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最美古诗词名句赏析,李白、孟浩然、欧阳修写春天
↑↑关注【文学名句】温暖情怀的文学,动人心坎的名句→记得点赞←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唐·李白《春思》
春回大地,万物竞发。河北的小草刚刚发芽吐绿,细嫩好像碧色的丝线。陕西的桑叶长势茂盛,使得枝条低垂。诗句运用生动的比喻,把绿草比作“碧丝”,想象极为丰富,给人以美感。又以燕地的草、秦地的桑为物候代表,描绘出早春大自然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雪余春未暖,岚解昼初阳。
唐·孟浩然《行出东山望汉川》
大地积雪尚存,春天就已悄然来临,此时正是春寒料峭乍暖还寒的早春时节。山中雾气浓重,直至太阳升起以后才将这浓雾驱散。诗句写出了蜀地早春时的气候,抓住了山高雪多雾浓的特点。注:岚(lán),山上的雾气。解,消散。初阳,指初见阳光的时候。
残冻因风解,新梅变腊开。行看武昌柳,仿佛映楼台。
唐·孟浩然《溯江至武昌》
江南水乡春来早,腊月时节就已东风解冻,花发新梅了。乘船航行在水中,遥看武昌的柳树,已带绿意,好象掩映在楼台之间了。这里的武昌柳既是实指,同时也是用典,借指武昌的景物。诗句抒发了诗人发现春到江南绿意降临时的不测喜悦之情。注:变,改。因梅花往往在早春开放,现因春来早,故于上一年腊月(十二月)即开,所以称“变腊开”。武昌柳,晋陶侃镇守武昌时,曾命诸营兵丁植柳。都尉夏施盗官柳植于己门。侃后发现,便停车问:“此是武昌西门前柳,何因盗来此种?”施惶恐谢罪。(《晋书·陶侃传》)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宋·欧阳修《戏答元珍》
偏僻的山城,虽已是早春二月,可仍不见群芳破蕾,百花怒放,那浩荡的春风能否至此,真是令人怀疑。残雪挂枝,如银装素裹,那去秋未摘的橘子,与残雪一起压在枝头。带着冻声冰响的春雷,惊醒了地下安眠的竹笋,正抽芽欲出土。诗句描绘了山城早春的景色。前两句点出时间地点,似有“春风不度玉门关”之怨;后两句选择典型事物,描绘早春奇景,构思新巧。注:冻雷,犹言寒雷。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
宋·欧阳修《丰乐亭游春三首》其一
青杨绿柳枝叶交加,密密丛丛。山鸟在林间啼叫不止,婉转动听。春风荡漾,卷起满地的落花,飘飘摆摆,煞是好看。诗句描绘了丰乐亭暮春时的景色。绿树鸟啼、晴风飞花,真是美不胜收。“交加”、“荡漾”写出了春夏交替时节的大自然一片繁盛景色
你喜欢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留言说一说。
↓↓记得点赞,喜欢就分享和收藏↓↓前往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