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前,请点击箭头所指蓝色字,再点击关注,看下期更精彩的内容.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经典的文章,可以抚慰我们日渐浮躁的心灵,陪我们去思考,去品尝人生。让我们一起打开“清风漫语”,调低音乐,细细品读,把心平静下来。
秋天是思乡的季节。
秋风萧瑟,落叶纷纷,令身在异乡的游子思念家乡。
那些在秋天思乡的诗句如: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能否有一句思乡的诗句打动你的心,那些思念家乡的诗句你还晓得多少?
端居
唐-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
只要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
雨中寥落月中愁。
全诗四句,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
前两句写诗人得不到家人音书而产生归家之梦,以及中宵醒后寂寥凄寒的感受;
后两句借助对“青苔”、“红树”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营建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此诗借景抒情,格律工整,具有一种回环流动之美。
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故园远隔云山究竟在何处?归思悠长上心头情满襟怀。淮南秋雨绵绵的漫漫长夜,高斋独坐听雁声阵阵传来。
秋浦途中
唐-杜牧
萧萧山路穷秋雨,
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
来时还下杜陵无。
前两句以清疏简淡的笔墨勾画出一幅风雨凄迷的行役图,于凄清的自然景物中透显露作者的宦情羁愁,运用对仗而有自然流老之势,缘情写景,景中含情。
后两句不直抒乡思旅愁,只借归雁设问,则旅途的孤寂愁闷、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尽寓于其中。委婉蕴藉,富无情韵。
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
宋-李觏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
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作者因见雨打芭蕉,触景伤怀,使得作者想起得到的家园,死去的丈夫,想到动荡不安的时局和苟且无能的赵构小朝廷,想到不知何时才能“相将过淮水”,愈加无法入睡。在这种场景下,词人写下了这首《添字丑奴儿·芭蕉》,以表达作者思念故国、故乡的深情。
乡思
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
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
碧山还被暮云遮。
诗的一二句从远处着笔,写诗人极目天涯时所见所感。三四句从近处着墨,写诗人凝视碧山的所见所感。这首诗突出了诗人归乡无计的无法和痛苦,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挚浓厚的思念之情。
院中独坐
宋-虞集
何处它年寄此生,
山中江上总关情。
无故绕屋长松树,
尽把风声作雨声。
元代人虞集生长于江南,但仕宦生涯又使得他不得不留在北方的大都(今北京)。他在晚年曾屡次请求回到南方,但终不获允许,乡关之思由此而愈加浓郁。此诗正反映他的这种乡愁和苦楚的心理。
清江引·秋怀
元-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
芭蕉雨声秋梦里。
西风送来万里之外的家书,问我何时归家?鸿雁在红叶满山的季节呼唤着同伴南迁,而离人却对着黄花遍地的景色沉醉其中,听着雨打芭蕉的声音,却只能籍着秋夜的清凉,但愿做个好梦,能梦回家乡探望亲人。
凭栏人
元-乔吉
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
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
“曲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乔吉的这首《凭阑人·金陵道中》正是如此。作者在穷游天涯之后,路过金陵古道,再涌思乡念头,忍不住写下了这曲《凭阑人》。
醉高歌带摊破喜春来·旅中
元-顾德润
长江远映青山,回首难穷望眼。
扁舟来往蒹葭岸,烟锁云林又晚。
篱边黄菊经霜暗,囊底青蚨逐日悭。
破情思晚砧鸣,断愁肠檐马韵,惊客梦晓钟寒。
归去难,修一缄回两字报平安。
我回首瞭望,只见长江外青山数点,江水浩浩茫茫,无际无边。长满芦苇的岸旁,小船来来往往,穿越不断。又到了黄昏时分,林子罩上了一层暮烟。
篱边的黄菊经秋霜而凋谢,而我日益拮据,一天天消耗着行囊中不多的金钱。那暮色中的捣衣声常常扰乱了我的情怀,檐下铁马叮咚作响,使我肝肠寸断;而清冷的晓钟声,又无数次惊破了我的梦,再也无法入眠。要回家是那样的艰难,我只能写一封信,报上"平安"两字,以抚慰家人对我的惦念。
山寺夜起
清-江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月亮从山石处升起,挥洒下来的光辉照得满溪烟雾腾绕。那烟的颜色像云那样白,溪水潺潺流到了这荒野里的寺庙前。打开门,欣赏这夜景,抬头看那深寒的夜空。有谁见过我这等没有家的流浪者,在这深山中孤单的难以成眠。
江上阻风
清-宋琬
睡起无聊倚舵楼,
瞿塘西望路悠悠。
长江巨浪征人泪,
一夜西风共白头。
本诗用语奇丽,比喻清新,委婉委婉;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路悠悠、征人泪、巨浪、西风、白头这些意象渲染了凄清悲凉的气氛,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同时也流显露诗人在高压统治之下惊惧惶恐、愤懑悲凉的思想感情。
HOT 未声明原创的文章均分享自互联网,部分文章未能获悉出处和作者,无法标注,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删除。
文字传承思想,阅读启迪心灵
请点击下方图片关注公众号
上一篇:思念家乡,诗句六十条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