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如何欣赏和解析古诗词?关于古诗词诗句的欣赏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作者简介:南郭居士,本名郭军,男,汉族,籍贯甘肃徽县。中国诗歌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国金融作家协会、诗刊·子曰诗社会员,「中国诗歌报」诗词创研中心副主编,陇南市诗词学会副秘书长。无数百篇文学作品在各类报刊及网络平台发表。著有「南郭词文」,并获第三届“中国金融文学奖”诗歌提名奖。获“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现代诗入围奖。作品入编第四届中国百诗百联大赛。

如何欣赏和解析古诗词?(上篇)

●南郭居士

中华古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在这个诗的王国,几千年来,诗歌不断是文学史的主流,从远古至近代诗歌不知其千千万万,虽然因种种缘由失传了许多,但保存下来的仍可说是浩如烟海,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和精神财富。

而关于如何欣赏和解析古诗词这个问题,如果回答要全面一些,我想至多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是如何欣赏古诗词中的诗句;第二是如何解析一首完整的古诗词;第三是如何解析某个作者的古诗词。因而我将其分为上、中、下三部分来讲,下面是第一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如何欣赏古诗词中的诗句?

欣赏古诗句,又包括一般古诗句和古诗词中的名句两种。我们分开来讲。

一、一般古诗句欣赏

一般古诗句也就是有欣赏价值或者还没有成为著名诗句的一类诗句。每一个诗句都是作者的心血凝结而成,我们去解析、挖掘和欣赏,是对作者劳动成果的尊重和肯定,其实,这个句子也许就是好句或妙句,甚至就是将来的名句。由于这类诗句的内容非常广泛,来源和出处都不尽相同,因而也无法笼统的来讲,下面我通过三个具体例子,为我们传递几种解析的思路。

首先来看头条问答中一个读者提出的问题:“土厚千祥翠,地灵百瑞生”是什么意思?你是如何理解的?

“土厚千祥翠,地灵百瑞生。”字面上看作者是想表达一种百瑞祥和的景象,以表明一方厚土人杰地灵,万物祥瑞。

从平仄分析,格式是“仄仄平平仄, 仄平仄仄平”,显然“地灵百瑞生”孤平了,因而排除了格律诗。

从对仗看,这应该是一幅对联,按对联讲,这是一幅祥瑞之联,平仄如果不考虑孤平的话,也是可以的,适合大多数场合使用,意思也很明显,只是对仗上看也不是太工整,即“翠”对“生”,一个描述词,一个动词。如果要求不高,还是可以用。

当然也有可能是一首诗中的句子。但也只能是古风中的句子了,然而“土厚千祥翠”这句,总是有点别扭,还是这个“翠”字,和千祥组合在一起,就很难解释,除非牵强附会了,比如用“翠千祥”理解。

总之,这句诗虽然字面非常祥瑞,但前句意思牵强,后句孤平,不能算是好诗,除非“千祥翠”有出处或典故。不过笔者觉得,如果把这个“翠”改为另一个“萃”,似乎这句诗就合理了!

接着我们再来看两句(或一首)诗,这是微博中一个微友提出的,他问“母腹租十月,骨肉借七斤。易了千金债,难报赐身恩。”算不算好诗?

在笔者看来,这首诗从立意构思方面还是不错的,前三句都用了数词,能看出作者是用心写了的。

该诗从体裁上讲是古体诗,即古风,押新韵“九文”韵,前两句使用了对仗。意思简明,过渡自然,句句都有份量。因而从文学角度讲也是不错的。但不晓得这是组诗中的一部分还是古风中的一部分,或者是独立的一首诗,因而这里作了笼统的解答。

当然把生身养育之恩描写为一场买卖,这在人们的思想和情感上是难以接受的,但作为作者的观点是可以保留的,谁又能用世人的想法去左右个人的看法和感受呢?

最初我们再来欣赏《龙沙吟》中的一句诗。“六十四屯遗迹在,何人复我大江东?”这一声慨然长叹,曾让多少英雄和有识之士泪流满襟。《龙沙吟》大约作于1908年春-1909年秋,是写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六月“庚子俄难”,沙俄侵略者血洗海兰泡、火烧大黑河屯,将江东六十四屯中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强行赶至黑龙江中杀害的历史。

这句是边瑾《龙沙吟》七绝四首组诗第一首中的诗句。第一首全诗为:

龙江万里戍楼空,斑点离离塞草红。

六十四屯遗迹在,何人复我大江东?

该诗创作背景是在1908年春至1909年秋,瑷珲副都统姚福升为索还“庚子俄难”被沙俄霸占的中国江东六十四屯,曾数次照会、两次面晤俄国官员,并几次报黑龙江行省转请清政府核办。同时他还两次派人去黑龙江左岸,调查六十四屯情况。但由于清朝政府软弱无能,索还未能实现。同一时期,边塞诗人边瑾就写下这组脍炙人口、充满爱国主义思想的著名诗篇。

这首为平起首句押韵式的七绝。作者面对黑龙江边空空的戍楼,望着泛红的离离塞草,想起已经鲜血染红的江东六十四屯,发出震撼天地的悲号和呐喊!

二、古诗词名句欣赏

如何赏析古诗词中的名句呢?我们要对古诗词中的名句进行赏析,首先就要了解和说明该句的出处,文体,然后要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这样才能保证解读的方向能否正确,如果大方向错了,后面的解释便全是无用功。

具体赏析中还要考虑研究作者创作时的境遇、心情等等,不能就诗论诗,任何诗句都包涵作者的客观思想和文化修养,以及诗人的性情和学识等,这样得出的结论才有血有肉,才更贴近真实。

接下来就要根据古诗词的特点进行具体解析,古诗词一般由三个内容组成:(一)、意境 (二)、言语 (三)、方式。诗词具有凝练、抒情、篇幅短小而又丰富的特点,因而既要了解诗中意境,诗句的言外之意,又要靠本人去领悟和想象,甚而体味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奥妙。

比如解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首先要交代该句出自《诗经》中的《国风·周南·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第一首诗中的句子,然后说明它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通常被认为是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再对诗句做详细解释和总结。

再比如,如何对“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解析。首先说明,句出唐代诗人王昌龄一组边塞诗《出塞二首》中的第一首,由于是七言绝句,较短,若篇幅不限,就有必要把全诗展现,然后交代主题。它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的愿望。而本句从描写景物入手,勾勒出一幅冷月边关的苍凉景象。如果想拓展,还可以对诗句的结构和平仄进行分解。最初结合历史和人文展开论述。

古诗词名句非常多而精彩,我们赏析时要弄清楚句子出处的文体,否则会搞出笑话。比如“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出自(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属于古体诗(古风)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出自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是格律诗中绝句体裁。“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出自 (宋·辛弃疾·青玉案),属于古诗词中的格律词。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则出自(清·林则徐·对联),但网上有些标明是郑板桥的对联,如果有兴味,则可以对出处做明确说明。

当然,说了这么多,也只是我一家之言,而写作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不必拘泥于任何一种格式,这些权作古诗句欣赏的一种意见和方法,供大家交流探讨。

下一讲的内容是如何解析一首完整的古诗词,请大家继续关注“炎黄诗词”公众号,大力推广和普及中华诗词文化是笔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