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爱情,无关身份。在世人眼中,阴丽华是帝王身边的佳丽,是母仪天下的皇后;在汉光武帝刘秀眼中,她则是相夫教子的贤内助;而在阴丽华本人心中,她只是一个深爱丈夫的妻子。
作为一名出生于显赫世家的女子,阴丽华虽享受过富甲一方的家庭带来的富有生活,却没能安享太平盛世。她生长的年代,正逢王莽改制引起的天下大乱,却也正因为在乱世之中,才更辈出英雄人物。
西汉刘氏宗室之后刘秀,便是这样一位乱世英雄。他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年少时,只懂耕田,直到王莽天凤年间,才前往长安求学。
刘秀的姐夫与阴氏有亲缘关系,这份机缘,开启了刘秀与阴丽华之间的缘分。初见,刘秀惊叹于阴丽华的美貌,对其念念不忘。在京师长安太学读书时,刘秀偶然见到执金吾率军出行的盛大场面,再回想与阴丽华初见时的美好情景,不由心生感慨,脱口而出:“仕宦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一句美好的慨叹,成就一段浪漫的佳话,只不过,在这佳话谱写成之前,刘秀经历了一段坎坷的人生。
更始元年(公元23年)六月,刘秀的兄长刘縯被更始帝刘玄和绿林军将领斩杀,震惊之余,刘秀意识到本人必须冷静,为了日后的筹谋,眼下不得不忍辱偷生。于是,他不与刘縯的部下私下接触,更不为刘縯服丧,对更始帝越发恭顺,这才令更始帝不降罪于他,只解除了他的一切兵权。也正是在此时,刘秀迎娶了新野阴氏家族的小姐阴丽华。
新婚三个月后,刘秀便被更始帝派往洛阳。无法,刘秀只得将阴丽华送往新野娘家暂居。没过多久,更始帝又派刘秀北渡黄河,去镇慰河北州郡。
无兵无马的刘秀,只凭着一根代表更始政权的节杖,开始在河北各地镇慰。他本想安守本分地完成更始帝交给本人的职责,却不料一夜之间成为一名通缉犯。原来,一个叫王郎的人冒充汉成帝之子,被拥立为太子,身为皇亲的刘秀因为过于出色,成了王郎的眼中钉。
逃避终究不是办法,刘秀只得正面反抗。凭仗出色的军事能力,刘秀占领的土地越来越多,队伍越来越壮大。为了避免蒙受前后夹击,刘秀派人游说依附于王郎政权的刘扬,与他一同抗击王郎。为了促成这次合作,刘秀同意迎娶刘扬的外甥女郭圣通,这是一段政治联姻,却也影响了阴丽华的一生。
一切都在野着有利于刘秀的方面发展,他屡战屡胜,成功击败并收编了以铜马军为主的大量河北农民军部队,被尊称为“铜马帝”。更始三年(公元25年),刘秀于河北鄗地(位于今河北省邢台市)称帝,年号建武。
就在刘秀称帝的第一年,郭圣通为他生下了第一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太子刘疆。同年,刘秀入主洛阳,第一件事便是派人把阴丽华接到了身边。此时,郭圣通的位份是贵人。
一别两年,阴丽华以为刘秀早已战死沙场,甚至已经做好了守寡的预备,没想到竟然等来了刘秀迎接本人的大队人马。久别重逢,看着站在刘秀身边的那个女子,阴丽华一直没能感遭到重逢的喜悦。他已不是从前的他,他此刻的身份,是帝王,是注定无法只爱一人的帝王。
阴丽华虽是刘秀的原配,却并未被封为皇后,而是与郭圣通一样被封为贵人。唯一彰显阴丽华地位更尊贵的是,刘秀将她的兄长阴识封为阴乡侯,这一爵位比郭圣通的娘家略高了一些。
在刘秀的心目中,阴丽华是皇后的最佳人选,她“雅性宽仁”,“有母仪之美”,然而,阴丽华却自动将皇后的宝座拱手让人,她认为本人不够资历担当皇后之位。
她晓得,本人虽是原配,但无论出身、资历,还是子嗣,甚至家族在政权中的作用,都无法与郭圣通相媲美,在刘秀建国的过程中,本人更是从未起到任何作用,即便在刘秀的推崇下坐上后位,也难服众。
这是阴丽华退让皇后之位的一方面缘由,另一方面,她也是在用本人的退让为刘秀处理后顾之忧。
原来,刘扬在刘秀登基的第二年,便拥兵造反,被刘秀派兵击杀。本来,郭圣通应遭到牵连,然而,刘秀登基不久,政权并不稳定,许多人虎视眈眈盯着皇帝的宝座,一年之间便发生了多次反叛事件。为了稳定民心,刘秀不只不能搞牵连,反而还将刘扬之子刘得封为真定王。而诞下皇子的郭圣通,更是成为“有功”之人。
为了安抚其他叛变的王室,刘秀不得不表态,立郭圣通为后,刘疆为太子,表明本人不会牵连反叛者的族人,这才将民心安抚了下来。
阴丽华就这样默默地隐忍,守护着心爱的人在帝位上越坐越稳,从不争宠,甚至有人只知刘秀身边有皇后郭圣通,从不知还有原配阴丽华。
她并不在意世人能否晓得本人的存在,依然默默地给予刘秀无声而又热烈的爱。不久,阴丽华发现本人有孕,刘秀对她的宠爱更盛,即便是行军打仗,也执意要外行军路上带上怀孕的阴丽华。
为了保障阴丽华的身体,刘秀将大军的行军速度降到最慢,只要正常行军速度的一半。速度下降的结果便是行军日程延长,军费与军粮的消耗大量添加。建武四年(公元28年)五月,阴丽华在元氏县为刘秀生下一名皇子,取名刘阳。
爱屋及乌,刚一出生的刘阳便获得了父亲的加倍疼爱,就连他的名字,都取自皇朝国运所系的赤色。随后,阴丽华又为刘秀相继生下刘苍、刘荆、刘衡、刘京四子。纵然十余年间,她在贵人的位份上从未变动过,刘秀对她的宠爱却不减分毫。
国家初建,条件贫苦,甚至连帝后仪仗都没有。国家平定之后,各地偶有珍馐美馔进贡,刘秀本人却舍不得吃,统统分给列侯。阴丽华便这样默默守护在刘秀身边,与他同甘共苦,一同见证着一个王朝逐步稳固。
建武九年(公元33年),阴丽华的母帝被贼人劫持并杀害,为了安慰阴丽华,刘秀下诏:“阴丽华是我贫贱时所娶的妻子,有母仪天下的风范。”
这分明是在向世人宣告,阴丽华才是皇后的最佳人选,也不免让人揣度,若不是阴丽华“固辞”,或许郭圣通也无法坐上后位。
此时的郭圣通已经完全失宠,尚书令申屠刚多次谏言,请求太子刘疆就东宫,均被刘秀拒绝,并最终将申屠刚贬黜出京城。
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阴丽华所生的刘阳年满十岁。刘秀摸着他的头,称他是“吴季子”。众所周知,吴季子是吴王寿梦的第四子,本来没有承继皇位的资历,寿梦却希望他能承继皇位。于是,他的哥哥们纷纷辞让储位,希望他能即位,可吴季子却推却了。这不难看出,刘秀的心目中已经属意刘阳承继大统,而这也源于刘秀对阴丽华的宠爱,以及对阴丽华高洁品格的认可。
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刘秀彻底废去郭圣通的后位。废后的理由是郭圣通的性情像“鹰鹯”,无后妃之德。他认为,本人死后,郭圣通一定会对阴丽华心怀仇恨,不会善待他们母子,于是,废后与立新后同时执行。郭圣通所生的嫡长子刘疆,也一下子变成了庶长子,一些朝中大臣纷纷劝说刘疆自动放弃太子之位。
身份的改变,的确让刘疆在太子之位上坐不安稳。他听从了大臣的劝说,多次上书辞让太子之位。与此同时,阴丽华所生的刘阳也开始以嫡长子的身份参与政务,并逐步显显露本人的政治才华,证明着本人可以承担储君的重担。
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刘秀封刘阳为太子,改名刘庄,即就东宫,并依据西汉旧典设立皇太子汤沐和坐朝仪制,更特地召集百官,商讨举荐太子太傅事宜,足以见得刘秀对太子刘庄的看重。
因为刘秀对阴丽华的宠爱,刘庄成为太子,或多或少都带了些“子以母贵”的色彩。不只如此,阴丽华的哥哥阴识与弟弟阴兴也备受刘秀的信任与注重,阴识不只比其他开国功臣更早获得封地与爵位,而且成为帝王的亲信——侍中。当刘庄成为太子之后,阴识又辅佐东宫,并担任执金吾守卫皇宫。就连刘秀出巡郡国,也要阴识留下来镇守京师。而阴兴则先后担任黄门侍郎与守期门仆射,掌管刘秀的亲卫队,后来又被提拔为侍中,赐爵关内侯。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阴兴成为九卿之一的卫尉,并辅佐皇太子。刘秀在重病时,曾在云台广室向阴兴交代“遗诏”。刘秀病愈后,想封阴兴为三公之一的大司马,阴兴以有损圣德推让不就,这才作罢。
此时,阴丽华依然毫不骄矜,她以最平常心,坐稳皇后宝座。她在刘秀的身边默默地陪伴了他三十四年,不争不抢,默默相守。他们一同经历了乱世离别,也共同见证了皇朝的建立,从屈身为妾,到位正中宫。
从始至终,阴丽华都是那个最理解、最支持刘秀的人。刘秀评价她“雅兴宽仁”,“有母仪之美”,“性贤仁,宜母天下”;大臣第五伦则评价她“有爱天至”;史书对她的描述则是“性仁孝,多矜慈”。
或许是战乱中的经历给了阴丽华更多的人生智慧,才让她用更从容平静的姿势面对波涛的人生,同时也用本人的宽厚,默默影响着后来的汉明帝刘庄。
永平七年(公元64年)正月二十日,六十二岁的阴丽华病逝,谥号“光烈”。二月初八,一场极为盛大的葬礼过后,她与刘秀合葬原陵。她与刘秀生前的恩爱,也成为他们的儿子——汉明帝刘庄晚年最美的梦境。
煮字为药
从古至今,男人最理想的妻子大多逃不掉“温柔”“贤惠”这样的字眼,但若真做到这样,又有多少女人要得到真正的自我?若像阴丽华一样,遇到对的人,用真心换得真心,换来一世的相守,是多大的侥幸。若不能呢?你的隐忍与退让,能否能换来完满的结果?
与其成为别人眼中的好妻子,不如活出自我,无论在谁眼中,都是那个无法替代的你。
上一篇:传奇故事:异侠颠道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