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晓梦阁主
在秦汉时期,黄老之说盛行,始皇帝为了长生久视更是在民间广招方士,被后人熟悉的就有卢生、徐福等人。然,这其中还有一位因不满秦始皇的暴政而吃了地宝仙药九节菖蒲而成仙的修道者——安期生。
安期生历书上确有此人
安期生,生卒不详,是秦汉时期的人,姓郑,名安期。后因他得到大机缘被白鹤接引而成仙, 被道教奉为上清八真之一。【上清八真:司马承禎、李少君、安期生、赵伯元、张仲逸、许谧、冯延寿】在道教神话传说中,安期生得太丹之道、三元之法、驾鹤飞升,居于玄州三玄宫。
关于安期生的记载,最早出自司马迁的《史记》之中,司马迁在《史记·乐毅列传》中评述汉初黄老之学的师承体系时写道:“乐臣公学黄帝、老子,其本师号曰河上丈人,不知其所出。河上丈人教安期生,安期生教毛翕公,毛翕公教乐瑕公,毛瑕公教乐臣公,乐臣公教盖公。盖公教於期齐高密、胶西,为曹相国舅。”
后《列仙传·安期先生》中记录,安期生是琅琊人(今属山东),隐居海滨不知多少年,当时人称他为“千岁翁”。始皇帝东游,曾遇安期生寻问长生之法,交谈三日三夜后,始皇帝赐万金,而安期生却弃金银,并留书一封给始皇帝,让始皇帝“后数年求我于蓬莱山”。始皇帝看完,派遣使者徐福、卢生等率人出海寻蓬莱,中途因风浪遮挡而返。
机缘偶得地宝仙药——九节菖蒲
始皇帝不恪守信中时间派人寻蓬莱,让安期生心生遗憾,便南下隐修白云山。仙雾飘飘的白云山下便是羊城。附近多贫苦百姓,安期生一边修行,一边为四周的百姓治病。他悬壶济世的名声很快在百姓中传开。
某天,山下一个小孩哭着朝山上跑来,来到安期生的草庐,说他的父亲得了重病快要死了。安期生听闻跟随小孩来到病人家中,果然那病人已不省人事,浑身赤色发烫,喉咙处生出一个疮,已无法喝水。安期生诊断出病人是热毒攻心之症,必须要用一种稀有的宝药——九节菖蒲方能治愈。
可到哪里才能找这样珍贵的药呢?安期生虽晓得九节菖蒲生有九节,是稀世之宝,常人吃了可以延年益寿,病人吃了可以祛病。但想要找到它却非常难,根据医书记载,罗浮山白云涧中,有一悬崖绝壁上有九节菖蒲生长的记载。救人如救火,安期生决定冒险一试,前去采药。
历经艰险,安期生终于在绝壁上发现异香,寻香而去,看到一株奇特植物,生九节、色如玉、开三花、生紫茸、散奇香,正是九节菖蒲。安期生采到九节菖蒲后前往病人家中,取半截捣烂将汁液滴入病人口中,不到半个时辰,病人便苏醒。
而这件事很快被传开,且传得神乎其神,传闻最初传到秦始皇耳中,秦始皇认为九节菖蒲便是长生之药,下诏命安期生上贡。就在安期生为此事思虑时,突然一个老者出现在他面前说:“安期生你不会好心到连好坏都不分了吧!”说完便又消失了。
安期生醒悟过来,将剩下的九节菖蒲放入嘴中吃了下去,宁可死也不愿上贡,便纵身跳下悬崖,他只觉得耳边生风,闭目等死,突然身形在半空飘然起来,安期生睁开眼,发现本人躺在一只巨大的仙鹤背上,仙鹤就这样驮着安期生直上九霄,成其仙道。
安期生飞升后,当地的百姓感念他的功德,在白云山上修建过菖蒲观,以此留念安期生,道观历经岁月,后改建成寺庙,如今已不在。宋代的苏轼曾游白云山,作诗以留念:
昔日菖蒲方士宅,后来薝卜祖师禅。
而今只要花含笑,笑道秦皇欲学仙。
——《广州蒲涧寺》
文献材料:
1、 《史记》
2、 《列仙传》
3、 《真灵位业图》
4、 《中国神怪大辞典》
上一篇:如果你是这个姓氏,你的祖上可能是伊朗人,是2000年前迁到中国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