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和维权,是《童话大王》停刊后郑渊洁依然每天必做的两件事情。最近,这位“童话大王”又多了一件事:给几十年前的读者们回信。
郑渊洁为什么会想到给读者们回信?回信写了些什么?读者收到信后又有啥反应?他会把部分内容写进本人的作品中吗?12月24日,面对记者的发问,郑渊洁在电话那头逐一给予了解答。
人老了怕留下遗憾,未回信有失礼的愧疚
记者留意到,郑渊洁的这一动作始于12月7日。
1987年12月7日,夏彩彦小读者写给郑渊洁的信
那天,他给一位名叫夏彩彦的读者认认真真地回了封信。信中写道:
“35年前的今天,1987年12月7日,我收到您的这封信。由于时间久远,我记不清当时能否给您回信。我就对本人‘有罪推定’一次,权当没回信。虽然我不断让您和所有读者的信住在我的房子里衣食无忧,但因可能未回信依然让我有失礼的愧疚……”
1955年出生的郑渊洁今年已67岁。作为“童话大王”,他创作的皮皮鲁、鲁西西等经典抽象让众多读者喜欢不已。他已经一个人将《童话大王》杂志写了36年,出刊495期,总印数超过2亿册,陪伴中国70后、80后、90后、00后、10后五代读者长大。为了创作《童话大王》的故事,也为了对得起数以亿计的大小读者,几十年来,他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凌晨4:30起床写作,至今雷打不动。
对待读者,郑渊洁是顶认真的。他告诉记者:“三年疫情,让我思考了许多。我虽然没有基础疾病,也很留意健康管理,但人老了就怕留下遗憾。”
12月7日,郑渊洁给夏彩彦读者的回信
这样的心情,他也在12月7日写给夏彩彦读者的回信中表露无遗:“我想开始为四十年来给我写信的读者逐一回信。我晓得我的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年龄可能不支持我完成这个浩瀚的复信工程。但回一封信少一份遗憾,是吧?”
这封回信,郑渊洁把它发表在本人的微博,并且在微博留言:35年后的今天,我给这位小读者回信。时隔35年,我能收到这位小读者的回信吗?期待奇观。
两天后,奇观出现了!12月9日,郑渊洁收到了夏彩彦读者的回信。夏彩彦告诉他:“当年给您写信时,我是个刚上初一的13岁小女孩。可能如网友所言,《童话大王》会影响一个人,我在您的影响下,如愿成为一名幼儿教师,至今仍然坚持在我热爱的幼儿教育,初心不改!”
让郑渊洁感动的是,回信时因为不晓得“童话大王”郑叔叔的具体地址,又怕他看不到,夏彩彦老师临时去微博注册了本人的账号,隔空晒出了给“郑叔叔”的回信。
12月9日,夏彩彦给郑渊洁的回信
对待读者来信,一向是真诚的
与郑渊洁相交越久,记者越来越觉得:对这位至情至性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来说,世上有两样东西是他的心尖宝贝,一样是他本人创作的作品,另一样就是千千万万个读者。
“作品,就像我本人养的孩子;而读者们,从70后、80后、90后、00后乃至10后,他们就像我的朋友,几十年来陪伴我走过风风雨雨。”采访时,郑渊洁这样告诉记者。
自从1982年开始收到读者来信,每一封他都小心珍藏着。记者问他:“这样的来信,大致有多少?”“总有百万封吧!”他回答。“这么多!您都珍藏在哪儿呀?”记者又问。“确实太多了!我都专门买了房子安放着,它们都好着呢。”他又回答。
如今看似轻松的一问一答,背后是一个浩大的读者来信工程。据郑渊洁回忆,刚开始他还能应付着每封都看、每封都回,并且专门印了“郑渊洁公用信笺”用于回信。后来随着这样的函件越来越多,慢慢地他感觉有点“招架不住”了。
特别是1985年《童话大王》创刊后,读者来信真的是雪片似的飞来。“连北京邮局的工作人员都留意到了,专门为我设置了一个‘北京7801信箱’,每天几邮袋几邮袋地往我这儿运来读者们的函件。”
一度他曾想了个办法,招来几个助理帮忙拆信。每天,这些助理们会挑出其中有代表性的10封信,由他本人亲身回信。上世纪90年代初期,北京市刚有商品房那会儿,他还跑去买了几套房子,用于安放所有的读者来信。如今想来,郑渊洁觉得买房这件事还是做对了,“幸而那会儿买了房,这些函件才能保存至今完好无损。”
上一篇:作家郑渊洁四世同堂太幸福!92岁父亲举动自若,9岁孙女长腿抢镜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