初还是曹丕这一派的技高一筹,获得胜利,这便是著名的“立嗣之争”,还留下了曹植那首著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220年,曹操逝世,曹丕承继了丞相和魏王的职务,继续“控股”东汉王朝,他看了看那个坐在皇位上的那位“吉祥物”,有个想法涌上心头。

曹丕是一名优秀的政治家,他深知,朝里这帮大臣表面上臣服与他,但是这些人没那么好对付,本人只要加强集权,才能巩固本人的权利!于是,他上任以后第一件事就是权衡内部权利,笼络和扶植支持本人的政治势力,严厉打击反对本人的势力,一番调整以后,政权、军权都牢牢地集中在本人的手中。

汉献帝也是个聪明人,本人再这么赖在皇帝的位置上实在没劲了,或许还有性命之忧。于是,220年11月25日,汉献帝刘协自动禅让皇帝给曹丕:“大哥,这皇帝你来吧!”曹丕的戏特别足:“哎呀不行不行不行,这么做大逆不道!”三次含泪拒绝了汉献帝。第四次的时候,身边人都看不下去了:“行了行了,您别装了,再装戏就过了啊!!”

12月11日,曹丕终于同意了汉献帝的苦苦请求,正式登上了受禅台,从汉献帝手里接过了传国玉玺,正式称帝,也就是魏文帝。汉献帝刘协呢?曹丕依然以君主的礼仪对待,给了他一块地方,封他为山羊公。

曹丕这个皇帝当得怎样样呢?他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做“出道即巅峰”。

我们在前文讲到过,曹丕文武双全,很有政治抱负,非常想成就一番君王的伟业,所以在管理国家的理念上,曹丕追求的还是儒家思想强调的“上古仁君、贤臣之世”。

曹丕最看重的一件事,便是全国统一。父亲曹操跟刘备、孙权打了一辈子也没完成,国家还是处于分裂形态,刘备和孙权,这二位是曹丕的“心头大患”!

221年,刘备这边刚当了皇帝,那边孙权就捅了篓子:收复荆州的时候把关羽给杀了!刘备气坏了,亲身带领蜀国全国的兵力来找他报仇。孙权赶紧跟曹丕示好:大哥我承认你是皇帝,我当臣子,我把我的大儿子孙登送来当人质,你帮我打刘备!

于是,曹丕就帮着孙权打败了刘备,《三国演义》里这段叫“火烧连营”,最初刘备病死,“白帝城托孤”。

孙权打赢了,可是没履行承诺,再次宣布与“曹贼不两立!”

曹丕气坏了,派大军前去攻打孙权,一路打一路赢,最初眼瞅着要把孙权的老巢给一锅端了,但是却遭遇了传染病,兵营中的官兵死伤很多,这时候孙权也害怕,又来求和:“大哥我错了,这次我改了!”

万不得已之下,曹丕只能接受和解。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曹丕借力打力,以攻打吴国这个理由,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带的地方割据势力,增进了魏国的稳定,巩固了北方的统一,魏国国势愈加强大起来。

而刘备的蜀国呢?曹丕小试牛刀了一把:220年,他让魏国的大将夏侯尚、徐晃招降了蜀国的宜都太守孟达,把刘备的干儿子刘封打败,收复上庸三郡,这才引得诸葛亮带着蜀国大军北伐——当然,这些都是后来的故事了。

除了和刘备、孙权这二位老冤家打来打去以外,曹丕还多次打败了少数民族的侵略者。还在担任魏王的时候,就平定了西部的武威、酒泉和张掖三个地方的叛乱,称帝之后,曹真带着大军打败了羌(qiang)胡联军,平定了河西,恢复了中原王朝在西域的统治;北边的鲜卑越来越强大,经常骚扰边塞,曹丕就任命田豫、牵招、解俊、梁习等将领,在北疆多次击败鲜卑,维护边疆的稳定。

在内政上,曹丕做得也是十分优秀,他次要做了三件事:改革官制、集中皇权、整肃官风。

改革官制方面,曹丕出台了两项新政:

第一项新政,就是废除多年以来,祸害皇帝最大的两个“毒瘤”——中常侍和小黄门。中常侍,是从汉朝以来皇帝身边的最亲近的大臣,小黄门,就是宦官,再直白一点,就是皇帝身边的太监。然后,设立了“散骑常侍”这个官职,由一些有才华、有品德的士大夫来当皇帝的顾问,而且不止一个,轮番值班,从制度上铲除宦官干政的根源。

第二项新政,是特别重要的一件事,那就是“确立九品中正制”,中正,就是掌管对某一地区的官员进行品评的担任人,也就是中正官,九品呢,就是按照家庭出身、人品、才干等目标定级别,官员一共分为九个品级,我们常说的“九品芝麻官”,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这样做用人权也就从地方收归了地方,加强了地方集权。这种官员等级制度不断沿用到隋朝,被隋炀帝废除,然后才成立的科举制度,但是,官员的九个品级,不断沿用到了清朝,随着封建社会的灭亡才消失。

集中皇权方面,曹丕坚持大权独揽,设立中书省,是最高权力机关;还规定“妇人不得预政”,坚决制止“皇太后垂帘听政”;削夺藩王们权利,不只封地经常变更,也大大减少他们的自治权和手里的兵权。

整肃官风方面呢,曹丕颁布了多个诏书,以坚决整理公务员队伍的行为作风,制止东汉末年以来的相互诬告、拉帮结派的作风。

曹丕还有一项愈加伟大的成就:在中国古代,人去世了讲究“厚葬”,大量金银财宝和文物都成了陪葬品埋在地底下,这其实是极大的浪费,曹丕提倡“薄葬”,严禁“厚葬”,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所以,盗墓贼们通常都要去偷曹丕之前那些年代的墓,里面有很多好东西,曹丕以后的墓尽量不要去盗,因为里面基本什么东西。

如果不是当皇帝,曹丕一定是一位了不起的文学家。

在中国的文学历史上,曹丕有浓重的一笔,他的诗歌、散文、赋,都十分厉害!他流传于世的诗歌有40首,散文一共有176篇,赋一共有28篇,代表作是诗歌《燕歌行》,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诗。

“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以“三曹”、“七子”为代表。其中,“三曹”是指曹操、曹丕、曹植,“七子”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七位大才子。其中,曹氏三父子的作品,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的同时,又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这些特点构成了“建安风骨”,也叫“汉魏风骨”,对今后很多年的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曹丕在文学上的贡献功不可没!

曹丕不只本人文学造诣厉害,还恢复了“封建正统文化复兴”。

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最高学府,汉武帝的时候设立,能考上太学的学生,类似于现在的博士后。东汉末年,因为政党之间的斗争,太学的学生被残酷反抗,不许办了,220年,曹丕恢复了太学,建立儒家思想教育机构,对经学典籍进行收集和整理;他还很注重人才选拔,人口十万以上的郡国,每年可以察举孝廉一人,就是人品很好、才华出众的人才,如果有特别优秀的人才,可以破格录用;曹丕还对中国的音乐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223年,他在原来汉室乐舞的基础上,编制了“礼作乐”,大大发展了中国古代的音乐。

曹丕在最好的年纪33岁,当了皇帝,做出了一系列了不起的成就,然而却没有维持多久,或许是因为连年的劳累,他的身体情况不断不好,40岁那年,就不幸去世了,这个皇帝,也就只刚当了7年。如果他能多活些年呢?可能三国的历史、中国的历史,都会有大的改变吧!

226年,曹丕去世,按照他的遗愿,没有大肆建造皇陵,“不树不坟”,薄葬在首阳陵。

而那个被他废掉的汉献帝刘协,却好好地活着,不断安全活到了234年,比那个不断欺负他的曹操、曹丕,多活了很多年。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