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唐诗三百首中最短的边塞诗,还是一首民歌,其中的豪情却不容小视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边塞诗在中国古典诗词世上虽然发端很早,但真正成为一种题材类别,基本上还得是从唐诗边塞诗开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战乱,隋唐一统天下,中华古代文明迎来了发展最好的几百年。在这几百年当中,无论是政治,经济等各方面,还是科学技术发展等等,都可谓古代中华文明发展的顶峰。

尤其是在那个时代所弥漫的民族自信,是今天的我们都难以企及的。在我们今天的环境当中,对于自我角色的认识,还存在某些争议。而且这种争议也并不都是充满正能量的。当我们翻开古典诗词,尤其是唐诗300首当中的边塞诗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地感遭到那种热烈的盛唐自信。尤其是唐诗300首当中的唯逐个首民歌作品,虽然只要20个字,但是其中弥漫的自信和热烈情感,依然可以带给今天的我们以更好的感受。且看: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这首唐诗的题目是《哥舒歌》,作者是西鄙人。单看这一首唐诗的题目,我们就能够发现其中的民歌元素。题目当中“歌”的运用,表现了这首古诗正是出自民众之口,而并非文人墨客之手。作者“西鄙人”其实所表达的意思是西北边境人,则愈加确认了这首古诗的民歌身份。

在这首古诗的一开始,就在我们眼前展开了一幅绝美的画面。“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黑夜里的北斗七星悬挂在高空,就像是航标一般指引着大唐边境的英勇将士们。而此时此刻,北边境人们颂赞的唐玄宗朝代大将哥舒翰,正在披坚执锐,守卫的西北边境的安宁。

唐王朝虽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整个边境并非十分安宁。所以哥舒翰这样的大将,对于边境人们的安居乐业有着非同一般的重要意义。而且哥舒翰非常英勇,戍边抗敌报国为民,让边境的人们不必再提心吊胆,就好像北斗七星那样,永远保佑着这一片土地的安宁。而后的两句古诗更是进一步确认了哥舒翰的历史功绩。“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再看四周的那些时常来进犯的敌人,因为被哥舒翰的英勇所震撼,至今也只能在很远的地方牧马,再也不敢靠近大唐的边境。

“临洮”,在这里指的就是唐王朝的边境之地,具体位置大概在今天的甘肃境内,唐代的边塞诗歌当中有很多都提到了这个地名。纵观这首古诗,只要简单的20个字,却从侧面反应出了哥舒翰的赫赫武功。他就是这一片土地的保护神,他就是这一片土地当中真正的北斗七星。而且从这个人物抽象的塑造我们也可以看得出人们对于那个时代的民族自信。

盛唐之所以被称为盛唐,向来都不只是一个方面所显现出的。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激图片原作者对本文的贡献。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