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气虚?
气虚是人体邪气不足的一种表现,指由于元气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证候。而气是人体最基本的物质,由肾中的精气,脾胃吸收、运化的水谷之气,以及肺吸入的清气结合而成。
气具体存在于身体每一处,并以多种方式推动人体的运转,比如,宗气、中气、元气、卫气、肾气、脾气、肺气、肝气、心气等分布全身,起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的作用。
所以,一旦气虚,气的这些功能就会下降,紧接着机体会出现一系列功能低下、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问题。
气虚的具体表现
❶ 总是感觉身体疲惫,四肢无力,说话没无力气,一动就喘。
❷ 白天特别容易汗出,稍微一运动就出汗,而且特别容易怕风怕冷,容易感冒,甚至感冒缠绵不愈。
❸ 精神萎顿,头昏耳鸣。
❹ 脉象虚弱无力或微细,手脚很容易冰凉,面色淡白。
❺ 水液输布出现妨碍,严重者甚至出现水肿。
❻ 出现脏腑虚弱的征象,比如,容易食后腹胀,食物运化无力,大便不正常等。
❼ 如果气虚严重了,还会有出血、气机下陷等情况。
辨别本人能否气虚最重要的是看舌象,气虚之人容易出现齿痕舌。
什么是齿痕舌呢?齿痕舌就是舌边有牙齿印。有齿痕舌的人一般舌体庞大,舌面唾液比较多。
而气虚之人到了春夏两季症状会更为明显。
第一,气虚之人汗多。
一般气虚之人在春季和夏季会汗出更严重,稍一运动或者稍微多穿一点儿,就会满头大汗。
因为春天地气上升,万花尽放,人体的气机也会随之变化,阳气经过一个冬天的闭藏,开始向外发越,我们的体表慢慢呈现开放的形态。
而气虚之人,此时卫气不固,一旦气机上浮、外越,人体就会因为肌表的固摄之力不足,出现汗液随之泻出的现象。
夏天天气酷热,人体会出汗,而气虚之人则出汗更严重,结果是越出汗,气越虚,这叫“气碎汗脱”,这样就出现了恶性循环。
第二,气虚之人会特别怕风。
在西医的系统里,春季五行属木,对应五脏中的肝,是一年四季中风最多的时候。这让气虚的人很苦恼,因为天气开始变热,人们慢慢换下了厚厚的冬衣,但是春天的风却很大,对于容易出汗的人来说,毛孔处于打开的形态,很容易被风吹到,为此气虚的人就又要多穿衣服。
而在秋冬季节,如果天气不寒反热,则气虚之人容易毛孔开张,导致汗液大泻,这种时候,此类人会愈加怕风。而在正常的情况下,总体上气虚之人卫外不固,比其他人要明显地表现出怕风怕冷。
第三,气虚之人特别容易伤风感冒。
气虚之人,因为总是虚汗连连,本就容易感受外邪;而有的季节气温变化明显,通常是这几天还春暖花开,过几天就寒冷似冬,气温反反复复变化,再加上风邪不断侵袭,春季的气候又比较适宜细菌、病毒繁衍,气虚之人就更容易感冒了。
《黄帝内经》中总结得很好:“邪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如果正气不足,邪气就会趁机入侵,这是对气虚之人最好的告诫。
第四,气虚之人容易四肢懒惰无力。
如果总是感觉想睡觉,且睡着后很难醒来,睡眠时间明显变长,这可能是气血不足导致的,但偏血虚多一点儿。
如果是以四肢无力、懒于动作、总是想躺着为次要表现,那可能是气血不足,偏气虚严重一点儿。但其实,气虚和血虚是密切相关的,气血是可以互生的,两者往往会结合在一起,很难截然分开。
第五,气虚之人春季容易过敏。
过敏体质的人群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气虚。这样的人在春季和秋季特别容易出现过敏性鼻炎、皮肤过敏等疾病。此时只要调补好患者的邪气,患者过敏的症状才能真正消失。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