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原创 乡土纪事散文」老家的年味:走人家(音gà)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老家的年味:走人家(音gà)

走人家,就是走亲戚。

那年月,搞集体。不管有事没事,都要出工。一年四季,就只要端午节和春节放假。所以,春节成了走亲戚的宝贵时光。

一到大年初二,路上穿着新衣服的大人小孩是来来往往,不断线。还有的挑着摇窝,即摇篮。这是回娘家的女儿和女婿,还有是婴儿的外孙。为啥要挑着摇窝呢?因为娘家要么没有摇窝,要么摇窝不够用。孩子太小又不得不睡摇窝。

那时不像现在,村村都通水泥路面的公路。路都是土路,晴天还好。如果是雨天,那是烂泥嗒嗒,再新再干净的裤子都要被烂泥弄脏。并且再远的路都是步行。那个人家走得真是累哟。

来自网络

过年走亲戚,少不了送过年的礼物。那时穷,物资也短缺。送的礼物,一般是一包茶(就是一本厚小说那般厚和大小的纸盒装的京果、麻枣,条件稍好的里面装的是酥糖),两包烟(当时烟凭烟票购买,过年时我们那个渔村是每户两条,什么圆球牌、游泳牌的)或是一瓶白酒。亲戚家收到礼物时就放在神柜上。神柜上放的礼物多,表示这家的亲戚多。收到的礼物不是留下来吃,而是走亲戚时送给人家。因而,一盒茶可以从东家送到西家送到张三李四家,甚至又送到了原来的主人家。这只能怪当时农村太穷了。

来了亲戚,一定要好好款待。过早是喝干茶、吃湿茶,午饭是动甑,十大碗。

款待客人时,得有陪客。如果是新准女婿头一次走亲妈(就是到岳父岳母家),那一定是要有陪客的。如果亲妈家在村子里是大姓,或者在村子里有一定的声望,那不止请一桌陪客,两三桌的都有。陪客,在本队的族人、亲戚,队长、会计等队干部,再就是关系密切的乡亲。

我们那儿还有一个不太好的款待客人的习惯。即陪客人打牌。用完早餐后就开始打牌,吃完晚饭后接着打,不断打到深更半夜,甚至大天亮。打牌是来钱的。

如果客人爱打牌而不请人来陪打牌,就认为是款待不周,会被客人说闲话。

当时,我很不明白,为啥要款待客人打牌。当时,大多数农家的生活是贫穷的,一年上头都看不到钱,有不少人家出了一年的工反倒还欠队里的钱,买盐什么的还是靠卖鸡蛋。这样恶劣的经济条件,到了过年的时候,竟然舍得费钱打牌。现在想来,其根本缘由在于,物质条件的落后必然导致文化生活的落后,物质文明的落后必然导致精神文明的落后。在贫穷的环境中,人们往往会麻痹愚蠢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