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老地委大院的记忆(四)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我们不来了……”

女孩子玩得最多的是跳牛皮筋,还有跳房子、踢毽子等。老地委大院的女孩子们,还喜欢玩“躲猫猫”的游戏。这个“躲猫猫”,可不是一般的“躲”,是在整个地委大院里“躲”,而且是一帮人躲,一帮人找,一般是在夏天的夜晚。

网络图片

当夜幕降临时,一帮小女孩就在大院里找个地方躲起来了,只能躲在一楼房子的角落或围墙边,不能躲在房间里。躲好后,另一帮小姑娘就开始找。说好找,也不好找,因为是夜晚看不清楚,而且大院范围比较大;说难找,也不难找,因为有好几个人一起躲的,并且大家对大院里的房子地形都很熟悉,能够躲藏几个人的地方也就是那么几处,所以她们每次都玩得很开心。

网络图片

有一年暑假的夜晚,大院的小姑娘又开始玩“躲猫猫”游戏了。当一帮女孩躲好后,只听另一帮女孩操着机关话喊:“好(念“浩”)么?”如果连喊几声没有反应,那就可以寻找了。这时,我们几个小男孩搞恶作剧了:我们捏着嗓子模仿小姑娘的声音,一起用机关话叫着:“我(念“窝”)~们(念“闷”)~不~来~了……”连叫了两遍后,我们就跑回家了。

网络图片

后来听说那天找人的那帮女孩以为不玩了,也就不找了;而躲的几位女孩躲在某个角落,等了好久没人来寻找,也只能扫兴地回家了。不知这些女孩见面后,到底该谁抱怨谁……

做“泥巴枪”~

那时候,男孩子玩的花样,有玩弹子(玻璃球):地上挖几个小洞,号称“老虎洞”,两人轮番用弹子在地上打,把对方的弹子打入洞里算赢;赢香烟壳:一方把香烟壳叠成三角形放在地上(须较平的水泥地),另一方用本人的三角形往地上用力一拍,如果对方的三角形翻身了,就是赢了;还有滚铁环等。除了这些,还有做“泥巴枪”。

网络图片

男孩子都喜欢玩具枪,那时候我们用泥巴做过手枪。记得环城小学北面的城墙背南坡有许多好泥巴,颜色白的,叫“滋泥”,黄色或红色的叫“冈泥”。这几种泥巴细腻且无杂质,粘性极好,是做泥巴枪的好材料。

网络图片

找个星期天,我们到城墙背去挖“冈泥”或“滋泥”。由于挖的人多了,南坡上已经被人挖出大大小小的洞来。我们在泥巴洞里细心寻找,如果要挖“滋泥”,就专挑白色的,看到稍大块的白泥巴,就用毛竹片挖出来放好,大约半个多小时就可挖出够做一把枪的泥巴。带回家,找一块木板,把泥巴放在木板上,揉一会儿,再捏成约一公分厚、长宽适宜的泥块;待泥块快干时,用铅笔刀照着小人书上手枪的样子描出轮廓,然后把多余的泥巴用刀去掉,稍微修理一下,一把像模像样的“泥巴枪”就做好了。等到泥巴枪干透变硬了,就学着“小兵张嘎”的样子,得意地挥舞着泥巴枪,屁颠屁颠地去找小伙伴显摆去了~~

网络图片

爬围墙看电影~

老地委大院北门外的大礼堂,平时是用来开会的,周末经常放些电影。那时候,看电影是我们小孩最喜欢的事,特别是和平片(俗称“打仗的电影”),如“小兵张嘎”、“渡江侦查记”、“南征北战”等,看了还想看。

老地委大礼堂——摄于2019年6月

大约在1965年春天的一个周六晚上,大礼堂放映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听说这部电影非常好看,我想看但没有票子,在大院的几位小伙伴鼓动下,就铤而走险,几个人预备从大礼堂后面翻围墙跳进去。那围墙,大约有两米多高,边上有几棵树,我们爬上树,再从树上跨到围墙上。当我从围墙上跳下来的一霎那,就觉得左手不对劲,细心一看,发现左手手臂骨折了……摔伤后,电影也不看了,忍着疼痛从大礼堂跑回家跟父母说了。父母看到我的左手骨折大吃一惊,立即把我送到金华中医院骨伤科。我在西医院骨伤科等了好一会,骨科名医黄乃聪先生的徒弟从外面赶回来给我接骨。事后听说当天晚上这个医生还在电影院看电影,通过广播把他从电影院叫回医院。黄乃聪先生的徒弟医术非常好,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我骨折的左手手臂逐步恢复了。

在金华西医院住院期间,我的班主任贾老师来医院看我,还给我带来了一条红领巾。这条红领巾伴随着我度过了病床上的日子。

网络图片

多少年后,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又上映了,我才看到了这部电影,听到了那句经典的台词:“阿米尔,冲!”还有那首充满着塔吉克族风味的电影插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总算了却了少年时代的电影梦~~

(待续)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