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们的祖国#爱国,是亘古不变的主题。
从古至今,作家用文字记录,画家用色彩勾勒,而诗人则是用一句句或豪迈、或婉转的诗句,倾诉着无尽的爱国情怀。
上有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雄健气概,下有吉鸿昌“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泣血怒吼。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爱国的仁人志士为国家的复兴,前仆后继,视死如归,化为史册上永久的光辉!
无论过去多少年,我们都应该铭记:他们,是爱国者,更是英雄!让我们一起重温古诗词里浓厚的爱国之情吧!
01忧国忧民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唐·杜甫《春望》
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烽火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生、林木荒芜。
杜甫记忆中的长安,春天是何等的繁华,鸟语花香、飞絮洋溢,烟柳明丽、游人迤逦,可是那种景象今日已经荡然无存了,如今亲眼目睹这满目荒凉的人间,烽烟四起、断壁残垣,甚至都得不到亲人的一丝消息,让人感到无比难过、痛苦。
而我们何其有幸,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不经乱战,不缺衣食,与祖国共同见证百年荣光。这盛世,如英雄先烈所愿,未来,我们更当自强!
02披肝沥胆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宋·陆游《书愤》
陆游年轻时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宏愿,只可惜他“进取之策”的政治主张没有能被认可、采用,无法只能退居幕后。回忆往昔,那八个多月的从军生涯是他一生中身临前线最宝贵的时光,他身穿戎装,斗志昂扬地驰骋在西北前线,上阵杀敌、百家卫国,是何等快意!
无论在官场上遭到多大的波折与排挤,陆游对国家的忠心重来没有动摇过,既然在世无法捍卫国家,那就借圣人的典故以寄托心中的宏愿:下一世,为国为民,还要再战!
03鞠躬尽瘁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博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在辛弃疾二十一岁时,就在家乡参加了抗金起义。起义失败后,他回到南宋,当过许多地方的长官。这一生,为收复中原,保卫家国领土,他鞠躬尽瘁,直至头上布满白发。
无数的革命烈士,将他们的一生奉献给伟大的祖国,用他们的青丝、热血,换来红旗下我们的幸福生活。我们如今的美好岁月,何尝不是他们艰苦奋斗的延续?
04匹夫有责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其二》
林则徐因“虎门销烟”被贬,远戍伊犁,心中自有一股不平之气。而他自信,抗英禁烟有功无罪,历史自会做出公正结论,面对贬谪问心无愧。
可是,他以微薄的力量为国担当重担,早已感到疲惫,如果继续下去,再而衰,三而竭,无论衰弱的体质还是平庸的才干必定无法支持。但是,只需是有利于国家,哪怕是死,也要去做,哪能因为害怕而逃避呢?
国之兴亡,匹夫有责。为国尽职尽责,其死重于泰山。铮铮铁骨、高风亮节的民族时令永留青史,为后人世世代代称颂!
05浩气长存
小筑暂高枕,忧时旧有盟。
呼樽来揖客,挥麈坐谈兵。
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明·戚继光《韬钤深处》
写下这首诗的时候,戚继光正在登州担任卫指挥佥事一职,生活十分平静。可是,他不甘心这种碌碌无为的生活,渴望做出一番事业,不断在暗自蓄力,想要为国防边疆的安宁做出奉献,一生心愿,唯有“海波平”。
宁肯高原埋忠骨,绝不丢失一寸土。在这里,小月致敬每一位边防战士,你们永远头颅高昂、身姿挺拔、脊梁笔直,用双脚丈量着祖国的土地,正因为有你们的日夜坚守,才保有我们祖国的边境安定,无人敢犯我国土!
以上,只是无数爱国诗词中的一小部分,还有许多气势澎湃的爱国诗词待我们逐个挖掘。中国人的爱国情怀,自古有之,相信每一个中国人,无论身处何处,都心系祖国,这是扎根于我们心中的坚定信心。
祝愿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越来越好!
上一篇:关于爱国的古诗词你晓得多少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