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李白最委婉的相思古诗,只需6句,却是唐诗三百首经典作品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作为古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诗歌创作风格多样化。在他的唐诗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李白乘舟将欲行”的大白话,也能看到“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的复杂;我们能看到“明朝分发弄扁舟”的豪情,也能看到“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的低吟浅唱。

虽然李白给我们的印象是那个充满豪情的大诗人,但是他的情感细腻表达也有精彩之处。比如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是他一首入选唐诗300首的诗歌。这首古诗只要六句,却成就最委婉的相思古诗。且看: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这首唐诗的题目是《春思》,是李白很有名气的一首思妇诗。在古典文学当中,“春”往往有两层含义。其一代表的是春天,其二则是用来表达男女之间的相思爱情。在李白的这首古诗当中,写出了一个在春天思念远方丈夫的思妇抽象,可谓将两个“春”完满融合。

在这首唐诗的一开始,作者就写出了当前所在的季节,就是春天。“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草如碧丝”、“桑低绿枝”都是典型春天的景象。不过在诗歌开始的一个“燕”和“秦”,分别代表思妇和丈夫(征夫)各自的地方,极言两人距离之远。接下来的两句,写抒情主人公和丈夫两个人相互思念。“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你作为征夫在远方思念故乡,我守在家园也在日夜盼望着你的归来,心肠早就因为思念你而愁绪满怀。

最初的这两句古诗是这首唐诗的点睛之笔。“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抒情女主人公看到“罗帏”浮动,明白乃是“春风”所为,随即心生埋怨。而这两句其中所包含委婉意味,也最能打动人心。毕竟“罗帏”之地,唯有思妇的丈夫可以进入,而春风吹动,自然也吹动了思妇的春心。春愁加上思念,再加上征夫久去不归的苦恼,汇集到抒情女子的内心,恐怕只要难言的苦涩。

在唐诗300首当中,李白的这首古诗是比较特别的,只要六句。但是这首短小的唐诗,却写出最精彩最委婉的相思意味,实在是鬼斧神工。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激图片原作者对本文的贡献,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