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读背写》课程,9月12日(周六)开启。本课程落实读写和背诵,为学好古诗文打下基础,为写作提供文化支撑。
01
课程须知
1.课程关键词:古诗文背诵、传统文化学习、古文基础知识、文化写作
2.网课平台:CCTALK直播教学,注重启发交流
3.课时安排:每一单元2课时,六单元12课时;每两单元1次讲评课,三次3课时,共15课时。每课时至多一个半小时
4.学习方式:课前预习,学生提出疑问,课堂交流;课堂串讲,重点处理生难字词句;听朗读,把握音韵节拍,为背诵打下基础;老师讲解所涉诗文的文化与情感主题,协助理解诗文深意,为写作做下铺垫;主题式阅读,寻找中国人内心的古典密码,提升传统文化的审美感知;落实写作,在写作中理解文化,获得高分
5.课程时间:2020年9月12日,每周六上午8:30—10:00(遇考试、节假日或其他特殊情况顺延,会提前通知)
6.参与年级:三年级以上的小学生,及部分初一学生
7.激励措施:完成课程所有背诵篇目和写作的学生会获得价值300元的文化用品奖励
8.报名请识别二维码或“阅读原文”。
02
课程大纲
从《诗经》出发,关联经典古诗文;从字形演变,讲解重难点字词;从主题式阅读,读懂文化与情感;从不同的写作角度,唤醒孩子的生命体验,提升审美能力。
第一单元:艰难的追随
《秦风·蒹葭》
《离骚》(选段)(屈原)
《行路难三首(其一)》(李白)
第二单元:冷艳的颜值
《郑风·有女同车》
《卫风·硕人》
《洛神赋》(选段)(曹植)
写作讲评1:课程回顾,写作优缺点分析
第三单元:复杂的回忆
《小雅·采薇》
《虞美人·听雨》(蒋捷)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第四单元:美丽的风景
《周南·桃夭》
《三峡》(郦道元)
《与顾章书》(吴均)
写作讲评2:课程回顾,写作优缺点分析
第五单元:神奇的见面
《郑风·子矜》
《渔父》(屈原)
《周亚夫军细柳》(司马迁)
第六单元:丰沛的精神
《秦风·无衣》
《离骚》(选段)(屈原)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写作讲评3:课程回顾,写作优缺点分析
03
参考书目
1.《古文鉴赏辞典(新一版)》
作者:陈振鹏、章培恒 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出版年:2014-8-1
2.《诗经译注》
作者:程俊英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年:2004-07
3.《史记》
作者:司马迁 出版社:中华书局 译者:韩兆琦 出版年:2007-04
4.《楚辞》
作者:屈原 / 校注 林家骊 出版社:中华书局 译者:林家骊 正文 出版年:2010-6
5.《古文观止(全二册)》
作者:钟基、李先银、王身刚译注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年:2009-07
6.《唐诗三百首》
作者:顾青 编注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年:2009-07
7.《宋词三百首》
作者:吕明涛 / 校注 谷学彝评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年:2009-07
留意:若缺失相关版本,可选择其他版本,留意相关作者和译者。
我的总结:学习古诗文的经历和心得
读中学时,语文课次要讲语法结构,讲段落大意,讲试卷试题……我不感兴味,被动学习,语文成绩表现平平。
后来到了另外一所学校,学校旁边有一旧书摊,售卖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凄惨世界》《安娜·卡利尼娜》《约翰·克里斯多夫》《欧也妮·葛朗台》《简·爱》《巴黎圣母院》《呼啸山庄》《傲慢与偏见》……厚厚的,扑满了灰尘。内有什么水务局图书室、什么供销社、棉纺厂等或鲜红或淡紫色的印章,圆形或椭圆形,盖在扉页,异常显眼。
之前几乎没见过“名著”,只是听说,现在这么多摆在眼前,像找到了宝藏,节衣缩食,省下一块两块,就去买那些书看。
当时看不懂,却打开了我的视野,世界上竟然存在这样的表达和生活,让我非常惊讶。书中人物热情饱满,大多服从内心的呼唤,在纠结和矛盾中完成自我蜕变。如暴风骤雨一般,予我以极大的震撼。比如,冉阿让,躲避追捕,隐姓埋名,内心的善良却如明月一般,抚养珂赛特,爱得那么纯粹;又比如,安娜,不再压抑自己,走向自在,即便毁灭,依然美丽,虽然疼痛百年。
反观中国的文字,委婉很多,读不出味道,不断到大学,喜爱的依然是外国文学,古代文学爱不起来。
直到走上三尺讲台,才硬着头皮去啃古文诗词,怎样也不明白,那一个字里面怎样会有那么丰富的情感?那简练的句子怎样看得出命运凄怆和人间沧桑?
看别人讲得好是一回事,本人理解和消化又是另外一回事。不属于你的文字,一直有点隔膜。
读吧,背吧,一个字、一个词地理解,看人物生平,还不够,就读相关历史,读那个时代的精神文化、生活风貌。
弄懂了字词,诵读了篇目,背诵了经典段落,理解了一篇思想的来龙去脉,然后关联其他文章主题和人物精神,你会发现,古诗文也不那么难以理解了。
古人惜字如金,经过世世代代的积累和进化,每字每句均有丰富含义,加之典故丛生,传统文化赋能,读古诗文,无异于解谜。而解谜,是阅读古诗文的快乐源泉之一。
常见的一首诗,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每个字都认识,那么,你能否读懂了呢?“白日”对“黄河”,为什么是太阳是白的呢?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白不只表示颜色,也表示方位,代表的就是西方。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为古神兽,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各个方位。比如,青岛,不是“青色的岛”,而是东方的岛。
这样就清楚多啦!然后,你想象本人在鹳雀楼上,先看西方的落日,再看东方的黄河入海口,视线穿越东西,是横着的一个空间;接着“更上一层楼”,是一个纵的空间。在这样一个立体的空间中,白日横空,黄河奔腾,远方在更远处,更上一层楼,有豪迈阔大之气。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我们也要认识到本人的局限,楼层毕竟无限,那种苍茫的感觉也不断叩击你的心。
这就是我学习古诗文的经历,不那么励志,还有一些痛苦,正是有了这些经历,我更能理解孩子们学习的痛苦。
多年以后,我陪着我的孩子学习,就能为他量身定做,用他熟悉的言语讲解,先使之亲近,然后再辅以熟读背诵,有了几十篇古诗文做底子,他就能通过正文,连蒙带猜,自学古诗文了。
之前讲《离骚》,我说,屈原就是转学到你们班上的学生,他要做一个自我引见,然后说了家世和身份。你发现他出身不凡,有神话光环,血统高贵,但不测的是结局凄惨,为何?难道不想了解一下吗?读了《离骚》,对屈原有了一些了解,你想说什么呢?给他写一封信,交流你的看法吧。这样古诗文和写作也关联了起来,通过读写训练,古诗文精神内涵就会沉潜到他内心之中,成为他思考的精神源泉。
我讲古诗文和其他可能不一样,不管讲了多少的文化、历史、精神和字词,我的课程落脚点,还是写,这不只与我喜欢写有关,我认为这也是学活古诗文,并使之成为精神源泉最好的一种学习方法。
为了备好课,我重温了家里的一些材料和书籍,希望做到无效、有用和全面,这是一次全新的课程,我充满了期待。
更多2020年秋季课程,请关注
更多文章:
2.创意课佳作 | 我和孩子们的13枚月亮
3.高分作文 | 聚合思考,多材一用,将多篇文章完满融合于一文
“每日一句”小打卡,爱上写作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