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何曾说话呢?但她那伟大潜隐的力量,已这般的,温柔了世界了!
——冰心
人间四季,春天最令人赏心顺眼。冰雪消融,溪水潺潺,看到远山渐绿的颜色,那是春的言语;草长莺飞,丝绦拂堤,看到枝头重现的雀跃,那是春的呢喃;向阳草木青,明丽春光暖,春天的美,俯拾皆是。
春天来了,桃红柳绿,草长莺飞,一切都充满着勃勃生机,充满着诗情画意。让我们走进大自然去感受春天美好的同时,也让我们走进诗歌的世界去领略古代文人们给我们描绘的春天之美吧。
一、唐诗里的春天
1.《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唐】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此诗写诗人宦游他乡,春光满地不能归乡的难过之情。诗一开头就发出感慨,说明离乡宦游,对异土之“物候”才有“惊新”之意;两头二联具体写“惊新”,写江南新春景色,诗人怀念中原故乡的情意;尾联点明思归和道出本人伤春的本意。此诗写江南早春,历历如画,对仗工整,结构细密,字字锤炼。
2.《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此诗是作者隐居在鹿门山时所作,诗人抓住春天的晚上刚刚醒来时的一霎时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春天晚上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全诗言语平易浅近,自然天成,言浅意浓,景真情真,深得大自然的真趣。
3.《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此诗描绘山间春夜中幽静而美丽的景色,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丽。全诗紧扣一“静”字着笔,极似一幅风景写生画。诗人用花落、月出、鸟鸣等活动着的景物,突出地显示了月夜春山的幽静,取得了以动衬静的艺术效果,生动地勾勒出一幅“鸟鸣山更幽”的诗情画意图。
4.《春思》
【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此诗写一位出征军人的妻子在明丽的春日里对丈夫魂牵梦绕的思念,以及对和平早日胜利的期盼,表现思妇的思边之苦及其对爱情的坚贞。全诗言辞朴实无华,情景交融,神骨气味高雅浑然,富有民歌特色。
5.《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五》
【唐】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诗题为独步寻花,此诗则写到黄师塔前看花。“黄师塔前江水东”,写具体的地点;“春光懒困倚微风”则写本人的倦态,春暖人易懒倦,所以倚风小憩,但这为的是更好地看花;“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这里叠用爱字,爱深红,爱浅红,爱这爱那,目不暇接,但又是紧跟着“开无主”三字来的,“开无主”就是自在自由地开,尽量地开,大开特开,所以上下两句承接起来桃花更显得绚烂美丽,春光是如此的美好。
6.《城东早春》
【唐】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此诗抒写了作者对早春的热爱之情。此诗虽只要第二句实写春色,而描写春色又只以柳芽一处,却概括了早春全景。后半段虽写仲春观花的惯常盛况,实际却愈加反衬出早春的独特。全诗言语精练,构思巧妙,对比鲜明,含蕴深刻,可谓佳篇。
7.《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此诗刻画细腻,造句优美,构思新颖,给人一种早春时节湿润、温馨和清新之美感。诗人没用彩笔,却用诗的言语描绘出极难描摹的色彩——一种淡素的、若隐若现的色彩。如果没有深刻的观察力和高超的文笔,不可能把早春的景色描写得如此美丽。此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誉之情。
8.《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诱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此诗通过对西湖早春明丽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西湖风景的喜爱,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尤其是两头四句,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抽象活现,即景寓情,精确生动地表现了自然之物的活泼情趣和雅致闲情。全诗结构严谨,衔接自然,对仗工整,言语浅近,用词精确,气质清新,是历代吟咏西湖的名篇之一。
9.《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首诗设置了两个场景,“寻春遇艳”与“重寻不遇”,虽然场景相同,却是物是人非。开头两句追想“去年今日”的情景,先点出时间和地点,接着描写佳人,以“桃花”的红艳烘托“人面”之美;结尾两句写“今年今日”此时,与“去年今日”有同有异,有续有断,桃花依旧,人面不见。两个场景的映照,曲折地表达出诗人的无限怅惘之情。
10.《江南春绝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此诗描绘了明丽的江南春光,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把江南风光写得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同时渗显露出诗人对历史兴亡盛衰的感慨和对晚唐国运的隐忧。四句均为景语,有众多意象和景物,有植物有动物,有声有色,景物有远近之分,动静结合,各具特色。全诗以轻快的文字,极具概括性的言语描绘了一幅生动抽象、丰富多彩而又有气魄的江南春画卷,意境深邃幽丽,情思委婉深蕴,千百年来素负盛誉。
二、宋词里的春天
1.《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宋】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
笑从双脸生。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是宋代词人晏殊的词作。此词上片描绘出春天里流动明丽的美:新社日燕子飞动,清明前梨花飘落,青苔点缀池塘,黄鹂的鸣声从树间传出,飞絮轻舞,春日渐长。下片写了少女们采桑斗草的乐事,用白描的手法,写出少女们的欢欣和快乐,抽象鲜明生动,充满着青春的活力。词中刻画了一群少女走出深闺,沐浴在大自然中的欢乐情态,淋漓尽致地描绘出她们天真活泼的性情,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全词纯用白描,笔调活泼,风格朴实,清新流畅,抽象生动,展现了少女的纯洁心灵。
2.《玉楼春·春景》
【宋】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玉楼春·春景》是宋代词人宋祁的词作。此词称颂明丽的春光,表达了及时行乐的情趣。上阕描绘春日绚丽的景色。“东城”句,总说春光渐好;“縠皱”句专写春水之轻柔;“绿杨烟”与“红杏枝”相互映托,层次疏密有致;“晓寒轻”与“春意闹”互为渲染,表现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下阕直抒惜春寻乐的情怀。“浮生”二字,点出珍惜年华之意;“为君”二句,明为怅怨,实是依恋春光,情极浓丽。全词收放自如,井井有条,用语华丽而不轻佻,言情直率而不扭捏,着墨不多而描景生动,把对时光的留恋、对美好人生的珍惜写得神韵十足,是当时誉满词坛的名作之一。
3.《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宋】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
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
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组词《采桑子十首》中的第四首。此词写作者依栏观湖游兴之感,描写了暮春时节的颍州西湖静谧清疏的风姿,词人在暮春美景中寄托闲适之情。上片写暮春之景,下片言众人归去之静。全词将西湖清空幽寂的春末境界表现得优美可爱,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现实人生的无限热爱和眷恋。此词以细雨双燕状寂寥之况,于落寞中尚有空虚之感,文字疏隽,感情委婉。
4.《蝶恋花·春景》
【宋】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蝶恋花·春景》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这是一首描写春景的清新婉丽之作,表现了词人对春光流逝的叹息,以及本人的情感不为人知的烦恼。上阕写春光易逝带来的伤感,没有拘泥于状景写物而融入本身深沉的慨叹;下阕写得遇佳人却无缘一晤,本人多情却遭到无情对待的悲哀。全词词意婉转,词情动人,于清新中蕴涵哀怨,于婉丽中显露出伤情,意境朦胧,神韵无穷。
5.《水调歌头·旅游》
【宋】黄庭坚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
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
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
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
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
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水调歌头·旅游》是宋代词人黄庭坚的词作。此词通过抒发一次春游的感受,表现了鄙弃世俗的清高。上片描绘溪山美丽的春景;下片描述主人公高蹈遗世之情态,大有放浪形骸之外的飘逸和潇洒。全词情景交融,慢慢道来,静穆平和,俯仰自得,反映了词人孤芳自赏、不肯媚世以求荣的品格,体现了词人超轶绝尘、游于物外的审美理想。此词虽然也流露了词人徘徊在入世与出世之间的矛盾心理,但仍不失豪纵之气。
6.《渔家傲·小雨纤纤风细细》
【宋】朱服
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
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比,和春付与东流水。
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
寄语东阳沽酒市,拚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
《渔家傲·小雨纤纤风细细》是宋代词人朱服的词作。此词即景抒怀,描绘了风雨凄迷、杨柳笼雾的暮春景色,抒写了人生短暂,留春不住,不如及时行乐的愁郁情怀。上片写景,景中含情;下片写伤春惜时,满怀愁怨。全词用语清丽,真假结合,寓情于景,意境悲凉,言有尽而意无穷,尽显词人深厚的艺术功力。
7.《行香子·树绕村庄》
【宋】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
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行香子·树绕村庄》是宋代词人秦观的词作。此词上片表现的是一处静态风景,次要描写小园和各种色彩绚丽的春花;下片则描写农家乡院以及莺歌燕舞、蝶儿翻飞的诱人春色。此词的独特之处在于一反词人其他词中常有的哀怨情调,变为色彩鲜明,抽象生动。全词以白描的手法、浅近的言语,勾勒出了一幅春光明丽、万物竞发的田园风光图。
8.《绮罗香·咏春雨》
【宋】史达祖
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
尽日冥迷,愁里欲飞还住。
惊粉重、蝶宿西园;喜泥润、燕归南浦。
最妨他、佳约风流,钿车不到杜陵路。
沉沉江上望极,还被春潮晚急,难寻官渡。
隐约遥峰,和泪谢娘眉妩。
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
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
《绮罗香·咏春雨》是宋代词人史达祖的词作。这是首咏物词,以多种艺术手法摹写春雨缠绵的景象。上片写近处春雨。蝶惊粉重,燕喜泥润,佳期被阻,钿车不行。下片写远处春雨。春潮晚急,群山迷濛,新绿落红,带愁流去。通篇不着“雨”字,却处处贴切题意。用语工丽,意境清幽。
近代词评家俞陛云在《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中说:此调体物殊工,与碧山之咏蝉,玉田之咏春水,白石之咏蟋蟀,皆能融情景于一篇者。虞山毛晋心醉其《双双燕》词,但“柳昏花螟”自是名句,而全篇多咏燕,仅于结处见意,不若此调之情文并茂也。起三句吸春雨之神。四、五句关合听雨之情。“蝶”、“燕”二句从侧面写题,“惊”、“喜”二字为蝶燕设想,殊妙。“佳期”句承愁雨之意,写到怀人,以领起后幅。转头处言临江望远,意境开辟。以山喻眉,以雨喻泪,常语也,眉黛与泪痕合写,便成隽语。上阕言近处庭院之雨,后言远处江湖之雨。“新绿”二句非特江干风景,而送春念远,皆在其中。“落红”句造语尤工。结句听雨西窗,虽意所易到,而回首当年,以“梨花门掩”,点染生姿,觉余音绕梁也。
9.《南浦·春水》
【宋】王沂孙
柳下碧粼粼,认曲尘乍生,色嫩如染。
清溜满银塘,东风细、参差縠纹初遍。
别君南浦,翠眉曾照波痕浅。
再来涨绿迷旧处,添却残红几片。
葡萄过雨新痕,正拍拍轻鸥,翩翩小燕。
帘影蘸楼阴,芳流去,应有泪珠千点。
沧浪一舸,断魂重唱蘋花怨。
采香幽泾鸳鸯睡,谁道湔裙人远。
《南浦·春水》是宋末词人王沂孙的一首词。词的上片写词人目睹一池春水,想起昔日离别情事;下片换头处笔势回转,仍写眼前春水,由此又推想到闺中女子之相思。全词一字不提春水,但句句贴切春水,写来不粘不脱,纵收联密。全词笔调细腻,绘景出彩,过渡自然。词人由优美的苏堤游至荒凉的断桥,感情也随之由愉快转为悲伤,情景交融,精妙绝伦。
近代词评家俞陛云在《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中说:咏春水不难于写景言情,而难于寓情于景,沉思入细。此作一往情深,且有托意。“南浦”以下四句及“帘影”至结句皆经意之作。如永叔之方夜读,树树秋声;如司马之听琵琶,弦弦掩抑。与玉田《春水》词,可堪双美。
10.《南浦·春水》
【宋】张炎
波暖绿粼粼,燕飞来,好是苏堤才晓。
鱼没浪痕圆,流红去,翻笑东风难扫。
荒桥断浦,柳阴撑出扁舟小。
回首池塘青欲遍,绝似梦中芳草。
和云流出空山,甚年年净洗,花香不了?
新绿乍生时,孤村路,犹忆那回曾到。
余情渺渺,茂林觞咏如今悄。
前度刘郎归去后,溪上碧桃多少。
《南浦·春水》是宋代词人张炎所创作的一首描写春游水滨的咏物词。词风较典雅,文辞较华丽,写春水时不粘不脱,使其活灵活现。上片开篇点题,重笔写春水;下片写景之余重在抒情。全词笔调细腻,绘景出彩,过渡自然。词人由优美的苏堤游至荒凉的断桥,感情也随之由愉快转为悲伤,情景交融,精妙绝伦。
三、元曲里的春天
1.《天净沙·春》
【元】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
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天净沙·春》是元曲作家白朴创作的一首小令。此曲是白朴《天净沙》四首之一,四首《天净沙》分别以春夏秋冬四季为题。《天净沙·春》通过对春日里山、日、风、楼阁、院子、莺燕、小桥、流水、落花的描绘,呈现出一幅近景、近景、中景皆具的春意图:草长莺啼,花落燕舞,姹紫嫣红。其笔下的春天景色如画,生机盎然。
2.《阳春曲·春景》
【元】胡祗遹
几枝红雪墙头杏,数点青山屋上屏。
一春能得几晴明?
三月景,宜醉不宜醒。
残花酝酿蜂儿蜜,细雨调和燕子泥。
绿窗春睡觉来迟。
谁唤起?窗外晓莺啼。
一帘红雨桃花谢,十里清阴柳影斜。
洛阳花酒一时别。
春去也,闲煞旧蜂蝶。
《阳春曲·春景》是元曲作家胡祗遹的组曲作品。在该组曲三支小令中作者描绘了十分美丽、令人迷痴的春景:繁花凋谢,却被蜂儿酿成了蜜糖;细雨飘飘,燕子用它和泥筑成了本人的窝。绿窗春宵,美梦忽醒,原来是窗外晓莺在呼唤。在细小的物像中显出大自然复苏后的生机。此曲化用了孟浩然“春眠不觉晓”、陆游“小楼一夜听春雨”的诗境。该组曲三支小令各有侧重,又浑然一体。
3.《大德歌·春》
【元】关汉卿
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
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
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
《大德歌·春》是元代大戏曲家关汉卿创作的一首散曲。此曲以一位闺中女子的口吻抒发其盼望离人归来而久久未归的哀怨情愫。曲子以“归”为诗眼。首句“子规啼”,因杜鹃声若“不如归去”,能发闺妇怀远之情。二、三句妙用三个“归”字,贴切、自然流畅,强烈地传达出思念的情感。在飘飘柳絮衬托之下,“添”字尤见精神,精确地把握了因“思”而起的恍惚神态。末句写眼前景,以双燕衔泥营巢继续映托和强化浓郁的思念和独寂之情。全曲运用既典雅又通俗的言语,蕴藉委婉地表现闺中女子绵绵不断的相思之情。
4.《沉醉东风·春情》
【元】卢挚
残花酿蜂儿蜜脾,细雨和燕子香泥。
白雪柳絮飞,红雨桃花坠,杜鹃声里又春归。
纵有新赠别离,医不可相思病体。
《沉醉东风·春情》是元曲作家卢挚创作的一首散曲。该曲首先描绘了春天柳絮纷飞、桃红飘零等景色,末尾通过一句“医不可相思病体”表现了该曲伤春悲秋的主旨。
5.《塞鸿秋·雨余梨雪开香玉》
【元】
雨余梨雪开香玉,风和柳线摇新绿。
日融桃锦堆红树,烟迷苔色铺青褥。
王维旧画图,杜甫新诗句。
怎相逢不饮空归去。
《塞鸿秋·雨余梨雪开香玉》是元代杂剧作家创作的一首散曲。此曲勾勒出了一幅花红柳绿、生机盎然的郊野春意图,表达了作者愉悦的心情,同时还体现出了作者志得意满、狂放豪迈的性情。
6.《西湖杂咏·春》
【元】薛昂夫
山光如淀,湖光如练,一步一个生绡面。
叩逋仙,访坡仙, 拣西湖好处都游遍,
管甚月明归路远。 船,休放转;杯休放浅。
《西湖杂咏·春》是元曲作家薛昂夫创作的一首散曲。该散曲描写春日西湖的美景,人游其中就好像走在一幅山水画中,让人留连忘返。此曲描写了一幅西湖春游的动态画面,我们仿佛跟着作者的文字,走进了西湖如诗如画的春景中。
7.《人月圆·春晚次韵》
【元】张可久
萋萋芳草春云乱,愁在夕阳中。
短亭别酒,平湖画舫,垂柳骄骢。
一声啼鸟,一番夜雨,一阵东风。
桃花吹尽,佳人何在,门掩残红。
《人月圆·春晚次韵》是元曲作家张可久创作的一首散曲。这首散曲上片写作者春日傍晚惜别,下片写春雨鸟啼花落之时,思念伊人缠绵悱恻。全曲委婉委婉,洋溢悲伤情怀,真诚感人。此曲表达了作者因昔日送别佳人,而今孑然孤寂的难过之情。
8.《阅金经·春》
【元】徐再思
紫燕寻旧垒,翠鸳栖暖沙。
一处处绿杨堪系马。
他,问前村沽酒家。
秋千下,粉墙边红杏花。
《阅金经·春》是元曲作家徐再思创作的一首散曲。这是一首吟咏春天的曲子,把春天景致写得明快简约,气象、形影连成一片,组成了一幅无比和谐,诗意盎然的春景图。
9.《蟾宫曲·送春》
【元】贯云石
问东君何处天涯。落日啼鹃,流水桃花。
淡淡遥山,萋萋芳草,隐隐残霞。
随柳絮吹归那答,趁游丝惹在谁家。
倦理琵琶,人倚秋千,月照窗纱。
《蟾宫曲·送春》是元曲作家贯云石创作的一首散曲。这首曲子写暮春景色,表达了作者浓浓的惋春、惜春、伤春之情。全曲通篇用问答方式进行,词意转机跌宕,题为“送春”,而全篇不着一个“送”字,处处不现“春”字,纯以自然景象与人的活动来加以描绘,别有一番情趣。
10.《一枝花·春日送别》
【元】刘庭信
丝丝杨柳风,点点梨花雨。
雨随花瓣落,风趁柳条疏。
春事成虚,无法春归去。
春归何太速,试问东君,谁肯与莺花做主?
《一枝花·春日送别》是元曲作家刘庭信的曲作,这是刘庭信所作的套曲《春日送别》的第一曲,在元散曲中久享盛誉。全曲先写景后抒情,由景生情,从而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元代杂剧作家贾仲明在《录鬼簿续编》中说此曲“语极俊丽,举世歌之”。
上一篇:100首古诗,100种春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