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原创 丈夫和养女出双入对,发妻含恨而终,养女却写20字吊唁诗讥讽养母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原标题:丈夫和养女出双入对,发妻含恨而终,养女却写20字吊唁诗讥讽养母

对于父母而言,一生中最难过的事情,莫过于养了一个“白眼狼”,你处处对他好,他却一心想害你,最初恩将仇报。今天故事里的主人公,便不幸遇到了一个“白眼狼”,她好心收养她,将她培育成才,不料此女竟然恩将仇报,先是抢走她的丈夫,后是在她的葬礼上写诗讥讽她,实在令人气愤!

故事还要从900多年前的北宋时期说起。她叫魏玩,出身于名门世家,自幼聪颖,博涉群书,尤其擅长诗词,留下了《菩萨蛮·春景》、《卷珠帘》、《虞美人草行》等脍炙人口的作品。

当年理学家朱熹更是将其与才女李清照相提并论,朱熹说道:

本朝妇人能文者,惟魏夫人(魏玩)、李易安(李清照)二人而已。

由此亦能看出,魏玩才华之过人。只可惜这样一位才女,最初所托非人,以致于含恨而终,她的丈夫便是北宋中期宰相曾布(“唐宋八大家”中曾巩的弟弟),曾布在文坛中的名气自然不及哥哥,但他在野廷中的地位却远高于哥哥,一路从小小县令,高升为一国之相。

其实二人刚成婚时,还是度过了一段非常恩爱幸福的时光,魏玩还曾写下“金马并游三学士,朱幡相对两诸侯”的金句,一时之间传为美谈,但可惜曾布屡屡遭到奸臣蔡京的排挤,导致常年被贬在外,夫妻二人离别日多,所以魏玩后期的诗词,多为思夫之作。

所幸,曾布后来得到了王安石的赏识,一路高升,此时的魏玩,本应该和丈夫一起前往京都,享受荣华富贵,结果这曾布,却全然忘了家里的糟糠之妻,反倒是和张氏你侬我侬。那个这个张氏究竟是何人?竟然能胜过才女魏玩?

其实,张氏不过是一个曾布一个部下的女儿,在张氏6岁那年,便遭遇了父母双亡,魏玩得知此事后,十分心疼这个女孩,与丈夫商讨过后,便将张氏接回家,亲身抚养,作为他们的养女。

由于此时曾布、魏玩夫妻二人尚未生子,所以对这个可爱的小女孩特别宠爱,甚至把她当成了本人的亲生女儿那般,魏玩教她读书写字,带她游山玩水,“母女”二人的感情也是越来越好,而小女孩张氏也没有孤负养母的培养,学业日进,长大以后更是进入内宫(或许是做了女官),遭到器重。

故事若是只说到这里,大家一定会感慨这真是一桩大好事,但很可惜,张氏就是一个白眼狼。上文中提到,曾布的仕途之路,可谓一波三折,经常被贬在外,所以夫妻二人离别日多。也正是因为如此,曾布才有了大把的“机会”,背叛妻子。

趁着魏玩独自由江西老家,曾布竟然和本人的养女张氏好上了,两个人在京城里是出双入对,你侬我侬,完全不知礼义廉耻,由于二人实在太过明目张胆,引起了世人的不满,远在老家的魏玩也收到了消息,可想而知,对她来说是多么大的打击,从此以后,魏玩便郁郁寡欢,没过多久,便香消玉殒。

去世之前,魏玩更是留下了一首“绝命词”——《卷珠帘》:

记得来时春未暮,执手攀花,袖染花梢露。暗卜春心共花语,争寻双朵争先去。多情因甚相孤负,轻拆轻离,欲向谁分诉。泪湿海棠花枝处,东君空把奴分付。

词中的“相孤负”、“轻拆轻离”、“东君空把奴分付”,饱含了魏玩此时的悲伤、仇恨、愤怒之情,她恨丈夫的无情,她恨养女的背叛,她也恨本人当初选错了人,不久之后,魏玩含恨而终。

然而得知养母死后,这个张氏不但不愧疚,反而写下一首暗藏讥讽的吊唁诗:

香散帘幕寂,尘生翰墨闲;空传三壶誉,无复内朝班。

意思是你魏玩虽然是个大才女,但最初还不是落得躲在帘幕后,半生寂寞的下场。张氏之狠毒,着实令人咋舌!但好在千百年后,世人依然记得才女魏玩,而这个白眼狼张氏,却连名字都没有留下,就消逝在滚滚历史长河中,至于魏玩那不知廉耻的丈夫,则被列入《奸臣传》中,受人唾弃。

唐诗宋词,中国文学史上最璀璨的两颗明珠,它们照射了整个中国,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所以在这里,笔者真诚地向大家推荐这本《古诗词鉴赏》,该书采录上古至近代265位作家的优秀诗词作品。为了让大家更透彻地了解作品,作者以“一作品一赏析”的模式,对诗词中的典故、难懂字句逐个作出正文即便是孩子也能看懂,点击下方链接,即可购买。前往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