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语:本期英诗同题翻译选取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十八首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我可否将你比作夏日),此诗被公认为莎翁最著名的诗篇之一。自7月7日贴出征集译文后,引起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译者、诗歌翻译爱好者的关注和参与,年近80岁的安徽大学何功杰教授委托解斌老师发来译文;云南农业大学外语学院英语教授任诚刚参与翻译并专门撰写诗歌译析《关于十四行诗的韵体及英汉翻译》;在香港的淮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陈亚明副教授不顾旅途疲劳,专门抽出晚上时间翻译出《苦瓜》体译文;值得鼓励的是仍在大学读书的95后卜湘清同学由其指点老师转来译文等等。本期同题,14位译者、18版新译,忠实为基、多种考量,多采韵律、译彩纷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译本按先后提交顺序陈列。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temperate:
Rough winds do shake thedarling buds of May,
And summer’s lease hath alltoo short a date;
Sometime too hot the eye ofheaven shines,
And often is his goldcomplexion dimmd;
And every fair from fairsometime declines,
By chance or nature’s changingcourse untrimmd;
But thy eternal summer shallnot fade,
Nor lose possession of thatfair thou ow’st;
Nor shall death brag thouwander’st in his shade,
When in eternal lines to timethou grow’st:
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 oreyes can see,
So long lives this, and thisgives life to thee.
作者生平
威廉·莎士比亚,出生于英国中部,1564年4月26日受洗礼。其父约翰·莎士比亚是运营羊毛、皮革制造及谷物生意的杂货商,1565年接任镇民政官,3年后被选为镇长。莎士比亚7岁时被送到当地的一个文法学校念书,在那里读了六年的书,掌握了写作的基本技巧与较丰富的知识。
1582年与一个农民之女安妮·海瑟薇结婚,1585年育有一子哈姆尼特·莎士比亚。1586或1587年他到了伦敦,当时戏剧正迅速地流行起来。他先在剧院当马夫、杂役,后入剧团,做过演员、导演、编剧,并最终成为剧院股东。1588年前后开始写作,先是改编前人的剧本,不久即开始独立创作。到1590年年底,莎士比亚已经成为伦敦一家顶级剧团——詹姆斯·伯比奇运营的“内务大臣供奉剧团”——的演员和剧作家。
1596年,他以他父亲的名义申请到“绅士”称号和拥有纹章的权利,又先后3次购置了可观的房地产。1597年,莎士比亚重返家乡购置房产,度过人生最初时光。他虽受过良好的基本教育,但是未上过大学。1598年F.米尔斯在其《智慧的宝库》中,列举莎士比亚35岁以前的剧作,称赞他的喜剧、悲剧都“无与伦比”,能和古代第一流戏剧诗人们并称。写作的成功,使莎士比亚博得了骚桑普顿勋爵的眷顾,勋爵成了他的保护人。莎士比亚曾把他写的两首长诗《维纳斯与阿都尼》、《鲁克丽丝受辱记》献给勋爵,也曾为勋爵写过一些十四行诗。借助勋爵的关系,莎士比亚走进了贵族的文化沙龙,使他对上流社会有了观察和了解的机会,扩大了他的生活视野,为他日后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
1616年莎士比亚在其52岁生日那天不幸去世,葬于圣三一教堂。死前他留有遗嘱。他的两个听说比较可靠的肖像是教堂中的半身塑像和德罗肖特画像,手迹则有6份签名和《托马斯·莫尔爵士》一剧中三页手稿。
1
晚枫 译
能否将你比作夏日?
我能否将你比作夏日?
你却愈加温柔更鲜艳。
虐风将五月花蕊摧逝,
夏季也来得着实短暂;
天眼之光有时太灼热,
金色面庞常黯淡无光;
万种妖娆都将失秀色,
毁于无常或自然更张:
但你的夏天不会消亡,
你的芳颜将历久不衰;
只需你永驻千古诗行,
死神休诩你负其阴霾;
只需人类尚存仍在阅读,
你就与这诗篇流芳万古。
【译者简介】刘群,笔名晚枫,英文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在高校从事英语教学工作,业余爱好诗歌及诗歌翻译,自在翻译10余年。作品散见《世界诗人》等刊物。
2
王昌玲 译
能否把你比作夏日明丽?
能否把你比作夏日明丽?
你啊更可爱性情更温和。
强风摇落小巧五月花蕾,
夏日时光飞逝倏忽而过。
有时天空之眼太过热烈,
金色面容时而黯淡无光;
一切美好尤物终将凋谢,
自然变换轨迹肆意无常。
可你夏日永久永葆魅力,
你的美好不会损失一分,
死神不敢夸口加害于你,
你将在诗行里获得永生。
只需人类呼吸,眼睛能看,
只需诗在,许你生命绵延。
【译者简介】王昌玲,英文名Emily,热爱中英文诗歌创作与翻译。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专业英语教师。专业兴味:翻译批评,汉译英翻译实践。座右铭:我译,故我在。(I translate, therefore I am.)
3
任诚刚 译
能不能让我把你比作夏天?
能不能让我把你比作夏天?
你可是愈加可爱,愈加温婉。
飓风会吹落怒放的花朵在五月间,
夏季的日子又不免太短暂。
有时候苍天的巨眼照得太灼热,
他那金色的脸庞也会被遮掩;
美中之美鲜艳总会褪色,
被时机或自然的代谢所摧残;
但是你永世的夏天决不会凋落,
你永远不会得到你美的抽象,
死神不能吹嘘要你在阴影里漂泊,
你将在不朽的诗中与时间一道成长。
只需人类在呼吸,眼睛看得见光,
我这诗就会活着,使你万世流芳。
[译者简介] 任诚刚,云南农业大学外语学院英语教授,次要从事MTI硕士研究生文学翻译及英语专业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系中华(全国)诗词学会会员、云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编著书籍《英汉诗歌鉴赏比较与互译》(2013)、译著《汉英对照韵译天安门诗抄一百首》(2016)等。
4
岩子 译
我怎能将你与夏日媲美
我怎能将你与夏日媲美,
你比夏日更温婉更柔媚。
五月有疾风把花蕾摇摧,
盛夏似锦可惜稍纵即飞。
金色容颜动辄布满阴云。
花开花落四季循环往复,
香断红销命运定数难抵。
你却是夏永不凋谢枯萎,
光彩靓丽青春永不消褪。
死神他对你也无计可施,
自家的阴影里束手游弋。
只需听者读者生生不息,
你将千古流芳在我诗里。
【译者简介】岩子,曾为大学教师。80年代出版了第一本译作。90年代留学德国。21世纪走向写作,且与诗歌和诗歌翻译结下了不解之情。国内外已出版译著或合集十余部,其中有唐诗德译《轻听花落》。现居德国。
5
陈亚明 译
我用夏天将你比拟可以吗
(E神《苦瓜》版)
我用夏天将你比拟可以吗
你完胜夏日可爱娇羞更不差
狂风肆虐五月落英见次倒下
夏天租期殆尽日子手指间滑
烈日火热眼晴灼伤目眩生了花
日光强射太阳金色颜褪渐变寡
美人迟暮描述哀衰总发生在一霎
因缘际会自然掳行人们不会惊诧
夏日漫漫无期你独自吐蕊显芳华
容颜未改你倩影如初没什么变化
死神从此闭口阴影求生不敢自诩
字墨浸蘸的诗句生命不息不会停挂
人只需活着眼睛读动不是睁眼瞎
诗句留芳人间你的生命也成佳话。
用夏比你可以吗?
( E神《苦瓜》体)
用夏比你可以吗
怜娇胜夏卿不差
五月落英纷纷下
夏去不留了无挂
日燥目眩眼生花
金脸褪色浅变寡
美颜哀衰苦惊霎
因缘际会难生诧
夏驻独身吐芳华
容治不弃无变化
偷生死神不自诩
字里诗行命不罢
众生不亡目不瞎
诗存卿生誉天下
【译者简介】陈亚明,副教授。就职于淮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学术兴味:翻译、语料库、视觉文化和跨境电商。
6
王庆国 译
水调歌头
良夏日舒暖,温润惹人怜。
孰人堪比淑婉?卿胜艳阳天。
五月狂风大作,娇蕾鲜苞摇曳,短夏逝难还。
天眼纵毒烈,暝晦掩金颜。
或无常,或天道,粹华迁。
慕卿丽质,青春长夏驻人间。
异路幽都形潜,妙句佳词神现,莫道美无全:
人眼不泯灭,诗汝阅尘寰。
【译者简介】王庆国,云南大学英语言语文学硕士,高校教师,学术兴味:翻译、文体学。
卜湘清 译
7
卜湘清 译
可否将你与夏日比对
可否将你与夏日比对
怎奈你愈加温婉娇媚
五月劲风中摇曳的怜人花蕾
唯叹仲夏匆匆不足与你相会
莫道那天睛当空炫人目
风云难测常有金颜失色处
休把那倾国倾城容颜慕
却道红颜天妒谁人无迟暮
但你的夏日决不会凋枯
你这永葆瑰姿艳逸的尤物
死神也不曾妄言将你带往那黄泉路
当你在亘古的诗行间永世长驻
吾主造物 赐人双目
此诗永驻 予汝无殂
【译者简介】卜湘清,笔名阿泽,95后,非科班出身的文学诗歌翻译爱好者。
8
彭念 译
能否我能将你比作夏天?
能否我能将你比作夏天?
你比那仲夏更可爱更温婉
狂风摧残了五月的蓓蕾,
夏日的美好太短暂
休要留恋夏日那耀眼的光芒,
转霎时云遮雾挡。
休要哀叹凋谢的百花;
世间星移斗转万物无常,
唯有你如仲夏繁茂不凋谢;
你的美貌不减当年,
死神将与你无缘;
你在我的诗间永流传。
人类永繁衍,你将在此永绵延
【译者简介】彭念,字嫣然 出生于1971年,毕业于西南大学汉言语文学专业,学习于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学院英语翻译方向。、
9
解斌 译
我能不能把你比作夏天
我能不能把你比作夏天
因你那么可爱那么温婉
狂风摧残了五月的娇蕾
夏天的租期又不免太短
天空的眼有时炫烈明亮
金色容颜常被遮掩无光
万紫千红有时黯然失色
蒙受时运或天道的阻障
但你永远的夏天不褪变
永远不会得到俊美容颜
死神也难夸口把你掌控
你便在不朽诗句中长现
只需一息尚存或可看见
此诗长存你便生命永远
吾欲喻汝为夏天
吾欲喻汝为夏天
可爱有加亦斑斓
五月狂风摧姣蕾
夏日租期弹指间
天空之眼时烈炫
金色容颜常遮掩
万紫千红终落零
天道变换运多舛
汝之夏天永绚丽
芳华长在葆青春
死神休夸收汝命
吾诗不朽汝长存
一息尚存目能见
吾诗使汝恒久远
【译者简介】解斌,字淳博,号小太公,河北唐山人,河北一大学英语教师。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翻译协会会员,中国先秦史学会国学双语研究会会员。名字被收入中国80后作家诗人人名巡展和中国网络诗人档案。研究兴味:英美文学,中西文化,诗歌翻译。著有《解斌文集》,主编《英美诗歌选译集》,担任《中国当代爱情诗选》和《80后文学选文集·诗歌卷》的编委。近年来多次荣获省级各类英语竞赛优秀指点教师称号。、
10
张俊锋 译
拟将英夏譬卿美
拟将英夏譬卿美,
优美温柔夏自输。
五月狂风摧嫩蕾,
夏期苦短逝须臾。
曜灵时或尽辉耀,
常见金乌韬晦光。
百媚千娇无永好,
运时乖舛或天常。
卿之长夏无穷已,
绚烂夏花不殒凋。
自诩死神何所恃?
卿游诗苑自逍遥。
凡世有人目尚明,
此诗永在共卿恒。
能否譬卿以英夏?
能否譬卿以英夏?
温柔隽美夏先惭。
娇花五月狂风煞,
短夏如飞去不还。
或有曜灵灼似火,
金乌常见遮金颜。
芳菲娇媚终零落,
天道之常或偶然。
卿夏斑斓无落幕,
夏花绚烂不凋残。
死神何恃以矜诩?
卿享吾诗信步闲。
但凡有人目能观,
卿便长生共此篇。
譬卿兮若夏
譬卿兮若夏,
优美兮伊惭。
娇蕾兮风煞,
须臾兮夏完。
曜灵兮偶灼,
常掩兮金颜。
娇媚兮终落,
天常或偶然。
卿夏兮长驻,
芳华兮永斓。
死神兮焉诩?
诗苑兮卿闲。
苟目兮能观,
诗卿兮永传。
【译者简介】张俊锋,字墨骊,号雪梅庵主人,英文名Loius V.M. Longman。上海一大学教师,上海科技译协会员,中国国学双语学会理事。 专业兴味:科技翻译,典籍诗歌翻译。
11
何功杰 译
我能否把你比作那夏日
我是否把你比作那夏日?
可你比夏日更温和可爱:
狂风会摇撼五月的嫩枝,
夏日赁期太短结束太快,
天眼的光焰有时太强烈,
它的金面孔常有阴云密布:
美的事物有时从美中消灭,
或因自然变迁,或因命数;
但是你的长夏将永不衰退,
你也将不会得到你的美态:
死神不会夸你在她阴影下徘徊,
当我把你写入诗行与时间同在:
只需人类能呼吸,双眼不失明,
只需诗行存世间,你就有生命。
【译者简介】何功杰,男,安徽省绩溪县人,安徽大学外语系教授,安徽大学外语系研究生导师。国内英诗研究著名学者,其在英诗研究上的突出贡献为国内学人所共仰,译诗和诗评曾被名家和众多同行学者引用。曾参与创办并担任安徽大学出版社第一任社长。从教40多年,为英语专业开设过精读、泛读、口语、翻译、英文写作、英国文学、英国20世纪文学、西方文学概论、文学理论、英美诗歌、比较文学、英美文化、英语修辞、英语国家概况等十多门课程。在安大初次开设英诗选读课。曾两次获教学优秀奖。多次获各种文学奖,其中1991年获首届全国优秀外国文学图书特等奖,连续三次获台湾“梁实秋文学奖”译诗奖。1994年以大陆第一位学者身份正式应邀去台湾讲学,被聘为台湾静宜大学外研所客座教授。曾入编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出版(香港)的《世界名人录》,《中国专家大辞典》等。
12
史潘荣 译
我能否拿夏天将你比对
我能否拿夏天将你比对?
你比夏更可人也更温暖。
任狂风摧折了五月娇蕾,
夏天的租借期好景苦短。
天之眼有时候炎炎普照,
金色脸却常常光辉黯淡。
容颜美有时候自会萎凋,
或偶然或必然遭遇摧残。
可是啊君之夏永不消衰,
也不会得到你本来红颜。
死之神难荫蔽你的游徊,
你将借不朽诗追逐时间。
只需人能呼吸也能看见,
这首诗将赐你生机无限。
【译者简介】史潘荣,字广平,号闲云居士,英文笔名Joseph Spring,中国国学双语研究会会员,科技期刊英文编审,西京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教师,专业兴味:文学翻译。
13
孙蕴春 译
夏魅万千不如君
夏日妩媚,能否能与君一般?
远不能比,唯君更惹人怜爱;
五月狂风,颤晃着蓓蕾的脸,
夏天相约,像租赁一样短暂;
夏天炙热,如火的天堂之眼,
灿烂金色,常常消失或惨淡;
夏日明丽,随着孟季而黯然,
却不偶然、自然地随心回转;
你的温婉,却将是更古不变,
你赛夏魅,永远是你的特权;
死神阴影,也无法你的奇迹,
你的唯美,溢入我永久诗篇;
若人类在,心窗能自若开关,
你的韵魅,永远如生命初绽。
【译者简介】孙蕴春,笔名子梅,大连大学英语教师,翻译文学爱好者,喜欢中文诗词写作,在“诗词吾爱”网有创作网页。
14
王磊 译
我可否将你比作夏日
我可否将你比作夏日
只因你的可爱与温婉
风惊五月之花蕾满地
夏之租期也过于短暂
太阳有时照射太火热
常遮掩他金色的容颜
每种美会在美中褪色
或因偶然或自然变迁
但你的长夏不会凋谢
也不会得到你的美态
死神也休诩有你随行
在诗里你与时光同在
只需人类能呼吸看见
这诗篇永存你生永远
【译者简介】王磊,笔名:宛城卧龙,英文专业,翻译文学爱好者,尤好诗词翻译。其英译著作有《现代诗人诗选(II)》(参译,中国书籍出版社)、《月是故乡》(吴兴禄译校,中国文联出版社)等。
诗 歌 译 析
关于十四行诗的韵体及英汉翻译任诚刚 文
十四行诗是一种十四行抒情诗(商籁体),它有特别的韵法,表达了不同的思想、情绪、或情感,有时诗的归结是在最初几行里。十四行诗有两种次要方式,一是“彼得拉克式”(Petarchan),或者叫做“意大利十四行诗”,另一种是“英国十四行诗”,或叫做“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1.彼得拉克十四行诗(意大利十四行诗)
它由一个八行诗节,和一个六行诗节构成。八行又是由两个四行诗组成,押韵方式为 abba, abba(押抱韵体)。第一个四行诗呈现出主题,第二个作承接和发展。六行诗节有两个或三个不同的押韵方式,即:cdcdcd 或 cde cde 或 cddece. 请看下面的例子:
On First Looking into Chapman’s Homer
by: John Keats
Much have I travell’d in the realms of gold,
And many goodly states and kingdoms seen;
Round many western islands have I been
Which bards in fealty to Apollo hold.
Oft of one wide expanse had I been told
That deep-brow’d Homer ruled as his demesne;
Yet did I never breathe its pure seren
Till I heard Chapman speak out loud and bold:
Then felt I like some watcher of the skies
When a new planet swims into hisken;
Or like stout Cortez when with eagle eyes
He star’d at the Pacific—and all his men
Look’d at each other with a wildsurmise —
Silent, upon a peak in Darien.
2.英国十四行诗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威廉·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的形式是由意大利十四行诗逐步发展而来,其押韵方式不像意大利十四行诗那么富足(rich in rhyme)。这种方式与意大利十四行诗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被分为三个四行诗;每个四行诗有不同的押韵。最初有一个独立押韵的对句,使整首诗达到一个“合”的、无效abab, cdcd, efef, gg。
意大利十四行诗是 446。对于446结构来说,前两个四行诗是相同的,六行诗节常见的有两种变化:(222或33)。而英国十四行诗的结构为:4442。见下:
Sonnet 18
By Shakespeare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a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b
Rough winds do shake the darling buds of May,a
And summer’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adate:b
Sometime too hot the eye of heaven shines. c
And often is his gold complexiondimmed; d
And every fair from fair sometimesdeclines,c
By chance or nature’s changing course untrimmed;d
But thy eternal summer shall not fade,e
Nor lose possession of that fair thou ow’st;f
Nor shall death brag thou wander’st in his shade,e
When in eternal lines to time thou grow’st:f
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 or eyes can see,g
So long lives this, 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g
我们这次由王磊老师组织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18首一本多译集欣赏。译文用韵者较多,可见译者是走了“以诗译诗”、还原原诗韵法以达到“信”的正确道路。然而,一些译者会因选词用韵而忽略了对原诗的忠实性。下面就次要谈谈这个问题。
上面的Sonnet 18有四个特点。第一个四行诗是诗的开始(起)。第二个四行诗是描写作者的思想(承)。第三个四行诗的“但是”是转机点 (转)。最初这首诗的对句达到了无效(合)。
主题:作者想要表明, 一旦他的诗歌存在, 那么,他的爱人也能活着, 即便夏日将结束, 爱人的肤色也会凋枯。可是永久的爱和他的情歌是地久天长的。押韵方式:abab cdcd efef gg。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选韵反复不多,写作时不易受选韵的约束而影响抒发诗人的情感。
在逃韵的时候要先分析原作的“意”,再分析是什么样的韵法(rhyme scheme)指“音”。这两者处理了,还要看每行的音节数能否大致相等,这样读起来与原诗相配,看起来上下划一,达到了“形”美。当然,说到“形”美的音节(字)数能否大致相等,只能说“大致”,不能说“完全”,因两种言语(拼音文字与象形的方块文字)是不一样的,不能说做到绝对划一。
Sunnet 18 的第二节:Sometime too hot the eye of heaven shines. 梁宗岱译成:“天上的眼睛有时照得太酷烈”;梁实秋译成:“有时太阳照得太热”;以及辜正坤译成:“有时候天眼如炬人间酷热难当。”三位大师的“意”均能清楚表达。但哪个的好呢?就要分析各自由第三行里的尾韵用字。由于这一节韵法是cdcd 的交叉韵。梁宗岱的第三行的尾韵字是“折”;梁实秋的是“落”;辜正坤的也是“落”。从音韵来看“烈 — 折”,“热 — 落”;以及“当 — 落”只要“烈 — 折”是押上韵的。那么对后两组的押韵要如何来调整呢?不妨用“热 — 色”一组。不好改第一行的“热”,就改动第三行的尾音字,实现了交叉押韵。留意改动时,做到“换字不换意”才能在保留了意美的前提下,达到音美。至于形美可以通过删减字词来实现,如第二节的最初一句:By chance or nature’s changing course untrimmed;辜正坤译成:“或见弃于机缘,或受挫于天道无常。”梁宗岱译成:“被机缘或无常的天道所催折”显然,后者就比前者简约,音节数也少于前者,同上下行接近对齐实现形美。形美问题,英译汉比起汉译英更容易处理。一些译者将十四行诗译成汉语的绝句,用了汉语的绝句韵aaba,这与原诗的韵法不一致。笔者对十四行诗的翻译更倾向于用汉语的现代诗方式来译,受众更易接受。再说 《高级文学翻译》《英国文学史及选读》还有辜正坤译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精选》均是译成押十四行诗同样韵的现代诗体。当然,对翻译的诗体的创新也是一种尝试,但不可不“达”也。用“三美”来评价译诗是最为客观的。鉴于篇幅缘由,此文就写到这里搁笔,欢迎指谬。
本期责编:宛城卧龙
英诗同题翻译第四期
(征集译文)
各位老师、译友、英语学习爱好者:
相约周末、我们一起来翻译。今天,我们将开启英语诗歌同题翻译第四期,本期将选译英国诗人华兹华斯的著名诗篇The Daffodils。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毕业,生于律师之家,1783年他的父亲去世,他和弟兄们由舅父看管,妹妹多萝西(Dorothy)则由外祖父母抚养。多萝西与他最为亲近,终身未嫁,不断与他作伴。代表作品有《抒情歌谣集》、《丁登寺旁》等。此诗,译本众多,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准绳,期待各位老师最新译本,如有新译请将最终定稿译本发送至邮箱274957944@qq.com。诗歌原文如下:
The Daffodils
William Wordsworth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That floats on high oer vales and hills,
When all at once I saw a crowd,
A host, of golden daffodils,
Beside the lake, beneath the trees,
Fluttering and dancing in the breeze.
Continuous as the stars that shine
And twinkle on the milky way,
They stretchd in never-ending line
Along the margin of a bay:
Ten thousand saw I at a glance
Tossing their heads in sprightly dance.
The waves beside them danced, but they
Out-did the sparkling waves in glee:--
A Poet could not but be gay
In such a jocund company!
I gazed--and gazed--but little thought
What wealth the show to me had brought;
For oft, when on my couch I lie
In vacant or in pensive mood,
They flash upon that inward eye
Which is the bliss of solitude;
And then my heart with pleasure fills
And dances with the daffodils.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