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奥迪与蔚来商标纠纷一审宣判蔚来败诉,新车取名也有查重率?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新势力品牌在新能源市场的强势表现,早已引起传统汽车制造商们的警惕。当两股势力之间的极限竞争已经到了短兵相接地步,大步挺进欧洲市场的蔚来汽车也迎来了第一轮阻击。

奥迪以蔚来ES6(配置|询价)和ES8(配|询价)本身的合法权益。

初来乍到,请多“关照”?

蔚来ES6和ES8与奥迪S6、S8之间并无直接竞争关系,但在国内市场,奥迪纯电家族中Q4 e-tron、Q2L e-tron、Q5 e-tron等主销车型售价区间与蔚来高度堆叠,均为20-50万元左右。

奥迪在面对蔚来等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强势表现时,尚可做到佯装没看见。但到了欧洲市场,奥迪等欧洲本土品牌势必会竭尽全力捍卫本人的主场优势,从而给初来乍到的竞争者带来一些“特别关照”。

商标侵权的核心是混淆,而奥迪给出的理由既充分又极具针对性。现实上,蔚来ES8(配置|询价)早在2017年底就已上市,可直到几年后蔚来汽车宣布进入欧洲市场时才吃上商标侵权的官司,这显然不是巧合。

字母+数字的组合在各大品牌的车型命名中是十分普遍的做法,优点是相较于冗长的单词更好记,产品级别一目了然,缺点则是“查重率”更高。车型名称雷同甚至完全一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奥迪Q5与英菲尼迪Q50、雪铁龙凡尔赛C5X与马自达CX-5、BMW X7与BEIJING X7……

可见商标侵权与否似乎次要看其中一方想不想追查

为了避免因商标纠纷影响进度,蔚来已经将进入欧洲市场的ES7更名为EL7,改个名称似乎无伤大雅,而奥迪的官司从某种程度上讲更像是用本人的影响力给蔚来打了一波广告。本来并不了解蔚来汽车的欧洲消费者,说不定会因为此事开始关注蔚来。但对于出口量屡创新高的中国汽车品牌而言,蔚来的前车之鉴仍需要各方注重

商标纠纷并非个例

数据显示,2022年奥迪纯电动车型全球销量为11.82万辆,不敌蔚来的12.25万辆。奥迪对于蔚来进入欧洲市场所展示出的敌意已经十分明显。

现实上,奥迪与蔚来的商标纠纷并非个例,类似的Logo也容易成为侵权的把柄。在吉利与沃尔沃共同成立高端新能源品牌极星之初,便被雪铁龙盯上,并以极星双“V”车标与自家DS品牌过于类似为由控诉极星商标侵权。

虽然形成消费者混淆为由,判罚极星向雪铁龙领取15万欧元赔偿金以及诉讼费,6个月内禁止在法国使用极星商标,并关闭极星在法国的官网。

以此类推,小鹏汽车如果想进入法国市场,似乎也要面临雪铁龙的官司拷打。而蔚来在吃过奥迪官司之后,其车标也很难不引起雪铁龙的留意

中国品牌开辟欧洲市场需要产品具备充足的竞争力,同时也需要将商标侵权问题注重起来。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