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阅读总复习》教案设计
一、设计思路:
诗歌阅读是高考的难点,要获取高分,仅靠高三短短的三至四周时间是很难突破这一考点。需在高一高二时用力,不只要通过课堂教给学生读诗的方法,还要引导学生读点课外的诗歌,比如历年高考诗歌鉴赏。
如何突破诗歌鉴赏这一难点。我从三个方面用力:
1.教好高中教材选入的诗歌单元(古诗诵读),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培养学生的诗歌阅读能力,又要无意识的培养学生高考阅读诗歌的能力,教考结合。
2.系统训练高考诗歌考点,把高考诗歌复习时间拉长,穿插在高一高二的教学当中。
3.引导学生适当阅读课外诗歌(以历年高考诗歌阅读为主)。
二、《高考诗歌阅读考点复习教案》
诗歌阅读复习教案将分为八讲:
第一讲 如何读懂一首古诗
第二讲 高考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专题
第三讲 高考诗歌鉴赏修辞手法运用
第四讲 高考诗歌鉴赏用典手法
第五讲 高考诗歌鉴赏人物抽象分析探究
第六讲 高考诗歌鉴赏景物描写方法探究
第七讲 高考诗歌言语赏析
第八讲 高考诗歌鉴赏客观题解法探究
三、《历年高考诗歌阅读赏析》(见下一章)
第一讲 如何读懂一首古诗
《如何读懂古诗词》——会读才会做
一、考纲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抽象(写什么?)、言语、表达技巧(怎样写?);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为何写?)。
高考诗歌阅读即是从内容、方式、思想感情三方面入手设题和解答题目。
二、如何读懂诗歌
(一)掌握古代诗词常识(略)
(二)读懂诗歌的方法
第一步、全体感知 ——“五看”
一看诗题。想时、地、人、物、事、缘由、题材。
二看正文。想背景、推断情。
三看显情的情感词句(特别是结尾直接间接抒情的两句)和意象推断情
四看诗歌题材。明情感内容、常用技法。
五看诗歌选项。全体把握诗歌意思和情感。
下面具体论述。
一、从诗题想时、地、人、物、事、缘由、诗歌类型、情感。
例如,试读下面的诗题,看看能读出哪些重要信息。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2015·全国Ⅰ)
①点明了“留别”的出发地、目的地。
②“留别”暗示了诗的题材——送别怀人诗。
③“临洮”“北庭”两个边塞地名,暗示了诗中将写边塞风景。
又如,《残春旅舍》(2015·全国Ⅱ)
①交代了写作的季节、地点。
②“残”字可透显露心情可能也“惨”。
③“旅舍”暗示此诗的题材——可能是一首羁旅行役诗,诗中要写的可能是一种思念、牵挂之情。
练一练:
1.从下面诗题中读出哪些信息?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2015·江苏)
参考:①“秋日”点明了写作的季节。
②“题……新居”表明了写作缘起。
③“新居”暗示诗的内容可能要写“新居”的内外环境。
④“窦员外”这一称呼表明了作者与窦员外的朋友关系。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初冬夜饮
杜 牧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
诗题为“初冬夜饮”,结合全诗,请分析诗人是如何扣题的?
参考:第一句,“偶求欢”的“欢”指代酒;第二句,“侵霜”与“初冬”暗合,“烛盘”点出了冬夜秉烛独饮;第三句,“一堆雪”写窗外飞雪,点出了冬天的天气,扣住“初冬”。
二、从正文想背景、推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