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2019中考语文科目考试内容调整,中考第一轮复习要怎样做!(附文言文+古诗文汇总)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导语 开学已经半个月了,有些进度快的学校,初四考生们已经进入一轮复习了。如何在中考复习时找到方向是重
导语

开学已经半个月了,有些进度快的学校,初四考生们已经进入一轮复习了。如何在中考复习时找到方向是重中之重。2019年哈市中考考试说明做出了调整,小编根据2019年哈市中考考试说明,为大家整理了中考必考科目考试内容和要求,让大家的复习更无效率。

中考语文复习要点

(((0)))

一.积累与运用

与2018年的内容相比,在第16条有所删减,示例中,去掉了曹雪芹的《红楼梦》及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并且积累与运用部分的要求由原来的17条添加为18条。

(删减条)16.能识记推荐阅读的名著中的次要内容。如吴承恩《西游记》、施耐庵《水浒传》、罗贯中《三国演义》、老舍《骆驼祥子》、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笛福《鲁滨逊漂流记》、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高尔基《童年》、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添加条)17.能识记所学教材中涉及到的文学、文化和文体常识。

二.阅读

13.能够正确理解古诗文中文言实词的含义。

14.能正确地将古诗文中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三.写作

1.写作时要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能根据不同题目方式进行写作,能根据实际需要和个人爱好采用不同的文体进行写作。

2.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本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3.能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本人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

4.能根据写作需要,确定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思想健康,内容充实。

5.能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本人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6.写记叙性文章,要做到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要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要做到有理有据。

7.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索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的能力。

8.能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本人的意思。

9、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写错别字,字体端正,文面整洁,格式规范。

语文学科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考试限定时间是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约占25分;

第二部分:阅读,约占45分;

第三部分:写作,约占50分。

2019年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篇目由18篇删减为15篇。

与2018年对比,其中《陈涉世家》《口技》《伤仲永》《公输》《五柳先生传》5篇被删掉;《孟子二章》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被删减掉;新添加了《爱莲说》《陋室铭》2篇。

古诗文背诵篇目更名为古诗文背诵(含古诗词赏析)篇目,数量由2018年的38篇变为35篇。其中《孟子二章》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被删减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月夜》《长歌行》3篇被删掉,其它内容没有变化。

点击查看大图↓↓↓

打开凤凰旧事,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课内文言文阅读篇目汇总1

课内文言文阅读篇目汇总2

课内文言文阅读篇目汇总3

古诗文背诵(含古诗词赏析篇目)

中考语文复习策略

考生们应从基础知识到综合性学习,从文言文阅读到现代文阅读,从名著阅读到作文,逐一部分过关。具体做法为:

第一,字词积累。考查的次要是常见且易拼写错误的字词,考生们复习时对于多音字、形似字尤其要留意区分落实。

第二,背诵默写。考查的次要是六本书文言文单元的名篇和诗词。即便之前的复习已较充分,考生在最初阶段也不能放松这部分的落实。订个计划,每天落实几篇(首),尤其是容易写错的字,多留心动笔写几遍。语文要拿高分,这部分内容是绝对不能丢分的。

第三,综合性学习。该题型是近年命题的亮点,侧重考查学生语文知识与生活的紧密结合能力以及听读写能力的综合性、全体性的发展水平。建议考生在平时的练习中多归纳这类题型解题的方法。

第四,文言文阅读。文言文考查课内文言文,建议将两个版本共有的篇目整理出来,从字词句的解释翻译到课文内容的把握,逐篇过关,尽量不丢分。

第五,现代文阅读。近年来,这类题型逐步地淡化了,而将考查视点较多地集中在了对文章的全体理解、内容概括、信息提炼、言语档次、再造利用等方面,以此间接考查学生的文体知识运用能力,加大了考查的难度。考生在复习时应无意识地进行训练,归纳解题的思路方法,以及答题的格式技巧。

第六,作文。要尽量选取有熟悉而独特的材料可写、能抒发本人真情实感的题目来写;要选择本人能熟练驾驭的文体来写。题目一旦确定,思路一旦展开,中途尽量不要改变文题和思路。作文内容要做到“文从字顺,中心明确”的基本要求,有能力的同学再在此基础上讲究结构的精巧,文采的生动。

哈考网整理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