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卯年赏兔|从齐白石的写意兔到古诗词中的兔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卯年赏兔|从齐白石的写意兔到古诗词中的兔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兔被视为一种祥瑞之物。在古代民间,白色的兔子并不多见,如果有人发现了洁白如玉的兔子,就要献给帝王。

明 陶成《蟾宫玉兔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汉书》记载:建平元年、元和三年、永康元年,地方百姓曾三次捕获白兔,献给皇帝,意味祥瑞。而抽象可爱的兔子,亦为古代画家的热衷题材。

古人画兔子,明察秋毫,捕捉大自然中兔子瞬息万变的霎时,用传统的笔墨,深厚的书画功底,将画作中的兔子和情景融合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清 冷枚《梧桐双兔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在中国画中,因技法有工笔画和写意画两种,不同技法所创作的画作又各有蹊径,互有特色。

写意画区别于工笔画的精细,以简约外型、变化丰富的笔法和淋漓酣畅的墨色,去表现物象的神态和抒发作者的情趣,虽然寥寥几笔却使人感到情趣盎然,回味无穷。

比如国画大师齐白石画的虾,徐悲鸿画的马,李可染画的牛,黄胄画的驴....这些脍炙人口的写意动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扬名天下且家喻户晓。

今天为大家整理了齐白石先生的15幅兔子作品,一起来欣赏这些憨态可爱的兔子吧!

齐白石(1864年─1957年),祖籍安徽宿州砀山,出生于湖南湘潭。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诗书画印具精。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养,色彩浓艳明快,外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齐白石书工篆隶,取法于秦汉碑版,行书饶古拙之趣。篆刻独树一帜。善写诗文。

齐白石作品(一)

齐白石作品(二)

齐白石作品(三)

齐白石作品(四)

齐白石作品(五)

齐白石作品(六)

齐白石作品(七)

齐白石作品(八)

齐白石作品(九)

齐白石作品(十)

齐白石作品(十一)

齐白石作品(十二)

齐白石作品(十三)

齐白石作品(十四)

齐白石作品(十五)

原来,中国古代人眼中的兔子是野兔。

据考古证明,家兔由欧洲穴兔驯化而来,至多在周代之前传入我国,我国的野生穴兔则由晚期家兔放养而成。所以,中国古人看到的兔子是野兔,从古诗词的大部分描述中也能看出,兔子的生活、行迹以及常有被捕猎的危险……异于现代人对兔子的印象:乖巧、温顺。

在我国,兔的踪影出现在文学艺术中最早见于《诗经》,其中《兔爱》、《巧言》、《兔昆》、《瓠叶》中都写到了兔。

《诗经·王风·兔爰》 “有兔爰爰,雉离于罿”,野兔逍遥自由,山鸡落网凄凄,诗人向往自在安定生活的心情呼之欲出

汉代以后,兔就更频繁地出现在诗辞歌赋之中。让我们翻开古诗词,了解一下古人对兔子的认识吧!

白兔

“白免捣药秋复春,姮娥孤栖与谁邻”

出自唐·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用来描述白兔的雪白纯洁,寓意美好,总让人心生爱怜之情。

脱兔

“晚虽误收召,疾走如脱兔 ”

出自宋代·陆游《晚闻庭树鸦鸣有感》,古人通过观察认为兔子很会跳,所以有“动如脱兔”一说,以兔子比喻快速、疾速,比喻善于逃脱。

赤兔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

出自《三国志》裴注《曹瞒传》,意思是人才如吕布,马好像三国名马赤兔,比喻非常优秀的人才,万里挑一。

寿兔

“兔寿千岁,五百岁其色白 ”

《抱朴子》称“兔寿千岁,五百岁其色白”,寄托了白兔好运与长寿的寓意。

伏兔

“蔓藤行伏兔,野竹上牵牛 ”

出自宋·方岳《唐律十首》,描述兔子善于隐伏,伏藏,暗语审时度势的聪慧。

狡兔

“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

出自《战国策·齐策四》,寓意兔子的智慧,善于保护本人

乌兔

“岁月如驰乌兔飞,情怀着酒强支持 ”

出自《鹧鸪天》,此处乌兔是指日月,借兔子表达时光飞逝之感慨,别有一番情趣。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兔子早已不是一种简单的动物,而是多种寓意于一身的抽象之物,成为中国多彩传统文化动物图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安静、美好,善良、温顺是兔子留给人们的第一感官和文化符号,并被赋予善、美、祥和的寓意。在人们眼中,兔子也成了举止文雅、善忠告、谨慎乖巧、和蔼可亲及爱美的意味

文章均来源互联网筛选,精编整理公益分享。我们敬重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时注明来源。若因客观条件所限未知原始出处或作者的请原创人与我们编辑联系及时标注或删除。客服微信:plbhxl QQ:369436555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