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人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爱情的讴歌与称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些诗意又美好的诗词,描绘出一方属于爱情的理想国,让人们心向往之。
其实除了古诗词,中国还有很多遗存下来的文化精华,能够让我们看见古人对于爱情的动人描绘,比如世界文化宝库莫高窟。不妨跟着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去看看千年前敦煌人心目中值得铭刻的爱情,都是什么容貌。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持笏板追求 莫高窟45窟南壁 [唐]
莫高窟第45窟南壁有一幅根据《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创作的壁画作品,画面中男子手持笏板正在向一名绿衣红裙的娇俏女子,躬身求爱。
壁画中有榜题云:“若多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主题本应为“离淫欲”,然而调皮的画师,却“偏题”画起了男子向女子求爱的画面。
男子弯着腰,上半身向女子的方向倾斜,眼睛也紧盯着眼前的女子,不难看出对女子的爱慕。
相较于忐忑局促的男子,女子的人物抽象则看上去舒展自由得多。一袭绿衣红裙,亭亭玉立,身姿婀娜,不骄不躁,却又难掩娇羞可爱。
对于这幅壁画的含义,有人解读为男子把手里珍贵的笏板当作礼物送给了画面中的女子,以此来表露心迹,追求女生。
具体这幅壁画想表现怎样一个爱情故事,恐怕只要当初画下这幅传世之作的莫高窟画师才能解答。
只是这个答案,已经随着那个画师和时代一起远去了,留下的只要后世传诵着的、千人千面的爱情赞歌。
「爱情面前,男女平等」
敦煌莫高窟第257窟 沙弥守戒因缘 [北魏]
刻板印象中,在古代,爱情的自动权常常掌握在男性手里,然而莫高窟第257窟南壁《沙弥守戒他杀因缘故事画》,却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大胆求爱的女性抽象。
壁画绘制了一个少年沙弥受师父所派,前往一居士家中收取供养,开门迎接沙弥的少女见沙弥长得眉清目秀,一念一眼间,便产生了爱慕之情。
一见钟情的少女,大胆向眼前的这个沙弥表达了本人心中的想法。然而佛国戒海,终难两全,两难之极,小沙弥只能选择他杀来结束这段不该萌芽的爱恋,以此来捍卫本人的信仰。
壁画的高潮,当属少女示爱的画面啦。没有经典里“淫欲火烧,于沙弥前,作诸妖媚,摇肩顾影,深现欲相”的轻浮作态,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身着一袭清新青衣,情窦初开的花季少女。
画面中最动人的一幕便是少女轻轻低下的头颅,眼睛甚至都不敢直视近在天涯的心上人,只是悄悄地拉了下小沙弥的衣角,发乎情,止乎礼,用这种委婉的方式表达本人的爱意。
佛是世间佛,情是世俗情。在这段感情以悲剧结尾的爱情中,我们似乎无法谴责其中的任何一方,沙弥的坚守,少女的示爱,身份不同,立场不同,对于爱情的取舍自然也不一样。
但也许我们应该记住的是,爱情绝对不是男性的特权,它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前提是你越过了本人心里的那道坎儿。
「高山流水,情意相投」
莫高窟第85窟南壁 树下弹筝 [晚唐]
下面要出场这对“壁人“,大家可以放心磕糖,丝毫没有虐恋的成分。
《树下谈筝图》描绘了古印度波罗柰国太子善友给利师跋国公主弹琴的画面,两人相视而坐,身后大树亭亭如盖,自在开放的盛唐气味扑面而来。
善友作为波罗柰国太子,被其心术不正的弟弟陷害刺瞎了双眼后,流落到利师跋国,沦为利师跋国的果园看守人。擅音律的善友,一边看管果园,一边弹筝自娱。在《大方便佛报恩经·恶友品》佛经中曾记载,“善友善巧弹筝,其音和雅,悦可众心”。
然而公主不会想到眼前这个看管果园的盲人,正是父母为他挑选的未来夫婿,只是善友现在已然是个无权无势的盲人,不可能与公主联姻。
然而坚定的公主没丝毫犹疑,不顾父王和众人阻拦,依旧选择了和善友在一起,给了这段一波三折的故事一个圆满结局。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高山流水的佳话之所以动人,是因为能够互相欣赏,互相懂得。那些最后不被看好的爱情也不一定无法长久,毕竟爱情这件事本来就是一场私人的体验,听从内心的爱情或许更甜蜜。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莫高窟第12窟南壁 持笏拜堂 [晚唐]
任何时代,步入婚姻,都不是爱情的最终归宿,但仍然有不少相爱之人选择赌一上一把,用一纸婚约为爱情加冕。
在古代,人生有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而婚礼甚至被称之为“合二姓之好,上事宗庙下继后世,君子之重”,与家国传承联系在一起,可见古人对婚礼的注重程度。
画面中新郎跪拜行礼,新娘则站立作揖,双手收于胸前,作揖行礼,是典型的入夫婚标志,若是新郎新娘皆站,双手敛胸作揖,或者男女皆跪拜,则为汉族传统的聘娶婚。
壁画中还有二人立于新人身后,一人手拿礼盒,一人捧着钿盒,将敦煌地区的入夫婚礼仪与中原婚礼的钿盒传统结合在了一起。
在敦煌文献里集中反映唐代敦煌婚俗的《张敖书仪》中,还将敦煌地区的婚礼过程归纳为通婚、成礼两大阶段。
纳征是男女双方正式确立婚事之后,男方会正式向女方家送上大雁、羊、酒等6种彩礼。在《唐前期书仪》里,“六礼”被解释为“雁第一、羊第二、酒第三、黄白米第四、玄纁第五、束帛第六”。
古代的彩礼中雁排第一,饱含了古人对婚姻委婉又隽永的浪漫祝愿,以雁传情,传递幸福,取吉祥、白头偕老之意。就像现代婚礼用“一颗永流传”的钻戒,来意味长长久久的爱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