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仲淹,字希文。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115年)进士。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为官清廉,力主改革,推行新政。卒谥文正,封楚国公、魏国公,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在散文、诗、词均有名篇传世,他著名的《岳阳楼记》,全文融记叙、写景、抒情、议论为一体,动静相生,思想境界崇高,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千古名句。后世论宋朝人物,以范仲淹为第一。在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清平乐》中,我们在荧幕上再次看到了范仲淹-这个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掌管庆历新政,戍边御敌,执教兴学的传奇一生。
”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渔家傲 音乐: 海燕-985声工场 - 宋词渔家傲·秋思
宋代: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词是范仲淹在西北戍边时候写的,表达了在边塞的将士的英雄气概和艰苦生活,除了爱国情怀,也表达了思乡之情。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江上渔者 音乐: 听见最美的时光 - 古诗词赏析江上渔者
宋代: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这首诗歌言语朴实、抽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苦,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留意。
苏幕遮·复古
宋代: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的这首词描绘的是秋景,画面壮阔,没有颓唐哀伤之情,和下阙的思念家乡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首词写景阔远而浓丽,显示了词人胸襟的广阔,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衬托了离情的忧伤,又使所抒之情柔而有骨,诚挚而不颓废。全词低徊婉转,而又不失沉雄清刚之气,不愧是真情流溢的大手笔。
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
宋代:范仲淹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
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
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
人世都无百岁。少痴騃、老成尪悴。
只要两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
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
痴騃(chī ái):不慧;愚笨。尪悴(wāngcuì):瘦弱憔悴。
这首词是范仲淹跟欧阳修诉衷肠。虽然遭受了打击,但是范仲淹在贬谪之地却没有不断难过,而是关怀民生疾苦,为百姓做实事。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御街行·秋日复古》宋—范仲淹 音乐: 钟时音 - 给孩子的诗御街行·秋日复古
宋代: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味道。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其间弥漫着一片柔情,由景入情,情景交融。上片描绘秋夜寒寂的景象。下片抒写孤眠愁思的情怀。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庆历五年的时候,范仲淹就遭到了贬谪。在离开京城之前,在宴席上写了下面这首词给欧阳修。
这里有冷艳千年的唐诗宋词。
▼ 点击下方卡片,即刻阅读 ▼
欢迎您
进入诗词家园
上一篇:一首古诗词,两个千古名句!这16首经典诗词,值得背下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