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岳麓书院首任山长是谁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周式任岳麓书院山长考

张一湖

(2014年10月)

周式是第一个以学者身份被载入史册的湘阴人,湘阴人都因为历史上出过这样著名的学者而骄傲。《湘阴县志·人物》(当代版)有周式的传记,全文如下:

周式,宋代湘阴人,以品学兼优,诲人不倦称。宋开宝五年(972年),潭州太守朱洞筹建岳麓书院,启用周式为岳麓书院首任山长,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真宗赵恒慕名召见,封为国子监主簿,有意留他主讲皇宫,周婉言辞谢。帝赐鞍马,题赐‘岳麓书院’匾额,命回院授教。书院生徒由60多人增值数百人。周一面讲学,一面积极研究宫中秘阁藏书要旨,探求经学要义,明《楚宝》作者周圣楷为他立传,称之为‘真儒’、‘不愧正学’的经学家。据《玉海》和《国史经籍志》记载,著作有《毛诗笺传辩误》八卷、《论语集解辩惑》十卷和《拾遗》一卷,可惜均已失传。

殁后,追祀乡贤。自宋至今,岳麓书院文昌阁左侧,有合祀周式、朱洞、刘敖、李允则、刘拱、潘畴等六贤的厅堂,名‘六君子堂’,以留念其倡学功绩。

关于周式,《明嘉靖湘阴县志》也有记载:

周式,以行义著,为岳麓山长,祥符八年召见便殿,拜国子学主簿,使归教授。南轩记:大中祥符间,天子使使召见山长周式,拜国子主簿。诏留讲诸王宫,式固谢不应,诏还山。(《明嘉靖湘阴县志·名贤》)

从《嘉靖志》的记载和张轼的记述来看,周式确系于宋祥符八年遭到皇帝召见。随后还山,继续任教。

今年六、七月间,笔者到岳麓书院参加活动,得到一本由岳麓书院现任院长(相当于周式时的山长)朱汉民教授和邓洪波先生编撰的《岳麓书院史话》(以下简称《史话》)。《史话》对岳麓书院兴修和周式任山长一事有比较详细的记载,现将有关内容摘录如下:

北宋开宝六年(973年)朱洞以尚书出任潭州太守……开宝九年(976年),在刘敖的倡议下,朱洞把僧人兴办的学校扩建为书院……

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周式任岳麓书院山长。他是见于岳麓书院史志记载的第一位山长。

可以看出,《湘阴县志》和《岳麓书院史话》的记载有明显的出入。

第一,《湘阴县志》称开宝五年(972年),朱洞兴修岳麓书院并启用周式为山长。而《岳麓书院史话》称朱洞于北宋开宝六年(973年)出任潭州太守,到开宝九年(976年)才兴修岳麓书院,开宝五年,朱洞大概还没到潭州来,更没有兴修岳麓书院和启用周式的事发生。

第二,《史话》称周式为“见于岳麓书院史志记载的第一位山长”。周式于1015年遭到皇帝召见后,仍回到岳麓书院继续掌管教学。且皇帝还想留他在宫里讲学,想必年龄不至于很大。如果按照《湘阴县志》的说法,周式在972年便担任山长。那么,从972年到1015年,周式已经担任了整整43年的山长了。周式能够遭到太守朱洞的器重而担任山长,至多也在30岁以上了吧?那么,皇帝召见他的时候,他已经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了。且不说周式有没有那么高的寿岁(周式生卒年月尚不可考),这样的耄耋老者,皇帝还会留他讲学皇宫么?恐怕连召见也要免了吧?而且周式被皇帝召见后,还回到岳麓书院继续掌管教学,这又怎样可能?

两相比较,觉得《史话》的记载更为精确、合理。周式是有明确记载的岳麓书院第一位山长,但不是第一任山长。而且,周式出任岳麓书院山长是在1012年,绝不可能是972年。《史话》记载,公元999年,潭州太守李允则扩建书院。可见朱洞在999年前就离开潭州太守任了,而周式在1012年才担任岳麓书院山长,所以,周式应该没有和朱洞打过什么交道,所谓“朱洞启用周式为岳麓书院首任山长”之说,显系误传。

又,笔者近阅《南轩集》,读南轩《潭州重修岳麓书院记》,《记》称:“潭州岳麓书院,开宝九年知州事朱洞之所作也。后四十有五年,李允则来,为请于朝,因得赐书藏焉。是时山长周氏以行义著,祥符八年召见便殿,拜国子主簿,使归教授。”可见,周氏任岳麓书院山长,是在朱洞建院的四五十年之后的事了。张轼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1133年),与周式相去不过数十年,且亲身主讲岳麓书院,所记当为确证。2019年8月30日。

编辑:子禾

图片来源:网络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