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觉人生无作为,愿君多读陈曼生斜杠攻略2017年西湖冷春拍卖会上,一件清中期制壶名家杨彭年、陈曼生制造的香蘅款紫泥粉彩泥百衲壶以1449万元的高价落锤,创造了历史上文人壶的最高纪录。有人惊呼:这是传奇!但其实《百纳壶》背后陈曼生的故事,才是真的传奇。
陈鸿寿 清代书画家、篆刻家 号曼生 后人多以陈曼生称之 今杭州人故事要从1768年说起,这年乾隆33年,钱塘(今浙江杭州),一个落魄的书香门第家庭里陈曼生出生了。这是属于陈曼生的光辉时辰,但对于他的家庭来说,男婴的到来,并不是一件喜事。家里太穷,养不活他。
或许对于我们来说,男人四十一枝花,四十岁,正是拼搏的年纪,但对于古人来说,44岁已经是暮年了,毕竟平均年龄也就五十、六十岁。
陈曼生44岁才上岸,这人生算是很失败了。他不甘心,想往上爬,但那时候又不能考研考博刷简历,事业单位又任人唯亲,他根本没有上升渠道。思来想去,他决定以斜杠中年的姿势躺平,于是除了每天上班打卡,其余时间都用来发展兴味爱好。
这时,陈曼生已经是半个斜杠中年了,但距离正式登上史上最成功的斜杠王座,还距离很远。
躺平之后的生活,缺了点意气风发,但多了点闲情雅致。每天他就是上班一条虫,下班一条龙,正业收入很少,勉强养活本人,倒是靠着副业,获得了一些睡后收入(即被动收入的一种说法),但仍旧很微薄。有一天,在一个月黑风高夜,他翻来覆去睡不着,失眠的他发布了一条朋友圈,大意就是说曾有精忠报国的豪情壮志,如今却只能把这份理想刻在紫砂壶上。曼生十八式紫砂壶系列
均由“西冷八家”陈曼生设计每一款都是传世百年的经典壶型清朴堂复刻经典紫砂壶全手工制造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紫砂壶泡茶更香醇、养生自留或者春节送礼给长辈体面又妥帖
亦可以给生活增添文人高雅气味石瓢 / 半瓢 / 半瓜 / 汉瓦 / 横云 / 周盘 / 汲直 / 合欢 / 匏瓜普通版
日常价3999元 粉丝特惠价2220元点击下图,即可购买珍藏▼(每款壶型在文章末尾有详细引见)复刻版曼生紫砂壶,采用龚时遗法,非遗技艺打造而成用料昂贵,采用黄龙紫砂原矿紫砂泥,天然紫砂矿料、富含铁质等矿物质云母颗粒愈加明显、透气性更好南瓜提梁 / 石铫提梁 / 石瓢提梁提梁款日常价3999元 粉丝特惠价2498元点击下图,即可购买珍藏▼曼生十八式紫砂壶,有“壶随字贵、字依壶传”的名言留世,不只是公认的泡茶利器,可用可赏可赠可藏,还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意味,自明代以来,不断遭到天下茶客,尤其是文人雅士的偏爱与追捧。却月 / 半瓦 / 传炉 / 合斗 / 弧棱精品版日常价6998元 粉丝特惠价4498元点击下图,即可购买珍藏▼别急,还有优惠,今天购买任意一款曼生壶,在评论区留言并晒出订单号,
即赠云南7832熟普洱茶饼(茶饼日常价228元,357克)购买却月 / 半瓦 / 传炉 / 合斗 / 弧棱,精品版曼生壶,留言并晒出订单号,赠2份云南7832熟普洱茶饼(价值456元,714克)最初,曼生十八壶精品美图与详细引见,
请大家细细欣赏。半瓜壶 260ml 原产清代·嘉庆下同泥料:红皮龙 壶身铭:梅雪枝头活火照,山中人兮仙乎仙。酷暑难当,仆人呈凉瓜欲切,曼生阻,自操刀中切,一半仰,一半匍匐桌面。仆人欲翻起,曼生又阻,凝视匍匐之半瓜:蒂为盖,藤为把,再添壶流,可为新壶。倘归田,隐于山水,取暗香梅花,置松枝活火,煎茶以品,铅华洗尽,何异于仙?绘壶成图,壶形随意,命名亦随意,称“半瓜壶”。
汉瓦壶 320ml 泥料:紫茄泥 壶铭:放下屠刀否,心莲顷刻开,三千今世界,开眼见如来。秦汉时期制砖的技术和生产规模、质量和花式品种都有显著发展,世称“秦砖汉瓦”。而汉瓦壶就是根据汉瓦的外型设计。半瓢壶 250ml 泥料:底槽清壶铭:曼公督造茗壶,第四千六百十四为羼泉清玩曼生爱梅,于后院种梅多株,某日,仆人以半只似葫芦的水瓢取井水浇之。曼生猎奇,捧之端详,问仆人以何物成此水瓢,仆人告之是取成熟瓢瓜剖之,去其瓜瓤,风干即成。曼生乃取仆人手中水瓢为样设计,以半瓢命名,取其回归自然,返璞归真之意。横云壶 280ml 泥料:清灰泥壶铭:此云之腴 ,餐之不癯 ,列仙之儒。初夏之季,好友二泉喜得贵子,曼生前往贺喜,归途之中,暴雨突至,于一溪旁草屋避之。转眼雨骤停,一道美丽彩虹横挂于天,有如彩虹渴饮清泉。曼生本文人,观如此美景,久久不愿离去,至飞虹消散,犹恋恋不舍。及归至家中,有感而发,绘稿数十种,成得意之壶式。因心恋彩虹汲水,乃起名“饮虹”,但觉不足以抒怀,苦思冥想,终有所获,以“横挂彩虹,飘于云端”为意,而终定名“横云壶”。汲直壶 280ml 泥料:底槽清张晏有言“汲黯方直,故世谓之汲直”,意思是汲黯做事情很耿直,所以当时大家都称呼他汲直。陈曼生读《汉书》时,感叹汲黯的刚正不阿,十分欣赏他的为人与品格,因而创作了汲直壶,身筒为一圆柱体,直来直去,不事雕琢,挺然直立,寓意为人耿直、刚正不阿。匏瓜壶 300ml 泥料:本山段泥壶铭:饮之吉,匏瓜无匹清朝官制,官员家眷不能带在身边,因而曼生夫妻不能长相厮守。曼生遂以壶寄情,以解相思,无奈终不能创一中意之壶。一日偶读曹植《洛阳赋》之“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只独勤”。细究之,匏瓜又称瓢葫芦,更风趣者,古用作男子无妻独处的意味,曼生不由哑然而笑,此物不正好寄我之思,释我之苦矣。遂遍寻匏瓜数日,日日观摩,终成此一不寻常之壶式,名曰:匏瓜壶。石瓢壶 240ml 泥料:民清段陈曼生朝九晚五,还算清闲,下班之后喜欢逛街,有一天他在外逛街,见到一个人,手中拿一石器。此石器是一个文物:石瓢,得此灵感,曼生做石瓢壶。南瓜提梁壶 250ml 泥料:降坡泥曼生崇拜东坡。适值生日聚会,恰在隆冬,曼生呼朋唤友,其间好友郭麟,把壶言欢,遥指东坡,言及当年“松风竹炉,提壶相呼”,今曼翁诞辰,何妨古为今用,活火煮茶,神游古今,众皆言妙。一语惊醒梦中人,曼生绘提梁于案头,易稿数十,不得真理。恍恍然,东方泛白,曼生信步入庭,侍女婉儿,恰送南瓜羹,曼生惊喜,忆昔年东坡归田,院内外皆种有南瓜,何不以南瓜为壶。再入书屋,依南瓜为壶身,绘三叉提梁,得此南瓜提梁壶式。石铫提梁壶 220ml 泥料:紫红泥曼生某日修养于家中,好友江听香闻之,登门看望。曼生设茶待客,二人以茶为题,相谈甚欢。谈及古人所用茶具,认为“器之要者”首推铫。谈及此,听香言之:“曼兄,何不以紫砂而为铫”。曼生早有此意,乃欣然提笔,画铫以为壶型,为适手而设置提梁。壶成,初命其名曰铫梁,又思不妥,因铫之初乃石器,故命名之曰石铫提梁,取清新、原始之意,终成一经典曼生壶式。石瓢提梁壶 240ml 泥料:段泥曼生自幼受茶道熏陶,颇有造诣。一日衰亡,翻读《桐君灵》,以究茶汤之药效,恰有好友诗人钱菽美到访,曼生以新制石瓢壶煮白石以待之。好友随口曰:石瓢乃曼公最为宠爱之壶型,何不置提梁于此壶,以观其效?曼生心动,并致谢好友:一语惊醒梦中人,吾又得一新壶矣!遂依石瓢壶绘之,去壶柄,设提梁,几易其稿,得提梁石瓢壶。半瓦壶 220ml 泥料:老紫泥一天,曼生若有所思,至晚间,一轮新月当空,不由浮想联翩:新月,瓦当,不都是很好的壶型吗!入得书房,融合新月、瓦当之型,细细描绘,曼生为壶命名:“半月瓦当”。半月瓦当壶乃曼生十八式中独一正面刻阳文,阴面刻阴文之壶式,既象形且会意。传炉壶 300ml 泥料:红降坡泥传炉为古代道家炼丹所用之丹炉,今以阳羡砂壶,仿传炉之型,饮茶延年。一日,曼生读到贾谊在《鵩鸟赋》中感叹:天地是炉,造化是匠;阴阳是炭,万物是铜的时候,颇有感慨:聚散生灭哪有一定?千变万化没有终极。遂作传炉壶。合斗壶 220ml 泥料:紫红泥合斗壶壶身铭文:北斗高,南斗下,银河泻,阑干挂。因曼生喜用合欢,故想以合欢而绘心中之茗壶。以合欢为骨架变曲为直,终成有棱有角之方正壶,而此时星空星光闪闪,意寓吉星高照,北斗南斗同月而辉,遂以合斗命名之。此壶棱角分明,方正可鉴,寓形寓意,聚天地之灵气,为曼生传世茗壶中独一之方壶。弧棱壶 320ml 泥料:降坡泥弧棱又叫(觚棱)壶,仿古代觚棱设计。曼生认为,做人之道,在于做人不要锋芒毕露,但也要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因而设计了弧棱壶。弧棱有圆无方,圆中无方,方中有圆,正符合曼生做人要外圆内方的特点。笠荫壶一天,陈曼生在街上体恤民情,见到一位僧人,僧人借一口水喝,陈曼生心善,便请了僧人喝茶,僧人喝完之后,也未说感激两字,只留下斗笠当作礼物便飘然离去,曼生有感,做笠荫壶。却月壶 260ml 泥料:民清灰这天,陈曼生在家读书,读到了《水浒》中师师与燕青的感情,颇为动情,书中借用了苏轼的一句话“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来表达两人感情。读完感慨良久,遂作却月壶。曼生壶背后创作来源于史料、知网,百度百科、以及紫砂壶相关网站材料。如有团购意向请联系微信:13524470686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