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程细柱
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深受国人的喜爱。本人虽然是计算机老师,出版的教材有:机械工业出版社的《Python程序设计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的《软件设计模式(Java版)》、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的《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但同时也是古诗词的爱好者,先后用红尘笠翁网名在网上发表过几百首古诗词,拥有粉丝将近八百人,最近将网名改为鹭汀居士,也发表了几首诗。今天,要同大家讨论的是古诗词中数字的使用。
高明的作者能将数字巧妙地填入诗词中,这品种型的诗通常称为“数字诗”。其中,最出名的是北宋诗人邵雍的《山村咏怀》,他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等十个数字巧妙地写入只要二十个字的五绝中,实属不易。该诗内容如下: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该诗音律和谐,通俗易懂,画面感十足,通过列锦的表现手法,把烟村、人家、亭台、鲜花等景象陈列在一起,让读者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美丽、浓艳的田园风光图,从而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另外,被称为“扬州八怪”之一的清代诗人郑板桥的《咏雪》也非常不错,其内容如下: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该诗前面三句罗列数字,似乎平淡无奇,但最初一句高峰凸起,巧妙地画出了一幅雪花飞舞、梅花怒放的雪天赏梅图,真是别具匠心和神韵。
当然,数字诗不一定要全部用到十个数字,如唐代诗人张祜的《宫词二首·其一》,只用到数字一二三和十,内容如下: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该诗精炼隽永地描写了古代宫廷中的一位妃子,在皇帝死后,要求陪葬的凄惨故事。还有唐代著名诗人骆宾王的《帝京篇》中运用了大量的数字来描写历史,其内容如下:五纬连影集星躔,八水分流横地轴。秦塞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桂殿嶔岑对玉楼,椒房窈窕连金屋。三条九陌丽城隈,万户千门平旦开。
本人在2022年10月7号第一次读到包含十个数字的《山村咏怀》一诗,马上想起家乡的风景,以及辛苦劳作的父亲和兄长,因而模仿该诗作了一首名为《农夫 》的五绝诗,内容如下:一垦二三亩,秧苗四五栽。施肥超六七,八九十成材。该诗描写了农夫开垦二、三亩田地时,经过两个月的播种期后,在四、五月份就开始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插秧,而且对于贫瘠的土地,中途还要施六、七次肥料,到了秋季,稻子方成熟收割,而且农活还没有全部做完,实在辛苦。另外,本人最近也写了一首描写2023年1月18号夜游韶关城的五绝通韵诗,内容如下:一逛七八里,三江六岸游。五颜六色景,四九暖如秋。该诗描写了粤北韶关城的腊月四九日的三江六岸夜景,五颜六色,让人流连忘返。
此外,数字诗还可以多次单独用一个数字来描写,如清代诗人王士祯的《题秋江独钓图》,它属于一字诗,内容如下: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该诗用九个“一”字来描写渔夫独自由江上垂钓的场景,具有闲淡恬适、略感寂寥的意境。当然,清代诗人陈沆也写了类似的一首,内容如下: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另外,在古词中用到数字的句子也不少,如宋代诗人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的“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一句,元代诗人徐再思的《水仙子·夜雨》中的"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逆旅淹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等,这品种型的诗词数量很多,在此不逐个叙述。
总而言之,如果能巧妙地运用数字,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的效果,希望读者认真揣摩,能写出拍案叫绝、出神入化的好诗词来。
2023年2月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