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社 徽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年前,正在外地开会,接到一位同事的微信,称正和美国宝库山出版公司合作中国百科进美国项目,对方将在媒体发布合作消息,用百科的瓦当社徽时想了解有什么来历或寓意。她说,“这老外猛地一问,把我们好多人都问住了。社里问了一圈,说是当初社委会定的,所以想跟您请教请教”。

复毕,想起了不久前出版社大楼西侧门前发生的一幕。

那天,朝霞如炬,一身着墨绿呢裙、头扎马尾的女孩正举头仰望,望向门柱上高悬的一个方牌。见我走近,便问:“老师,这上面的图案是什么意思?挂在门前是我们的社徽吗”?这是一名新入职的员工,年青的脸庞朝气蓬勃,一双黑亮的眸子充满猎奇。她打量的图案是一朵怒放的牡丹,是已经的社徽。

看到这,有人可能已经疑惑,这两处提及的社徽好像不一样哎!

的确,在百科社的历史上,出现过两枚社徽,即牡丹图形社徽和瓦当图形社徽。它们可都大有来头。虽然已经过去了许多年,但它们背后的人和故事,却还鲜活地在我的脑海中闪现。

先说牡丹社徽。它创作于1985年底1986年初,设计者是当时的新华社出版社美编部担任人王小明。那时,位于阜成门北大街17号的百科社新址已破土动工,社徽制造提上了议事日程。百科第一任社长常萍找到王小明,请他出任社徽设计。而当时小明即将赴日留学,正在强化日语训练,时间紧欲加推辞。常萍便托小明的父亲、时任出版局担任人的王子野做通工作。小明遂日夜兼程进入创作,并利用春节假期设计了黑白墨稿。后又经两次修改定型、启用。

图案主体部分为牡丹花朵。牡丹雍容华贵,国色天香,乃花中之王,意指百科社无论从涉及学科的数量、生产知识的规模,还是人员编制,都是全国出版社中最为浩大的,喻意百科社的文化使命无尚光荣、崇高。

牡丹社徽(1986年至1998年9月30日),实物现存于编辑大楼西门门柱上。

1987年出版社新址编辑大楼竣工时,巨大的牡丹社标在高楼顶端竖立,另有一铜制方牌悬挂于门前方柱的门牌号码之上,在阳光照射下牡丹怒放仪态万方熠熠生辉。后来,随着时光流逝发生氧化,图形本来的光泽已经褪去,深沉的墨色愈显厚重之气韵。

牡丹社徽不断使用到1998年9月30日。期间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举办各类活动,包括制造各种小礼物如书袋、钥匙链、书笺等,均有使用。

再说瓦当社徽。其实,它本来是一枚书标,并早于牡丹社徽而存在。它的设计者是我社的老前辈张慈中先生。

瓦当社徽设计者张慈中先生。

瓦当社徽设计者张慈中先生今年已经93岁高龄,仍然笔耕不辍、精神矍铄。图为2016年4月29日张慈中先生在家乡枫泾古镇。当日,张慈中书籍装帧设计艺术馆开馆。

1978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开始筹备组建时、张慈中就参与其中了。之前张先生编制在人民出版社,工作在国家出版局,其时,他早已是声名显赫的书籍装帧艺术家,代表作有《毛泽东选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资本论》《列宁全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等,许多国家严重历史时辰,都有先生的手笔!百科社组建需要各方面人才,慧眼识珠盯上了张慈中,出版局担任人王子野不想放人,但姜椿芳总编辑死缠烂打,后来还是用曾彦修“换”过来的。这才有了后来《中国大百科全书》大气、严肃的装帧设计、包括独具一格的瓦当书标。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上的社徽

《中国大百科全书》由中国学者和出版人编纂出版,是中国第一部综合性百科全书,汇集古今中外各学科知识,反映中国和世界各国最优秀的文明成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提供强无力的智力支持,同时搭建起国际交流的文化平台。这是与中国改革开放同时起步的一项标志性文化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张先生深谙其中要义,对这一煌煌巨制的书标设计,殚精竭虑,匠心独运。

图案全体采用中国瓦当方式,小篆体中国百科借用中国古代活字印刷字模,中国百科字体正中为指南针。瓦当,是中国古代用以装饰美化和蔽护建筑物檐头的建筑附件,上面刻有优美的图案和文字,源于西周,行于汉魏,是中国特有的文化艺术遗产;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方式,在中国文字史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活字印刷、指南针,为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对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过无可估量的作用。

中国自古有修类书的传统,故以瓦当喻意百科事业源远流长;指南针寓意中国大百科全书是求知者的知识指南。瓦当书标样式简约、雅致,意蕴丰富、深远,彰显了《中国大百科全书》文化自信、自强、开放、包容的精神气质。

1980年12月《中国大百科全书》首卷《天文学》发稿付印,瓦当书标正式启用,印于扉页和书脊处。随后十余年间出版的一版70多卷都统一执行,照章办理。

瓦当书标

1980年12月《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出版启用。样书现存于安徽绩溪海峰印刷厂(2016年7月7日拍摄于海峰印刷厂洽谈室)

1987年牡丹社徽诞生前,瓦当书标时常出现在出版社的相关活动中,某种程度上发挥着社标的作用,后来,即便是有了牡丹社徽,由于瓦当书标使用早,《中国大百科全书》名头非常大,而且出版社的名字又以这部书命名,所以,一段时期里这两个标识在各种场合、各类书籍上混用的情况非常普遍。

为了集中公众视线,强化企业品牌标识认知,社委会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并进行了认真研究,于1998年9月30日下发(关于规范使用我社社名及社徽的通知》(百科(98)社字第31号文),决定对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名社徽及副牌知识出版社社名社徽的使用作如下规定:

2、一般情况下,百科版图书统一使用“中国百科”瓦当标志社徽;知识版图书统一使用“飞翔翅膀”标志社徽。

瓦当社徽

百科社副牌知识出版社社徽

图案为飞翔的翅膀、笔尖和“知识”两字。翅膀为知识的拼音开头字母Z、S的变形,以此喻人类掌握了知识,就像拥有了翅膀,可以自在翱翔。

3、“黑牡丹”标志今后在本社出版的图书上不再使用。

《通知》初次明确将瓦当书标命为社徽,同时停止了牡丹社徽在产品上的使用。自此,牡丹社徽完成了本身的历史使命。瓦当社徽在产品、活动、企业标识等全方位投入使用。

2015年编辑大楼改造装修一新,曾考虑将门柱上的牡丹社徽移入楼内大厅博物馆,后因施工可能导致原有大理石墙面受损而放弃。就让这载满祝愿和希冀的牡丹,永远陪伴百科,深情盛放吧。

站在阜成门立交桥西望,阳光穿透云层,照亮了百科社编辑大楼,大楼顶端的瓦当标识,湛蓝、晶莹,光芒耀眼。社徽,内涵了百科社的运营理念、企业文化、产品特性。社徽,伴随着百科社无数的风雨历练、无数的精品奉献和荣誉收获。社徽在哪,百科人的精神家园就在哪。

编辑大楼上的社徽

我的蓝色工装上,总会佩着那枚小小金色社徽。退休了,也没有舍得摘下。

工装上的社徽

本篇文章转自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官方微信账号(ECPH_dbk)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