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唐诗三百首-0137:赋得暮雨送李胄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飞唤行摇类急难,野田寒露欲成团。

莫言四海皆兄长,骨肉而今冷眼看。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译文:

楚江笼罩在细细微雨里,建业城正敲响暮钟之时。雨丝繁密船帆显得沉重,天色错暗鸟儿飞得迟缓。长江流入海门深远不见,江边树木饱含雨滴润滋。送别老朋友我情深无限,沾襟泪水像江面的雨丝。

解析: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细雨湿帆,帆湿而重;飞鸟入雨,振翅不速。虽是写景,但“迟”“重”二字意图精深。下面的“深”和“远”又着意渲染了一种迷蒙暗淡的景色。四句诗,构成了一幅富无情意的画面。从景物形态看,有动,有静;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从画面设置看,帆行江上,鸟飞空中,显其广阔;海门深,浦树远,显其邃邈。整个画面富有立体感,而且无不笼罩在烟雨薄暮之中,无不染上离愁别绪。然而人去帆远,暮色苍苍,目不能及;但见江岸之树,栖身于雨幕之中,不乏空寂之意。无疑这海门、浦树包含着诗人怅惘凄戚的感情。诗中不写离舟而写来帆,也自有一番意图。来帆暗示离舟已从视线中消失,而诗人仍久留不归,同时又以来帆的抽象来衬托去帆的抽象,而对来帆的关注,也就是对去帆的遥念。其间的离情别绪似更委婉深沉。

而那羽湿行迟的去鸟,不也是远去行人的写照吗?经过铺写渲染烟雨、暮色、重帆、迟鸟、海门、浦树,连同诗人的情怀,交错起来,构成了浓重的阴沉压抑的氛围。置身其间的诗人,情动于衷,不能自已。猛然,那令人肠断的钟声传入耳鼓,撞击心弦。此时,诗人再也抑止不住本人的感情,不由潸然泪下,离愁别绪喷涌而出:“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尾联一改委婉之风,直抒胸臆;又在结句用一个“比”字,把别泪和散丝交融在一起。“散丝”,即雨丝,晋张协《杂诗》有“密雨如散丝”句。这一结,使得情和景“妙合无垠”“互藏其宅”,既加强了情的抽象性,又进一步加深了景的感情然彩。

诗人通过写雨、江、帆、鸟、树等景物,勾勒出与好友临江送别的景象,渲染出浓浓的离别愁绪,使得感情愈加缠绵浓重,抒发了诗人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

扫一扫关注我吧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