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宋代·吴文英《唐多令·惜别》
怎样合成一个“愁”,是离别之人的心上加个秋。写羁旅秋思,酿足了愁情,目的是为写别情蓄势。前二句先点“愁”字,语带双关。“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两句一问一答,开篇即出以唱叹,而且凿空道来,实可称倒折之笔。
02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唐代·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树上黄叶在雨中纷纷飘零,犹如灯下白发老人的命运。寒雨中的黄叶,昏灯下的白发,充满着词人的辛酸和悲哀的情绪。“雨中黄叶,灯下白头”,不是单纯的比喻,而是进一步利用作比的抽象来烘托气氛,特别富有诗味,成了著名的警句。用树之落叶来比喻人之衰老,是颇为贴切的。树叶在秋风中飘落,和人的风烛残年正相类似,类似点在衰飒。这里,树作为环境中的景物,起了气氛烘托的作用,类似起兴。
03
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寓目魂将断,经年梦亦非。
那堪向愁夕,萧飒暮蝉辉。
——五代·翁宏《春残》
独自一人站在落花前,细雨纷纷,燕子成双飞去。已是春残,落花无数,而无数落花又极易引起人们韶华易逝、青春难再之感。此刻,这位女子,合理芳龄,却独立庭院,青春正在消逝,欢娱难再,她的命运和这春残的落花,一模一样,将落花与思妇互相映托,倍觉凄然。诗人以燕双飞反衬人独立,把女子的内心愁苦之情推到了顶点。
04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宋代·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去年的春恨涌上心头时,人在落花纷扬中幽幽独立,燕子在微风细雨中双双翱飞。琵琶轻弹委委诉说相思味道。当时明月如今犹在,曾照着她彩云般的身影回归。一切见诸于形相的描述都是多余的了。不再写两人的相会、幽欢,不再写别后的思忆。结两句因明月兴感,与首句“梦后”相应。如今之明月,犹当时之明月,可是如今的人事情怀,已大异于当时了。梦后酒醒,明月依然,彩云安在?在空寂之中仍旧是苦恋,执着到了一种“痴”的境地,这正是小晏词艺术的深度和广度远胜于“花间”之处。
05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文娱,聊厚不为薄。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两汉·佚名《青青陵上柏》
人生长存活在天地之间,就好比远行匆匆的过客。主人公独立苍茫,俯仰兴怀:向上看,山上古柏青青,四季不凋;向下看,涧中众石磊磊,千秋不灭。头顶的天,脚底的地,当然更其永久;而生于天地之间的人呢,却像出远门的旅人那样,匆匆忙忙,跑回家去。
上一篇:初读不解诗中意,再读已是诗中人——令人感慨的十句经典古诗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