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青楼女子唱的淫词艳曲,竟被拿来和唐诗相比,网友:美到令人心醉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01 四大发明之外的第五大发明——青楼

很多人不晓得,除了四大发明之外,还有三样风趣的东西也是中国发明的,分别是:科举、镖局、青楼。也就是说,青楼这东西,最后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风俗。

青楼起源于春秋时代,齐相管仲为了充盈国库,特意找了一处地方开设伎馆,向其收取一定的钱资,以补贴国库的收入,“管子治齐,置女闾七百,征其夜合之资,以充国用,此即花粉钱之始也。”

虽然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青楼这事有违精神文明,更难登大雅之堂,但在古代,逛青楼可是一件地地道道的雅事呢。

“青楼”和“窑子”不同,窑子是给社会底层人民释放天性的地方,而青楼面向的则是文人墨客、达官贵人。因而,青楼里的姑娘可是精挑细选、从小培养出来的,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可谓是样样通晓,就连寻常的大家闺秀都比不上她们。

如果你久慕某位青楼姑娘的大名,想要求见一面,那更是难于上青天,光有钱可不行,这世上的土财主多了去了,在见惯了世面的姑娘眼里,完全没啥可稀罕的。只要那些有才情、懂浪漫的人,才无机会获得姑娘的垂青,被请上楼去,春宵一刻。

如果你想见的是青楼里的头牌红姑娘,那就更难了,必须在“骑楼赛诗”这个环节里,打败其他所有竞争者。

啥叫“骑楼赛诗”呢?简单来说,所有在场的文人雅士们要在纸上写下本人得意的诗文,然后由丫鬟送上去给姑娘看,假如这位红姑娘看中了某篇诗文,就会邀请诗作者登楼一见。

不过,登楼见面只是第一步,并不代表你今晚有戏。你必须在姑娘面前表现得彬彬有礼,能和姑娘吟诗答对,唱上几句“水底月为天上月,眼前人是意中人”“愿天下无情人终成眷属,是前生注定莫错过姻缘”之类的酸曲儿,才算是渐入佳境了。如果姑娘觉得你这个人不错,既知书达理,又知情识趣,才会留你一起吃个饭,然后点点蜡烛、聊聊人生。

所以说,逛青楼这事可不像你想的那么低俗,士人们在这里消遣心性、进行社交。因而,古代的青楼,是一个高雅的去处。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与唐诗齐名的宋词,最后也是由青楼催生出来的,然后才迅速风靡全国,最终构成了一种广泛的社会风尚。

02 充满脂粉气的青楼,“伏低做小”的宋词

我们晓得,宋代施行重商政策,宋太祖赵匡胤曾表示,应“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享天年。”而宋神宗更是提出“政事之先,理财为急”的施政口号。因而,宋代商业的繁荣程度,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而城市经济的高度繁荣,又促进了色情文娱业的发展,这其中就包括青楼。

可以说,整个宋代最大的一股风潮就是“花潮”,上至皇帝,下至小吏,都热衷于上青楼、喝花酒,更不必说那些以风流倜傥自诩的文人墨客了。

许多著名的词人,例如柳永、贺铸、秦观等人,都与青楼女子有着密切的交往,而这些词人又把青楼生活作为描写的对象,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例如贺铸的“便翡翠屏开,芙蓉帐掩,与把香罗偷解”,秦观的“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以及柳永的“困极欢馀,芙蓉帐暖,别是恼人情味”,描写的都是青楼里的香艳场面,令人无限遥想

而宋词最早也被叫做“曲子词”,它本身就是可以直接拿来唱的歌词。而宋代最优秀的歌者,就是青楼里的名妓。要晓得,这些名妓在当时的地位,就等同于今天的流量明星,因而,她们演唱的曲子,自然就水涨船高,成为大宋歌坛最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从而迅速传唱全天下,而这也间接地推动了宋词的发展。

不过,诞生于青楼的宋词,难免会沾染上姑娘们的脂粉气,从而形成了“诗庄词媚”的局面。

我们晓得,唐诗的风格从来恢弘大气,就算是善于写朦胧诗的李商隐,也留下很多气势澎湃的诗作,例如: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阵图东聚燕江石,边坼西悬雪岭松。

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

相反,宋词的风格则以清新婉约为主,就算是被称为“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他们留下来的词,大多数也是以婉约风格为主的。例如苏轼的“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以及辛弃疾的“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都是婉约词里的上佳之作。

那么,形成唐诗和宋词之间差异的根本缘由是什么呢?

毕业于浙江大学法学院的八零后男生周吉,酷爱历史和诗词。他非常欣赏有“野狐精”之称的宋朝名相王安,但自认还未成精,故戏称本人是“野狐狸”。为了能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始一场风趣的诗词之旅,周吉把本人学习诗词的心得和经验总结出来,精心打磨成一套名为《五堂诗词课》的书。

在这套诗词入门读物里,周吉告诉我们,相对于国力强盛、万邦来朝的大唐帝国,两宋是一个显得比较“憋屈”的朝代。北宋有靖康之耻,而南宋更是长期饱受金人欺辱,之后又被蒙古人打得惨败,最终,在崖山之战后屈辱亡国。

长期受外族欺辱的历史,是所有宋朝士大夫的一个心理包袱,这一思想反映到文学创作上,就构成了宋词凄婉哀怨的风格,颇有些“伏低做小”的意味,完全没有唐诗那种发自骨子里的傲气和自信。

03 情到深处,即为闺怨

宋代的士大夫阶层不是没有想过反击外族侵略者,也涌现出范仲淹、辛弃疾、陆游等一大批上过战场,文武双全的词人,但受制于宋朝立国以来“重文轻武”的传统,以及落后的军事体制,宋朝一直没能从根本上挽回被动挨打的局面。

这种无力的情况,让许多词人彻底灰心了,他们干脆闭门填词,将满腹的悲愤转向另外一个题材,这就是“野狐狸”周吉在《五堂诗词课》里面提到的“闺怨词”。

宋朝的词人似乎对这个题材情有独钟,凡是课本里出现过的大词人,几乎都写过闺怨词,而且要么不出手,一出手就是名作。例如晏殊的“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要相思无尽处。”欧阳修的“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以及晏几道的“关山魂梦长,鱼雁音尘少。 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都是闺怨词里的上品。

但闺怨词这东西,难道不是女孩子们用来抒发心里的哀愁吗?为什么一群大老爷们要在这里凑热闹呢?

也许,这些词人是想借着女子的闺怨,抒发另一番凝重的哀愁吧。无论是少年青春不再、美人容颜老去,还是勇士英雄迟暮、江山繁华骤逝,都是人们心中最深的苦楚,但词人们不愿向我们明说,他们或托物言志,或借事喻理,反而带给我们一种愈加深沉的思考。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