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风·竹竿》是写卫国女子出嫁远离故乡而思念家乡的诗歌。
中国古诗词创作过程中的
哪些轶事趣事系列(524)
籊籊竹竿,以钓于淇。
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
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
巧笑之瑳,佩玉之傩。
淇水滺滺,桧楫松舟。
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国风·卫风·竹竿》
《卫风·竹竿》是写一位卫国女子出嫁远离故乡而思念家乡的诗歌。卫国的淇水,是青年男女游乐的地方。悠悠的淇水水波,秀丽的两岸风光,伴随着这些青年渡过无忧无虑的青少年时代。因而,每当他们远离故乡,回首往事,思亲怀乡的时候,淇水很自然地浮现在脑际。淇水、家乡、亲人、亲情,都融化在一起,激起心中感情的波涛。这首诗,正是带着这种感情的波涛而写就的。
许穆夫人出生于卫国宗室,她的父亲是卫宣公,兄长是国君卫懿公。父母赋予她绝美的相貌,所处的环境又将她培养得文采飞扬。所以,当许穆夫人二八芳龄时,已成为诸国公子追求的对象。只可惜那个年代贵族女子出嫁,考虑的是门当户对而不是两情相悦。由于许国是卫国之友邻,所以,卫宣公希望与许国结秦晋之好。于是,许穆夫人就这样成了政治上的筹码,嫁给了许国国君许穆公。在那个礼教兴盛的年代,鲜有女子敢于反抗包办婚姻,许穆夫人自不例外。
她被送到陌生的土地上,枕边睡着她不喜欢的人,这份苦愁何人能理解?许穆夫人没有办法直接将这种幽怨表达出来,所以,只能写一首诗歌《卫风·竹竿》来缅怀年少天真的岁月。
《卫风·竹竿》本诗共有四章,前两章是女子对出嫁前卫国生活的回忆,次要以淇水河畔垂钓的细节表现少年生活的乐趣。左右的泉源、淇水都是熟悉的卫国事物,而女子却要出嫁他国,“远兄弟父母”,她该是怎样的恋恋不舍?“岂不尔思?远莫致之”两句则是回到现实后的感叹,包含着思乡怀国的深情和远不能归的无法。
后两章是女子幻想中回到卫国的情景。一方面描写了本人“巧笑如瑳”“佩玉如傩”的仪容风姿,暗示本人已为人妇,难再回到旧日时光,也表达了返归故乡的无限喜悦;一方面设想本人与家人泛舟游于淇水之上,一派其乐融融的氛围。然而美梦虽美,终究会醒,末二句诗人就从幻想中回归到了现实。谁知这思乡之情却挥之不去,愈发浓郁,所以诗人唯有“驾言出游”,以消解心中无限忧思。
本诗构思新奇,真假相间,且运用了倒叙、插叙相结合的手法,使得诗人缠绵悱恻的思怀之情以一种超越时空的梦幻方式传递出来,感染了数千年来无数读者的心灵。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