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的这首诗可谓是脍炙人口。苏轼在做这首诗的时候,心情大好,和友人聚在一起喝得酩酊大醉,望着西湖的美景,更是啧啧称赞。有一种说法,晴西湖不如雨西湖,雨西湖不如雾西湖,雾西湖不如雪西湖。而诗人在诗中则是描写了晴时和雨时的西湖。
“水光潋滟晴方好,”
在艳阳的照射下,水面泛着粼粼波光,好一派美丽的景象。湖面碧绿碧绿的,清澈见底,微风吹来,水波荡漾,令人心旌摇荡,觉得美不胜收。
“山色空蒙雨亦奇。”
随着时间的推移,湖面上开始下起雨来。这时候,远处的山,因为烟雾的笼罩而渐渐的变得模糊起来,犹如一幅美好的山水水墨画,让人啧啧称奇。
“若将西湖比西子,”
这是作者因为被西湖的美景所打动,情不自禁地联想到了浙江诸暨的一位美女西施。
“淡妆浓抹总相宜。”
无论是浓妆艳抹,还是不施粉黛,他都显得鲜艳无比,那么美丽。
在作者的心目中,这美景犹如一位亭亭玉立的美女,其拟人手法的运用,霎时让西湖的抽象变得立体而丰满,似乎它已不再是湖水,而是变成了一个古代佳丽,一个美若天仙的佳丽。她就站在你的面前,盈盈地笑着,向你望着。
作者信手拈来,写下了这首千古传颂的诗篇,宛如历史长河中一颗美丽的珍珠熠熠发光。虽然经过千年的岁月,至今读来,依然让人觉得美得不可方物。这就是诗歌的魅力吧。
而作者不只仅限于赞誉西湖。他更是用本人的实际举动为西湖的美尽本人的一份责任。当年他在杭州担任地方官,他带领当地的老百姓历经数年,修筑了苏堤,使得西湖能防洪控涝,变得愈加美丽。作者对西湖的喜爱和他对杭州人民的热爱密不可分。他是一位老百姓爱戴的好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更使得他的诗歌具有了真、善、美的意味,也为西湖平添了更多的风韵。 相较于他的诗歌,我想这是他更值得后人自创和学习的地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