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岷县:路通百业兴 道顺民心畅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岷县位于甘肃省南部,是“西控青海、南通巴蜀、东去三秦”的交通要道,有着“陇上旱码头”的佳誉。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高速公路、高铁时代的来临,已经的辉煌逐步成为历史。

道路通达,百业兴隆。党的十八大以来,岷县乘着建设交通强国的东风,深入贯彻落实地方、省、市战略规划,加速交通基础建设,在大力推进兰渝铁路“新引擎”和渭武高速、凤合高速、景礼高速“自动脉”建设的同时,开展“四好农村路”改造创建,不只优化了岷县的区位优势,还使交通“血管网”延伸至村村户户,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追逐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国道210.134公里,省道129.5公里,县道6条145.79公里;乡道15条230.267公里;村道196条580公里;自然村(组)硬化道路519.5公里,全县公路总里程达1815.2公里,较2012年添加里程769.088公里。

兰渝铁路拉来发展“新引擎”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2017年9月29日,随着一声汽笛长鸣,兰渝铁路全线贯通运营,结束了岷县没有火车的历史,打破了制约岷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交通瓶颈,让岷县对外出口和吸引投资消费变得愈加便捷通畅。为进一步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加快特色产业开发、推动旅游业发展、完善交通网络规划、尽快融入成渝经济圈和天宝经济圈打下了坚实的交通基础。

“现在高速路和火车路都在我们的家门口,以前销售到四川的药材需要好几天,现在一天就能把药材卖到客商手里。”岷县寺沟镇药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姜文忠也对未来充满了决心

岷县“三纵两横”立体交通网络的构成,作为甘肃南向通道的重要节点城市,越来越多的周边县区人流、物流选择通过岷县转运至全国各地,岷县的中药材等特色产业也随之销往更远的地方。交通便利不只让人们增收致富,也让岷县的美景从名不见经传到家喻户晓,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将美景串连,岷县的旅游业就此蓬勃发展,据统计,2021年岷县旅游综合收入达29.7亿。

高速公路打通经济“自动脉”

为继续搭建复合型十字交通体系,实现高速路网联通到县,紧扣搭接国省干道的大循环、大连通交通网络。近年来,岷县加快推进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提升改造建设项目,2021年渭武高速(除木寨岭隧道外)建成通车,国道212、316线改造工程完成。凤合高速(一期)开工建设,6月20日花台山隧道率先贯通,项目关键节点顺利完成。

高速公路的通车运营标志着岷县彻底结束了不通高速的历史,无效缓解现有国道交通运输压力,对于构建县内畅通便捷的高速路网,扩大与其它市、县交流合作,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岷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打通了“自动脉”,宣告了岷县正式进入“高速”时代。高速通车后,作为岷县友谊车队总经理的马海兵十分高兴,“高速通了之后,对于我们的运输企业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好事情,现在随时有货随时走,一年四季可以做生意,也可以把全国各地的生意承接过来。”

县乡公路连通产业“致富网”

岷县禾驮镇立哈村十年前与外界只要一条土路相连接,群众进出、货物运输只能靠牛车、三轮车等交通工具。现如今,道路不但“村村通”,小车直接可以开到家门口,“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已经成为历史,“出门水泥路、抬脚公交车”从屏幕照进了现实,原来因为运输不便而“深闺未识”的农产品也走出山沟,迈入市场。说起交通带来的变化,禾驮镇立哈村村医张益寿感触颇深,“现在道路一硬化,不光是我方便,全村人都方便多了,也干净多了,大家对重生愈加充满了希望。”

立哈村的变化只是岷县道路交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岷县科学规划,优化规划,持续巩固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建设成果,实现具备条件的自然村(组)全部通硬化路,持续完善村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产业路、旅游路、资源路和乡镇通三级公路项目建设,建成麻子川镇绿叶至旋窝至占扎路红色生态旅游环线公路、岷县至桥上红色旅游公路,开工建设Y213线至二郎山公路等重点交通项目,全县18个乡镇300个建制村已全部通硬化路,具备条件的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将台洮河大桥、龙潭大桥建成通行,当归大道二、三期、岷县火车站站前广场西路改扩建及和平街等6条老城区道路改造全面完成。县域内道路交通得到了长足发展,通行条件得到了极大提升改善。

凝心聚力谋发展,同心共筑中国梦。岷县将按照县第十六次党代会谋划部署,继续以项目建设为统揽,努力补齐我县道路交通建设短板,加快推进乡镇通三级公路、产业路、旅游路、资源路以及桥涵工程的建设,彻底打通“断头路”,实施交通路网提升举动,抢抓南向(一路)机遇,培育通道优势,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发展,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岷县。

记者:董婧懿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