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遇见你·天博 | 2023年1月 「月上之兔」创意日历DIY活动 开始招募!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唐人卢照邻的《十五夜观灯》向我们描绘了一幅灯火阑珊、瑰丽奇幻的元宵夜景。

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佳节——元宵节。

历史悠久的元宵佳节孕育了看花灯、猜灯谜、吃汤圆等传统民俗;包含着中国人对岁月、家庭、灯火、人间的理解。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相传,汉文帝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玩耍,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严重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年-75年),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而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步在中国扩展开来。而元宵节俗真正的动力是因为它处在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时间阶段来表达本人的生活愿望。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 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不测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晓得后十分盛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 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 是,便分头预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以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本人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留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天津博物馆

文化

历史

艺术

★★★★★

Chinoiserie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