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湿地课堂】吴玥:跳过文本来跟随——再读课外古诗词诵读《峨眉山月歌》等四首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原标题:【湿地课堂】吴玥:跳过文本来追随——再读课外古诗词诵读《峨眉山月歌》等四首

《峨眉山月歌》等四首古诗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后附录的课外古诗词诵读,包括《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夜上受降城闻笛》四首古诗。在《王君语文创新教学十一讲》一书中,王君老师将文本特质分为:主题型文本、语用型文本、写作型文本、诵读型文本、思辨型文本、跳板型文本、积累型文本。其中,跳板型文本就是基于文本内容,延伸到相关或有共性的其他文本阅读,目的是为了带领学生进入更辽阔的阅读世界。

基于此,我将这四首诗处理为跳板型文本教学设计,在古诗跳板中见自我,在情感跳板中见万物,在文化跳板中见众生,以期在课堂追随中,打通文本与生活,与先哲在时空中短暂相逢,在语文中认识人生,在生活中拥抱语文。

一、古诗跳板,跳出自我

和平与战乱是人间不变的循环。这四首诗安排的顺序颇有意思,从李白的《峨眉山月歌》,清越的少年风气,溢于言表的离开家乡崭露头角的快乐溢出了文本;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则是一个正在建功立业的青年人的口吻,远离了家乡,正在边疆戍边,保家卫国,只是清灵的芦管声里,让人不由想起了远方的家。待到中年,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则感慨了一番,人到中年,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悲凉,个人的身世和时代的悲剧杂糅在一起,教人吐出的叹息都是来自灵魂深处的悲鸣。到了晚年,《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不只关注本身的命运,更多了些对苍生的感慨。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登高而望,百姓苍生,无一不苦,这样的感伤悲凉已经突破了对个人命运的关注,更意味着走向了人民关怀的悲悯。

二、情感跳板,跳出万物

学生的基础不同,在课堂上的表现也不同。总体而言,面对学生,我们的课堂设计遵照着“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的设计模式,当带领学生梳理完文本,紧接着就是发挥老师在课堂上的引领作用,由浅入深,引路无痕,带领学生从文本的“此处”到达情感的“彼岸”。

第三单元的单元导语这样写道:“我们可以从本单元课文中了解不同时代少年儿童的学习情况和成长经历,感遭到永久的童真、童趣、友谊和爱”,那么可以以此为情感线索,追随永久的爱。《峨眉山月歌》是赤诚的少年之爱,还带着对远方的憧憬,故乡的一切都可亲可爱,就连那流水都在依依不舍,只是闪耀的明天,闪闪发光的未来在招手,少年对未来的期望和向往溢于言表。《夜上受降城闻笛》则是少年融入集体变成了青年,在团体中共情,建功立业的过程中发现本人的内心依旧柔软,远方已经变成了来时的故乡,朦朦胧胧,在人的心尖上挠呀挠,那娓娓动听的芦管声,吹得是归人的心。此时此刻,想念在蔓延,一如潮水,在征人的心上慢慢拍打。《江南逢李龟年》则更像是尝尽世间万苦的中年人,人到中年,物是人非,已经的意气风发只留下了相见无言的悲凉,落花时节,落得又岂止是孤苦无依的花朵?那分明是本人那颗饱经磨练的心。从中年到老年,个人的命运与时代的浩劫,皆已逐个品尝,等到老年,《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则描绘了老年的心胸,个人的得失已经不再那么重要,心中牵挂的,更多的是天下苍生。

三、文化跳板,跳出众生

(一) 抬头望月,赏生命之落花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与花都有着特别的意象,背后隐藏着深厚的文化意蕴。花,本来是自然界娇弱的植物,代表着易碎的美。落花,则代表着遗憾与成全。时光易逝,花朵易折。在无限的生命中,如何让落花开得更美?如何珍惜眼前的落花,头上空悬的明月,是少年的梦想,是中年渴望的家人,是追求永久的和平与宁静。生命的落花,时间飞逝,只剩下衰朽的躯壳,已经的豪情壮志,早已被雨打风吹去,只剩下落在地上的残花,还遗留了当年的芳香。只是,这污浊的人间,这无助的百姓,这远方的人们,一切都与我们相关。抬头望月,赏生命之落花,赏它落地的决绝,赏它不同流合污,物是人非的沧桑。

(二) 低头看菊,品世间之百态

菊,花之隐逸者也。菊残犹有傲霜枝,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只剩下人们的哭嚎。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俯下身子,更多地关注世间百态,关注底层人民的命运。此时,人间的动乱深藏入心,只想追随那难得的安宁。

四、课堂追随,打通文本与生活

吹你吹过的风,短暂相拥。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各种波折,如何在生活中处理这些波折,如何在波折中感受人生,获得不一样的情感体验?如何在审美的过程中创造,打通文本与生活,将本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在生活中拥抱语文,这才是我们语文人永远的课堂。

吴玥,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汉言语文学专业。青春语文王君名师工作室成员。佛山市教研组中心成员。教学八年,大循环经验丰富,深受学生喜爱。高级心理征询师,国家级家庭教育指点师。

南海外国语学校首届教坛新秀,获“特等功臣”荣誉称号,获南海区教育教学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曾掌管桂城街道课题,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多项省级、市级课题。多篇论文在省级核心期刊发表,并多次在广东省教学论文评比中荣获一等奖,佛山市论文评比获一等奖,教学设计等也多次获得佛山市一等奖,并已出版成书。

个人原创公众号:玥玥读语文。

郑重声明

本期内容为“ 语文湿地”(微信公众号:yuwenshidi。以下简称“湿地”)原创首发内容,任何微信公众平台进行转载、复制、摘编前,必须得到“湿地”及原创作者的共同授权许可;未经“湿地”和原创作者本人的共同授权许可,禁止以任何名义进行转载、复制、摘编等任何方式的使用。一经发现,我们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相关法规的相关规定,追查其侵权行为。

扫码购买前往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