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逃跑前,马步芳留下8个字和15根金条,掀起3年叛乱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地方军两个军,4万蒋军迫于无法投诚,甘肃宣告解放。

可解放初期的甘肃并不稳定:马步芳父子盘踞甘肃多年,可残余势力却根

当时,为了顺应全国的大情势和马步芳残余势力以可乘之机。

他们欺骗和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拉起了名目繁杂的反革命组织:

不只如此,而且

据史料披露,在解放前后,甘肃境内共有匪特140多股3万多人,被裹胁的群众也有3万之众。他们四处烧杀抢掠,攻击重生的人民政权。

在甘肃,匪患最严重的是临夏和平凉地区。

临夏古称河州,西与青海的民和、化隆、循化接壤,南与甘南藏区为邻,离城50多里的西乡莫尼沟便是西北军阀马步芳、马步青、马鸿逵的家乡。

马步青在临夏的东公馆

由于马步芳的裙带关系,又使这里的600多户人家官居显位,权倾一方,构成了深厚的封建社会基础°

;军以上将领20多人,师(旅)长140多人,团(县)长及营长多达千人。

1949年8月12日,马步芳最初一次飞赴老家临夏,在卷走多年搜刮的财富后,召集临夏、永靖、和政、广河4个县的军政官员和马家亲戚,在临夏马公馆开会。

会上,马步芳吩咐

宁定,古称太子寺,清末时设县。位于临夏东南部,距省城兰州市100多公里,座落在广通河谷四面环山的坡地上。

18日这天晚上,由于有集市,一大早头各族群众便从四面八方欢天喜地地来到宁定县城,在货摊上精心选购自己喜爱的物品。

大约10时许,突然县城的三面山上飘起了数面白色的旗帜。接着,3000多名持枪的惯匪狂叫着向县城冲来。

枪声大作。喊声震天。县城一片混乱。

宁定驻军是第32团的两个连队及后勤机关,兵力不足300人。由于敌众我寡,官兵们便迅速关闭了城门,转移群众,坚守城池待援。

“这样下去不是个好办法。”驻守在宁定县城的两个连队领导经过商量认为,“我们的弹药无限,如果跟敌人这样耗下去,势必对我们不利。”

“还有,城里那些老百姓,如果不早点想办法让他们离开,如果敌人冲了进来,那伤亡可就大了。”

经过一阵认真的研究和讨论,最初

许志杰受领任务后,脱掉了军装,换了一件羊皮袄,打扮成当地的老百姓。

临行前,连队领导交待再三:“你们两个肩上的担子很重,一定要胆大心细,遇到土匪能绕则绕,能躲则躲,你们的目的只是送信。”

“请连长放心,我们一定会把信早日送到团首长的手里。”

许志杰在腰里插了七八颗手榴弹,于夜深人静之时,被战友们用绳子从城墙上偷偷地吊下去,神不知鬼不觉地离开了县城,直向团部奔去。

走出不远,迎面就碰上几个土匪。

“谁?”土匪边拉枪栓边呼喊

“堆人。”(土匪黑话,指临时纠合在一起的人)许志杰机警地回答。

“什么点水?”(有什么情况报告吗?)

“没有。”

“你们那搭弄了多少鬼推磨?”(抢了多少钱财)

他们随机应变,混过了土匪的盘查后,急行50多里,终于将信送到了团部。

守城军民见援兵到来,也打开城门,杀了出来。

夹击下,四散而逃,我军消灭土匪1390人,其中毙匪首马元彪以下681人。

该团团长刘冠生考虑到匪徒活动频繁,为了军用物资和驾驶员的安全,特意派1营2连的1排长唐方达带领两个班的战士跟车押运。

唐方达受领押车任务临出发前,还特意开了一个小会,提示战友们路上要百倍警惕,做好战役预备,防止土匪偷袭。

初冬季节,冷风嗖嗖,黄叶飘飘。

这两辆汽车驶出县城不到10里地,就有零星的土匪打冷枪。驾驶员是经过烽火洗礼的,沉着、机警地开着车在枪声中,全速奔驰。

当汽车行驶到宁定县的王家庄时,突然被横在路上的一棵大树和几块大石头挡住了前进的路。

唐方达晓得这一定是土匪搞的鬼把戏,于是命令车上留一个班的战士防守,其余人员下车清除妨碍

就在这时,早已荫蔽在山头和地坡后的土匪端着枪、挥舞着大刀向汽车跟前冲了过来。

唐方达几个人将大树和石头移到了路旁,看见土匪越来越多,害怕车辆被围,当即命令一个班继续跟车护送物资,另一个班的12名战士留下阻击土匪。

留下来意味着什么,每个战士的心里都很清楚。

“排长,我们把车开回去,等团首长派人把土匪消灭了,我们再押送物资去临夏吧。”一个班长建议道。

“临夏剿匪部队急需这批物资,我们一定得保证它快点送到。”唐方达回答得很干脆。

“留下的同志太危险,要不我们都上车,边走边打,硬冲过去。”又有人建议说。

“这个办法也不行!”唐方达铿锵无力地说,“土匪的目标是车上的军用物资,如果他们看见汽车开走了,必定会拼命追逐,围攻上来,到那时,我们就有可能一同陷入土匪的包围之中。”

只要留下部分同志打掩护,钳制土匪,这样汽车才有可能冲出土匪的包围。”

“排长,你跟车走,让我留下带着战士们抗击土匪。”班长刘居义坚持要留下来。

听着这一句句暖心暖肺的话语,唐方达眼窝里的泪花直打转。他动情地说:“同志们,大敌当前,时间紧迫,我们不要再争了,跟车的同志赶快上车,留下的同志跟我来。”

话音刚落,他便侧身一闪,用手榴弹和枪将已冲上公路的十几个土匪擂倒在地。

嘀嘀……汽车喇叭长鸣着,向前驶去。车上的战士们哭喊道:“排长,你们保重啊!”

汽车开走了,土匪想去追逐,可战士们用火力网死死地封锁了他们的追路。

眼看着快要煮熟的鸭子又飞了,土匪们便把一切仇恨全集中到了打阻击的这十几个战士身上。

土匪像野狼一样嗷嗷地吼叫着,疯了似的往上扑,他们有上千号人,而在只要13个人。

敌我力量太悬殊,一场恶仗在所难免。

唐方达看到土匪黑鸦鸦地从四面八方围了上来,赶快重新调整了兵力,还勉励战士们:“我们要节约子弹,争取坚持到天黑再突围。”

战役残酷而悲壮。战士们从下午4点多不断与土匪们拼到了满天星斗。到晚上10点,枪声停止了,烽火熄灭了,只要寒风在暗夜呜咽。

我们穷人的大救星,他们跟土匪打了大半天,现在听不到枪声了,我们出去看看,看还有没有活着的。”

“土匪的心黑得很,我们路上得小心,要是让他们碰上了,我们的命就没了。”

他俩一路躲躲闪闪地来到了交战的地方。

阴冷

他们两个嘴里嘟嚷着,小心地把十几个战士一个个背到一个破窑洞藏了起来,预备日后再找机会埋掉。

在背尸体的过程中,他们发现有两个战士还有微弱的气味,便不顾个人安危,,赶着牛车连夜送到了第35团团部。

经过抢救,一个战士很快痊愈,一个战士因伤势太重,阖目长眠。

临夏叛乱震惊了整个甘肃,11月1日,第1军1师的3团和第62军的186师联合发起了围剿:第186师由东及东南,第1师3团由东及东北向匪徒实施合围。

上午11时左右,第3团在罗家集以北的地方与匪徒发生激战,该团1营分兵两路攻击进剿。

匪徒招架不住,慌乱逃向了西山。

为了彻底消灭这几股土匪,第3团团长命令1营抢占北山,迂回向西山包抄,3营一部向南山攻击。

骑兵连策马追击逃往西山的匪徒,与迂回包抄上来的1营把匪徒打得落花流水,很快占领了西山。与此同时,3营也占领了南山。

战士们占领了制高点后,团长就下令向匪徒发起了全面攻击。在手榴弹的轰炸、机枪的扫射和骑兵的追击下,打得匪徒们狼狈不堪,大部被歼灭。

11月3日,剿匪部队刚进尹家集,匪首马忠义便于当晚摸进了村子。

举动

当晚,风寒夜静霜满地。

马忠义在

6连的广大指战员早有防备,据险抗敌,打退了匪徒的一次次进攻。

第二天天亮后,匪徒们做了个短暂休息,并调整了进攻部署,分三路,从东、西、南三个方向向6连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正在打得难分难解的时候,3营奉命奔驰而来。匪徒们见重兵压境,便四下抱头鼠窜。

本人肩上

6连的官兵见匪徒预备逃跑,便冲出阵地,与3营一起,穷追不舍,剿灭匪徒300多人,俘虏140多人。

11月9日,第1师集中3团、1团(欠1营)和2团3营对马八娃股匪发起攻击,歼灭150余人。

11月23日,第1师命令1团、2团共4个营的步兵和师直骑兵营,向十分猖狂的黄泥湾的马积福、东乡的马保股匪展开了围剿,大部被歼灭。

穷途末路的情况下,于29日率残匪60多人投降。

12月12日,第1师1团、2团出击槐树关,俘匪首铁秀戈等20多人。

临夏剿匪战役中俘虏敌人一部,可以看到不少人还穿着马家军的军装,基本是马家军的散兵游勇

同日,第4军11师奉命由陇西出发,接替第1军1师防务,并兼临夏军分区。从此,临夏的剿匪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1950年的除夕

这期间,第11师、第12师派出了200多名由班、排、连干部组成的5个工作队,广泛开展群众工作,发动政治攻势。

就在四处招兵买马,扩充实力。

他们还自动重生的人民政府,鱼肉乡里,使社会次序刚有所好转的临夏又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3月13日,孔哈此布、韩龙娃和韩金虎率匪千余人,肩扛红边白旗,或骑马或步行,从永靖县西北的黄泥湾、王家台等地蜂拥而起,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武装暴动。

他们自称“复兴82军”,辟谣惑众说什么:“七七四举动波及到了四周好几个县。

3月下旬,和政县南阳铺数十名土匪,血洗了四周七八个村庄,民房全部被烧光。

3月27日下午,匪首马山河等聚匪近百人,在官坪大寺暴乱。

4月2日,永靖、临夏等县的土匪四处煽风点火,蛊惑人心,预备暴乱。说什么:“星星起,月亮圆,一心要接马继援;正月闲,二月忙,三月迎回马步芳。”

支队及各县人民武装,灵活运用战术技术,首歼西乡的李彦虎股匪。

接着,第31团、32团在虬藏地区的大寺滩等地剿灭马子虎、张斌等股匪。

第12师33团、35团在东乡的王百户一带,剿灭了马保、马明义等股匪。

7月,第4军千余官兵,奋战8天,对康乐县东湾环沟一带赵凯臣股匪连续进剿,歼匪800多人,赵凯臣一命归西,对群众震动很大。

被击毙的匪徒

马家军残部在荼毒临夏的同时,又在另一个陇东要地平凉发动了大规模叛乱

1949年7月,第一野战军以风卷残云之势,把马步芳残部赶出了陕西,甘肃眼看离解放也不远了。

马步芳在临夏找到了赋闲在家的原82军新编骑兵旅旅长马云山,让他担任“忠义军前进指挥所直属第一支队司令”。

堂堂“国军”的一个旅长当草寇司令,虽然掉了不少价,有点寒酸,但他觉得这比本人在家吃闲饭好得多,所以满口答应。

“你的目的就是尽快回到你的老根据地平凉,组织暴动,想办法把中共的天下弄个底朝天,不久之后我就会打回来了。”马云山临走时,马步芳反复给他交待。

马云山虽然对“马步芳打回来”不抱多大希望,可是对“组织暴动”、“弄个底朝天”他还是有决心和感兴味的。

更让他眼红的是,为了方便拉队伍,一贯吝啬的马步芳还给了他15根金条、20箱银元。

7月底,马云山从临夏潜回张家川后,经过三个月的策划,10月6日聚匪百余人,袭击了会宁塞衅区政府,抢走枪支50多支。

第一次举动占了便宜的马云山,还想拣更多的便宜,捞更多的政治资本。接着,他又率匪偷袭了固原王家洼的游击队,杀害了10多名游击队员。

面对马云山制造的桩桩血案,驻军和公安部队对他布下了天罗地网。

这时,狡猾如狐狸的马云山,晓得在张家川混不下去了,便于1950年1月,化装成皮货商,又溜到了平凉、镇原等地,借收皮货之名,四处搞反革命串联。

马云山到了平凉地区后,仗着手中有钱,很快就把当地的一些地痞、二流子和马家军的残渣余孽搜罗到了一起。

3月15日,马云山及网罗到的李福林、李四娃、马甘胡、马生彦等在平凉南台开会,正式成立了那个所谓的“忠义军前进指挥所直属第一支队司令部”.

马云山自任司令,并任命李福林为副司令,识几个字的马生彦坐上了军师的“宝座”。

到4月底,仅马云山任命的团长、营长、专员和县长就有300多人,纠集惯匪、恶霸、马家军的余孽4100多人,组建了两个旅、19个团。

看样子,这阵势比他当年在马步芳手下当正轨军的旅长还神气几分。

随着势力的日益壮大,马云山的野心也越来越大了起来。5月4日,马云山召集李福林、马生彦、李四娃等專要头目议事。

“我们的队伍日益壮大了起来,现在需要的是干几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扬扬我们的名声。”

马云山一脸的横肉放着光,目空一切地说:“所以,本司令决定近期在平凉搞一次声势浩大的武装暴动,先把平凉掀个底朝天。”

马云山的话音刚落,那些就像打了一针吗啡的所谓的部属,个个激动得印堂发亮。

“搞个平凉对我们还不是小菜一碟,我们要在平凉多搞些武器,然后把兰州和西安给掀个底朝天!给马步芳露两手,到时候国军打回来,我们可是有功之臣了……”

一个匪首挽袖子捋胳臂,满嘴的唾沫星直飞:“听说平凉北墟有只母鸡下的一个蛋上有一面马家军的旗帜,这可是个好兆头啊!”

会议似麻雀筑巢,在一片叽叽喳喳的争持声中作出决定:5月8日起事,踏平平凉城。

5月7日,土匪司令马云山带领匪徒一部,袭击了平凉安国区第三乡人民政府,企图把这里作为进攻平凉的据点。

匪徒们冲进乡政府后,见人就杀,见东西就抢。

马云山见抢到的枪支弹药太少,不能满足需求,便命令马成义、董占彪等匪徒去抢安国区政府的枪支。

由于安国区区长和副区长等人早就叛变,所以当马成义等匪徒攻击区政府时,他们里应外合,血洗了区政府。

枪战中,居住在安国区派出所小土楼里的张希正,和一位至今不知姓甚名谁的人,奋起英勇还击。

匪徒们见有人竟敢与他们作对,便恶狠狠地向小土楼发起了攻击。

由于张希正他们的顽强抵抗,匪徒们久攻不下,便找了些柴禾进行火攻。

危急之中,张希正他们向匪群连投几个手榴弹,借匪徒慌乱之际,飞身跳下土楼,跑到平凉县城,将这一情况给县上领导作了汇报。

8日上午10时许,早就混入平凉县政府当收发员的匪徒朱子和偷偷地跑到县公安机关。

了公安机关的武器,在县城做内应。

被马云山任命为营长、隐藏在县政府当话务员的朱移山,接到马云山的指令后,四处活动,招兵买马。

李方大,奥秘兮兮地说:

“今天晚上,马司令预备攻打平凉,你是个明白人,应该帮马司令做事,马司令绝不会亏待了我们。”

朱移山正说着见有人过来,就把话题拐到了别的地方,等那人刚走过身边,他便附在李方大的耳朵上说:

“你想办法再组织一些人,一听到枪响,就先把政府警卫队的枪下了,控制弹药库,配合大部队攻打平凉军分区。”

吴少如和李方大,虽说已经

他们也明白,连蒋介石、胡宗南、马步芳那样的人物都没折腾出个什么名堂,马云山又算得了什么,他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螳螂挡车而巳。

经过登记后被人民政府录用

所以,吴少如和李方大等很快把朱子和、朱移山拉拢他们从匪,及洗劫平凉的阴谋向平凉县委书记王春生做了汇报,交出了土匪起事时联络的符号和臂章等。

王春生接到这一情报后,迅速向平凉地委做了汇报。

平凉地委在命令秘捕朱子和的同时,立即召集驻军及公安等有关单位领导开会,研究制定了应急措施。

朱子和被捕后,看到事情败露,便竹筒倒豆子,一五一十地交待了马云山阴谋在平凉搞暴动的计划和县城内潜伏的匪特名单。

接着,驻军和公安机关根据朱子和提供的线索,联合举动,顺藤摸瓜,迅速逮捕了县城潜伏的土匪3团团长王风亭、9团团长王瑞华和混入专署、县政府的内奸及匪徒57人。

平凉军分区独立营奉命在土匪们起事之前,便控制了城里的制高点;公安机关对监狱加强了警戒;

驻守在固原的骑兵第2旅,接到报告后,立马派在平凉附近的骑兵6团驰援。

下午5时左右,聚集在北墟的马云山得知他安插在专署和县政府等地的钉子被一个个拔掉的消息后,气得七窍生烟。

“弟兄们,我们的出头之日就要到了。”

马云山站在一个土台子上,手舞足蹈,滔滔不绝地大讲特讲他的这次举动的重要性,说完又带头高呼起了反动口号。

众匪徒遭到马云山的蛊惑,高兴不已:“今日之事如果成功了,从今往后八代子孙都会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因而,匪徒们个个情绪都很激动,随着马云山的呼喊,死命地扯起嗓子跟着喊。

鬼哭狼嚎地闹腾了一阵子,马云山很有风度地把手一挥:“弟兄们,冲啊!杀啊!”

匪徒们跑着喊着,没有任何部署和队形,就像一群被狼追逐着的羊群,漫山遍野向平凉县城扑来。

他们所到之处,闹得是鸡飞狗跳墙。

行到城西的八里桥时,马云山下令让人砍倒了路边的电线杆,割断了电线,使平凉与外界中缀了联络。

晚上9时左右,土匪们冲到了平凉城下,马云山见城门紧闭,便分兵几路,分别从城北的柳湖、城南的南台等处发起了攻击。

在剿匪中立下大功的平凉古城墙

平凉军民早有防备。所以,当匪徒们刚一靠近城墙,子弹和手榴弹便像雨点似的在匪群中开了花。

这些匪徒本身就是一群乌合之众,一听枪响,一见有人血流如注伸腿瞪眼没了气,吓个半死,胡乱往空中打了几枪便抱头而逃了。

几乎是同一时间,固原匪首王天佑打着一面“新一军三大队”的破旗,袭击了蒿店区,除区长逃脱外,区委书记、几个村长遭杀害。

随后,他们胁迫区、乡干部的家眷向平凉窜来。

途中,又遇固原张易区的400名土匪和峪桐山的200多名土匪,分别到平凉的北塩和南塩集结,对平凉构成了包围态势。

可由于驻军早有预备,匪徒们屡次攻城均告失败。

解放初期的平凉,一度可比肩省城兰州

与此同时,在镇原、海原、西吉、隆德、泾川、静宁、庄浪等县的土匪们也相继打起了“马家军旗”,举行暴动。

平凉地区暴发的这次匪特的反革命武装暴乱,引起了共和国领袖和第一野战军、西北局、西北军政委员会和甘肃省委领导的髙度注重

5月11日,甘肃省委向西北局汇报了平凉匪特的暴乱情况,提出了平暴方案。

当时,西北军政委员会正在兰州市召开西北地区民主人士座谈会,第2兵团政治委员兼甘肃省委副书记的王世泰说:

“匪特的唯一出路就是投降,如果他们不投降,为了人民的利益,我们就叫他灭亡!”

5月16日,根据西北局和甘肃省委的指示,甘肃省委副书记孙作宾、甘肃军区副司令员徐国珍从兰州赶到平凉,指挥平暴工作。

甘肃省委副书记孙作宾

5月19日,甘肃平暴工作委员会成立,孙作宾任书记兼平暴指挥部政治委员,徐国珍任副书记兼平暴指挥部司令员。

同时从地委、专署及各县抽调了50多名干部,组成3个工作组,分赴匪特骚乱最严重的县(市),调查情况,发动群众,揭露匪特,协助当地人民恢复和发展生产。

随后,西北军政委员会又派出了慰问团到平凉,亲切慰问各族人民群众。

在平凉“5•8”暴乱期间,第一野战军命令驻守固原县城的骑兵第2旅由军农生产迅速转入了平暴工作。

该县由教导队与其后增调的独立第1师的3个连防守,主力则集结在瓦亭、杨廊一线,整装待发。

5月15日,匪特包围了固原7营区政府,骑兵2团飞驰而去,解了围。

5月17日,攻打平凉城未能得手的匪特,北窜到平炉附近的毛家堡一带骚扰群众。骑兵第2旅以4团主力控制杨廊、黑城一线,2团、6团由固原出发,直逼毛家堡。

匪徒闻讯仓皇而逃,跑得慢的尽数被剿。

5月22日上午8时,骑兵第2旅由毛家堡到达开城后,据群众举报,张易堡有300多名匪特在滋事。遂又奋起直追,于23日经六盘山,连行100多里追到了张易堡。

匪特们招架不住,逃向了西吉。

骑兵第2旅的指战员们,紧咬着匪特的尾巴不放,一路穷追猛打,歼灭土匪600余人,土匪司令马云山只身逃到了平凉沙园子躲藏了起来。

5月28日,骑兵第2旅主力从杨廊出发,经三营、黄道堡,追至地湾,又消灭了一部。

被歼灭,余匪成了惊弓之鸟,有的回家,有的向人民政府投诚。

为了很好地贯彻上级提岀的“剿匪务尽”的指示,剿匪部队化整为零,分成了许多战役小组,深入各村镇,搜剿残余分子。

可是,匪首马云山并不甘心本人的失败,预备再次暴动时,遭到了监狱警卫人员的沉重打击,参与人员均被判处死刑。

驻军和政府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釆取军事打击和政治瓦解相结合的办法,使“忠义军第一支队”副司令员李福林投诚。

平凉剿匪缴获的枪支

至此,平凉“5•8”暴乱平息,共歼匪特3295人。

1952年,春天悄然来到了黄土高原,伟大的土改运动犹如和煦的春风,吹开了人们那冰封的心扉。

世世代代依靠土地而生息但却不断没有本人一寸土地的农民,满脸春风,满眼春风。他们四处奔走相告。作威作福的大土豪、大地主被斗倒了。

总之,那个春天的陇东地区四处是热热闹闹,红红火火。

可是,那些被斗倒的、被分了田地的地主和恶霸们,看到那些已经给他们当牛做马的、被他们叫着“穷光蛋”的人分了本人的土地、房子和财产,心里就像刀割一样难受。

当时也正值抗美援朝和平冬眠在陇东地区的马步芳旧部马晓东和马相如等,见“内外”时机已到,勾结当地反动地主马国暖、马国琏、杨枝云等,网罗了8000多人。

他们还狂叫什么:“前方细菌战(指朝鲜和平),后方斧头干。”他们的目的是“搞枪”、“搞人”、“搞马”、“搞粮”,是为了重新夺回他们所得到的一切。

匪徒们的气焰很嚣张,活动范围波及到了西吉、固原、海原、隆德、静宁等县的21个区67个乡,影响之大之广,不亚于1950年5月8日平凉暴发的那场反革命暴乱。

这次暴乱的徒匪次要有两股:

一股是以马国暧为总指挥,杨枝云、马国琏为副总指挥的“白头军”,约有6000之众;

一股是以杨年子为军团长、房多盈为军长的“新编陆军第3军”,约2000人。

4月2日,马国環聚匪300多人,向李俊区政府开了枪,向李旺区土改工作团和固原七里营区政府动了武。

4月5日,又纠集匪徒500多人,袭击了西吉县城。

到4月6日,西吉县城外的匪徒猛增到了3000多人,他们手拿利斧、长矛、大刀、步枪等,一拨接一拨地往城里冲。

他们见东西就抢,见有挡路者就杀……

小小的西吉县城,一时间就像一块烧得通红的铁板,谁走到这里都会感到一阵阵揪心的疼痛。

而几个匪首似觉得这样还不过瘾,站在一边,歪戴着帽子,挥舞着手中的二八盒子枪,扯着破锣一样的嗓子喊叫道:

“爷爷有令,斧头拿硬,前进,前进!死了光荣!”

几乎是同一时间,又一股多达数千人的土匪,分几路恶狠狠地又杀向了固原和隆德、海原等地。

被土匪焚毁的房屋

西吉、固原、隆德、海原等地区发生的匪徒暴乱,深深地牵动着军政最高领导和千万善良的人们的心。

西北局制定的剿匪方针是:“只烂一块,不使烂一片。”

第一野战军暨西北军区制定的剿匪准绳是:“防止流窜蔓延,争取在西海固地区剿平叛乱。”

于是,第一野战军暨西北军区令1.2万官兵,投入到这次剿匪肃特战役

各路兵马由第8师师长杨嘉瑞统一指挥,指挥部设在静宁县城内。

4月16日上午,万余名剿匪大军全部进入了预定的作战区域,完成了战役部署,对匪徒们构成了外线包围态势。

16日上午7时,第8师的侦查部队搜索到隆德县兴隆镇附近时,发现匪徒一部,见其向东南方向窜去,便尾随追击。

下午,五千多匪徒集结在张易堡、偏城堡等地,由500多人组成的“敢死队”打头阵,预备越过六盘山南窜化平、张家川。

北推进。

10时许,担任主攻任务的第23团团直和2营、3营与骑兵第6师、骑兵第4团的两个连队,对张易堡之匪徒,构成围剿之势。

下午2点左右,对匪徒主力发起了攻击,毙匪200多人,余匪沿山北逃。

到4月18日,剿匪部队由南北两路将土匪包围压缩到直径不到25公里的一个狭小的区间。

半夜,时针刚指向12点,各部队从各个方向向匪徒们发起了攻击。

第23团领导在攻击中发现有300多名匪徒在杨络上庄山梁、范家庄南山一带活动,即令该团的5个连队,对匪徒进行围剿,经一个小时的激战,毙匪200多人,俘虏20多人。

陈望率领的骑兵第6师的4个连队在赵家户歼匪200多人。

随后,各剿匪部队对残匪展开了搜索追击。

4月28日,马国環又逃到了张易堡等地,纠集当地散匪300余人预备伙一顿,毙伤200多人。

马国暧侥幸再次逃脱。

大股土匪歼灭后,被裹胁和盲从的1500名群众也散伙回了家,只要马国環等几个匪首漏网。

为了彻底肃清残匪,根绝匪患,4月30日第一野战军又指示:以骑兵为主配属必要的步兵编成机动追歼部队,跟紧打散的残余股匪,不给以喘息机会,彻底歼灭之。

为节约时间,剿匪部队野外站着就餐

遵照第一野战军暨西北军区的指示,剿匪部队和匪患地区各级人民政府以及参战的1390多名武装民兵,大力开展群众工作,积极进行搜剿。

杨年子、房多盈等匪首经群众举报抓获归案。

7月17日,逃到山林中生存不下去了的马国暧向西吉县人民政府投降。

7月24日,在山林中藏匿了58天的杨枝云,穷途末路,向剿匪部队投降。

至此,西吉、海原、固原、隆德的平叛工作胜利结束,共歼匪徒6243人,其中,投诚约3000人。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