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吴晓铃 四川博物院供图
十二生肖中,兔子以其温暖可爱的抽象不断遭到人们的喜爱。数千年来,中国人将兔的抽象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并赋予美好意愿。1月18日,“吉祥兔宝——癸卯兔年生肖主题文物展”在四川博物院揭幕。东汉西王母玉兔画像砖、唐十二生肖八卦纹铜镜、五代前蜀皇帝王建兔首谥宝、清康熙十二花卉纹杯等……40多件文物,揭开了小小兔子背后绚烂多姿的文化寓意。
生肖
前蜀皇帝王建谥宝是兔形
在遥远的新石器时代甚至殷商时期,兔子还只是人类重要的肉食来源。河南殷墟出土了不少野兔的头骨上下颚和肢骨,甲骨卜辞上也记载了诸多有关时人猎兔的文字。直到汉代以后,历代文献材料和实物材料中开始出现生肖文物和与生肖有关的文字记载,在这一时期,十二生肖已经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生肖文化最终定型并进一步发展,逐步广为流传。
“十二生肖中,兔子排名第四,与十二地支中的卯时相对应,称‘卯兔’。”此次展览策展人魏子淇引见,兔子性格柔和、机警矫健,因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生肖兔一直占有重要位置。
清玉十二时辰纹圈
此次展览,兔子作为生肖出现在了大量文物中。四川博物院馆藏清代文物十二生肖双面纹玉圈,在白玉圆环上进行了双面纹饰。一面凸雕子丑寅卯等十二时辰,另一面浮雕了十二属相。展览中的多枚铜镜,内圈刻八卦纹、外圈刻十二生肖已成为标配,栩栩如生的动物图案为铜镜减色不少。
即便贵为皇帝,也不乏以生肖兔点缀重要物品的举动。前蜀皇帝王建的兔首谥宝,在本次展览中作为重点文物进行展出。
王建兔首谥宝
王建,河南舞阳人,僖宗奔蜀时为随驾五部之一,后任利州(今四川广元)刺史。王建入蜀后,以今四川阆中地区为根据地,逐渐扩大势力,最终立国称帝。在王建“永致清平”的努力下,前蜀社会相对稳定,经济与文化等得到较大发展。王建去世后,其墓葬位置渐渐不知所踪,王建墓的封土堆长期以来被误认为是抚琴台。直到1940年秋,为躲避日机轰炸,天成铁路局在此处下挖建防空洞时偶然发现了古墓。1942年,时任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的著名考古学家冯汉骥掌管考古发掘,证明了此处为前蜀皇帝王建墓,也即今日永陵。而王建兔首谥宝出土时盛装于精美的双层方形银平脱漆套盒中。谥宝为玉质,方形印面,钮作兔头龙身外型。印面篆刻“高祖神武圣文孝德明惠皇帝谥宝”14字。正是这件谥宝,证明了墓主身份为王建,它也因而成为珍贵的国家一级文物。学者们考证,王建的生肖恰好属兔。
不止用兔子点缀所用之物,古人还利用兔子可爱的抽象做起了招牌。
本次展览图文引见了中国现存的最早商标——北宋刘家针铺“白兔商标”的情况。宋代济南有一家刘家针铺,专营功夫细针。针铺以白兔为商标,两侧刻着“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两头则刻了“白兔捣药”的图形,下面还写上了关于这家店铺的说明。凡见“白兔”之标志者,自然联想到“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如今,这枚商标铜版早已被中国历史博物馆珍藏。
瑞兽
它是长寿吉祥的意味
“在古代,兔子被视为祥瑞之兽,常常出现在神话故事中,被人们赋予了吉祥、长寿等众多美好的寓意。”魏子淇引见,在中国的诸多的民间诗歌、神话传说中,玉兔常常陪侍在西王母旁,或生活在月宫之中,不停捣制着“不死之药”。“因而,兔也和松、鹿等动植物抽象一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健康长寿的意味。”《乐府诗集》曾有诗句“采取神药若木端,白兔长跪捣药虾蟆丸”,其中虾蟆丸就是白兔日夜捣制的仙药。唐代诗人牟融诗云“月里昔曾分兔药,人间金喜得椿年”,也表现了玉兔捣制仙药造福人间的故事。
四川博物院馆藏一级文物西王母画像砖,便刻画了玉兔的这一意味意义。这件画像砖上,西王母端坐于左青龙、右白虎的座子之上,前有一蟾蜍直立而舞,右下角则为一玉兔手执灵芝。此外,画面中还有“三足乌”、拜谒人像等图案。另一件王母月宫捣药画像砖上,同样在砖的侧面刻画了月宫、西王母、鹿、鹤等抽象以及蟾宫折桂、玉兔捣药等神话故事。
清康熙 青花五彩十二月花卉瓷杯
魏子淇引见,汉代画像砖和画像石中,经常出现兔子捣药的画面。“这种捣药玉兔大量出现在西王母、东王公或仙人身边。画像石中的玉兔不但能捣制仙药,本身也是长寿的意味。这种玉兔捣药图的出现代表了古人渴求仙药以求长寿升仙的愿望,同时生动再现了秦汉方士炼制丹药的场景。”
兔子性情温顺,古人认为其怀仁抱德,为祥瑞之物,也因而常常以装饰品出现,并频频成为艺术家描摹的对象。
考古发现已知最早的玉兔,当属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兔。展览图版显示,这件玉兔通体抛光,青黄色,微透光。兔子伏卧,头大身短,张口露舌,长耳圆眼,十分憨厚可爱。兔子的前后足上有小孔,推测玉兔应属佩件。
数千年来,古人用玉兔作为佩件的习俗依然未改。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的一件宋代玉兔,玉质莹白温润,背部至腹部无方孔,可见仍是供穿系丝穗结绳佩戴所用。
如果玉兔价格高昂让普通人望而却步的话,那陶兔同样具有装饰作用。展览中,邛窑出土的宋代陶兔依然憨态可掬,装饰效果明显。而西汉时期,云南石寨山的一位墓主还把兔子做成了青铜器。这件立兔铜杖头可见兔子竖起长耳,眼瞪前方,后腿微收,似乎一旦危险来临就会蹬腿逃之夭夭,栩栩如生刻画出兔子的警惕和机警。
清代无款花果玉兔山水册
书画作品中,祥瑞且乖巧的兔子同样经常出现。四川博物院珍藏的一件清代无款花果玉兔山水册,约一尺见方的画面上,主体便是一只通体雪白的兔子。而北宋画家崔白的《双禽图》,也将兔子收入画中。崔白擅画花竹、禽鸟,这幅《双禽图》喜鹊和野兔的分量却是平分秋色。只见两只山喜鹊据枝俯向鸣叫,一只腾空飞来助阵,似乎在向野兔鸣叫示警;野兔闻声伫足回首观望……整幅画作中的树木枝叶、竹、草受风倾俯,平添了活泼生动的声势与神韵。
展览中,还可看到明代青花童子白兔盖罐。罐腹绘青花婴戏图,底有青釉兔图案。魏子淇表示,兔子有较强的生殖能力,百子白兔暗含着多子多福的祈盼寓意。
月神
月满团圆玉兔忙
在意味吉祥、祥瑞、多子多福之外,古人还由物喻事,以玉兔指代月亮,让通体洁白的兔子承载了美好祝福。
根据现有的考古发现,中国最早月兔抽象应为西汉马王堆汉墓帛画上的玉兔。这件帛画为T字形,全长超过两米,自上而下分段描绘了天上、人间和地下的景象,龙、虎、鹿、凤等代表祥瑞的动物抽象众多。值得一提的是,帛画的左上部描绘了一女子飞翔仰身擎托一弯新月、月牙拱围着蟾蜍与玉兔的抽象。专家认为,这幅画寓意三界神(物)对墓主人的眷顾,应是墓主人魂归幽冥平稳通往阴间的场景。
即便同样在铜镜上作为装饰,兔子所代表的寓意也各有不同。四川博物院馆藏一级文物唐代月宫双雀衔绶纹铜镜,便在镜背装饰双雀衔绶纹,另两侧饰月宫图和龙纹,兔子在此处成为月神的意味。
十二生肖铜镜
此次展览中,还展出了千姿百态的非遗兔宝。无论是“三兔追喜”剪纸,还是玉兔皮影,抑或绵竹木版年画、蜀绣中的兔子,在这里都意味着吉祥。其中,自贡在唐代时还开始流行兔子灯。人们用它来迎神接福,祈求神灵保佑,期盼来年五谷丰登。
“宫中老兔非日浴,天使洁白宜婵娟”“可笑嫦娥不了事,却走玉兔来人间”……千百年来,兔子既是精灵的化身,也从月宫下到凡尘、从天上回到人间。无论是汉代画像砖里的玉兔,还是铜镜里的月神,或是小孩儿戴的兔儿帽,条案上摆上的兔儿爷,它们无不寄托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期望,永世相传。
上一篇:大一男生姓名“独一无二”,或成全国独一,全凭父亲的兴味取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