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本必背古诗
1.宿新市徐公店
(宋)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2.田园四时杂兴(其二十五)
宋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3.清平乐·村居
宋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4.卜算子·咏梅
[ 近代 ]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5.江畔独步寻花
[ 唐 ] 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6.蜂
唐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7.独坐敬亭山
唐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要敬亭山。
二、推荐必背古诗
8.芙蓉楼送辛渐
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9.塞下曲
唐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0.墨梅
元 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1.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2.劝学
唐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3.野望
唐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4.稻田
唐 韦庄
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罢亚肥。
更被鹭鹚千点雪,破烟来入画屏飞。
15.禾熟
宋 孔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16.客中初夏
宋 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17.田园乐·其四
唐 王维
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幼稚不识衣冠。
18.清平乐
宋 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19.咏蚕
唐 蒋贻恭
辛勤得茧不盈筐,灯下缫丝恨更长。
著处不知来处苦,但贪衣上绣鸳鸯。
20.鹭鸶
唐 郑谷
闲立春塘烟淡淡,静眠寒苇雨飕飕。
渔翁归后汀沙晚,飞下滩头更自在。
21.北陂杏花
宋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22.鹦鹉
明代 方孝孺
幽禽兀自啭佳音,玉立雕笼万里心。
只为从前解言语,半生不得在山林。
23.宿甘露寺僧舍
宋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24.十七日观潮
宋 陈师道
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
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
25.山居杂诗
金 元好问
瘦竹藤斜挂,丛花草乱生。
林高风有态,苔滑水无声。
26.江上
明 王彦泓
回首江云泪几双,酒空金盏在他乡。
穷途自合亲情断,幽恨那堪世事忙。
两岸草花秋寂历,一船烟月夜凄凉。
不知身是孤飞鸟,犹误题笺寄孟光。
27.题弟侄书堂
唐 杜荀鹤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28.紫薇花
唐 杜牧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
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
29.梅花绝句二首·其一
宋 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前一放翁。
30.梅花绝句二首·其二
宋 陆游
万瓦清霜夜漏残,小舟斜月过阑干。
老来一事偏堪恨,好看梅时却怕寒。
31.送人赴安西
唐 岑参
上马带吴钩,翩翩度陇头。
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
早须清黠虏,无事莫经秋。
三、小古文诵读:
(一)荷
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荷梗直立。荷叶形圆。茎横泥中,其名曰藕。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二)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欧阳修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dàn)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三)欧阳苦读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dí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lǘ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wéi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一如成人。
(四)匡衡勤学
葛洪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鼎衡小名也。时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
(五)薛谭学讴
选自《列子·汤问》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秦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生不敢言归。这篇古文告诉人们学习是永无尽头的,千万不可稍有成功就骄傲自满。
四、推荐诵读
(一)《大学》原文节选及解释
【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yǐ。
【译文】
大学的主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晓得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
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一直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二)《论语》节选
1.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2.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在回也!”
3.谓子夏曰:“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4.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5.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7.子曰:“君子博学与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8.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9.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0.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举报/反馈
上一篇:上篇:四年级课外必背古诗词分享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