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新型育儿观火了:女人开始“去父留子”,男人还想“摆烂育儿”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前段时间,四川新出台一个生育新规:

取消对生育登记对象能否结婚的条件限制。

也就是说,现在女性想要一个本人的孩子,不用通过结婚也能够合法拥有;

且该享有的权益一个都不会少,都将遭到法律的保护。

一瞬之间,不少女性喜大普奔,纷纷调侃

如果结婚不再是生育的前提,那么老公还有什么用途

如果不必非要结婚才能生孩,以后男的不行就“去父留子”。

什么是“去父留子”

去父留子,顾名思义,自然就是把孩子留下,由女方(家)抚养,孩子他爹爱干嘛干嘛去,最好从此是路人那种。

不当妻子,只当母亲。

“丧偶式育儿”其实已经被提了很多年,但提归提,这个名词背后的女性窘境依旧没有改变。2021年《中国家庭教育现状》白皮书公布的数据显示,父亲主导教育的家庭连两成都不到。并且60.7%的网友认为现在的孩子缺失父教,仅13%的人认为父教并未缺失。还有材料显示,我国22.4%的儿童一周都见不到父亲。著名的心理学家格尔迪说:“父亲的出现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对于孩子的培养是有特别的力量的”。“丧偶式育儿”,影响的不只仅夫妻关系,更严重的是影响了孩子的一生。韩国演员张娜拉主演的《告白夫妇》中的一段视频在一度网上被刷屏。虽然视频只要3分钟,但很多妈妈看完之后霎时泪目,仿佛看到兵荒马乱的本人:肚子疼上厕所,孩子却在门口撕心裂肺地喊着妈妈,没办法只能抱着孩子如厕;本以为孩子睡着后吃饭,但没吃几口,孩子又醒了。只能一手抱孩子,一边狼吞虎咽,快速处理;孩子生病了,爸爸没回家。只能独自一个人带着孩子去医院;所有人都可以生病不舒服,唯独妈妈不可以,因为妈妈有孩子。有多少妈妈曾信誓旦旦地说:生了娃以后要把本人打扮得美美地。无法生了娃以后才发现,喂奶的累,熬夜的累,洗屎洗尿的累,已经累到没有精力做其他事情了。相反,爸爸则轻松很多。妈妈在和孩子玩耍的时候,爸爸在打游戏;妈妈在哄孩子的时候,爸爸在看论坛;孩子睡觉的时候,妈妈在做家务;当妈妈累了想休息一会儿,让爸爸带孩子的时候,爸爸却说:我要工作!丧偶式育儿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明明有老公,活的却像个单亲妈妈。“‘去父留子’式育儿,几乎不要太爽,比婚内‘丧偶育儿’自由多了。”最少,她不用再担心,本人独自带孩子的同时,还要接受搭档不帮一手忙的挑剔和嘲讽,不用在本人辛苦工作一天之后,还要照顾一大家子的生活。现在,母亲在家帮她接送孩子上学,平时还有个保姆照顾生活,而她只需要做好两件事:好好赚钱,好好照顾儿子。生活质量比以前提高了不止一两点。@A的故事,也许就解释了:为什么大家宁愿“去父留子式”育儿,也不情愿“婚内丧偶式”育儿。在婚姻里,如果伴侣不分担,不体恤,不尊重。那么对于婚内女性来说,无论是育儿、家务还是个人发展,都不是一件公平敌对的事。能够享受拥有孩子的亲密,又可以避免婚后的鸡毛蒜皮,成了她们最大的需求。于是,“去父留子”的育儿方式就应运而生了。

“重金求子”的女孩叶海洋,对此有话说。

由于长相中性,她不断没有找到合适的伴侣。

但她仍旧想拥有属于本人的亲密关系:生一个孩子,组建一个小家庭。

这让她希望可以探索出一种新的育儿方式

没有挑剔的伴侣,没有婆媳矛盾,没有干不完的家务,没有好像保姆的生活……只要母女和谐的相处和彼此之间浓浓的爱意。

于是,2017年,叶海洋远赴美国,为本人

10个月后,她顺利产下一枚女婴。

健康活泼,混血漂亮。

为了孩子能够拥有高质量基因,叶海洋特意选择了美国藤校毕

并且明确要求,捐赠者要“性情外向,开朗乐观。”

一切看起来都很梦幻,是吗?

但这一整套生育流程,叶海洋前后共花了50W。

很不菲。

可见,实现“去父留子”自在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足够的经济资本。

这并不是一件未经思考就值得效仿的事。

作为一名普通女性,即便现在法律已然保障了单身女性的生育权益。

但育儿所需要的人力成本、金钱成本,依旧远远超过了普通女性所能承受的阈值。

好的,假设你现在有足够的成本去支撑“去夫留子”这件事,你要做好的,还有接受言论责备预备

“你这样的想法也太无私了,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这样的论调,充斥在现实和网络的每一个角落。

有爱单亲的育儿环境,与问题重重的婚姻,到底哪个对孩子影响更大。

成年人说了不算,小孩子说了才算。

前几天,16岁网红少年钟美美在节目中呜咽

他坦诚,父母不和谐的婚姻对他伤害很大,父母离婚反而是他不断期盼的。

对孩子形成伤害的,不是单亲的家庭,而是育儿责任中“消失”的父亲,和不和谐的家庭环境。

让一个孩子来到生命里,并不是生下他就完事了。

调查数据显示,不和谐的家庭环境里长大的孩子,性情更容易暴躁、消极。

与人相处,更缺乏自动和自信,陷入人际交往妨碍

不和谐的家庭关系,不担任任的监护人,才是给孩子带来伤害的最大首恶

晓得你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越来越多的女性不想走入婚姻了。

共青团曾发布过一项对适龄未婚青年的婚恋意愿调查。

在该项调查中,表示“不结婚”和“不确定会不会结婚”的女性,占43.92%,比男性多出19.29%。

这证明,女性的结婚意愿,比男性低得多,她们对婚姻的失望,愈加深了她们的犹疑和怀疑。

之前看过一组数据,中国近20年结婚率及离婚率变化图。

数据很直观地表现出,2020年,结婚率是近20年最低,而离婚率则持续走高。

而在这些离婚案件中,73.4%的被告是女性,也就是说,女性自动提出离婚的,超过7成。

日剧《单身贵族》里,有这样一段对话一针见血说出了缘由

男:结婚之后,我的家人就是雪小姐的家人了,家人生活在一起是理所当然的吧。早中晚,很期待你亲手做的热气腾腾的饭菜,能帮忙打扫的话再好不过了。

女:但那不是老婆,而是帮佣吧。

男:但老婆不就是这样的吗?

女:那我的梦想呢?

男:在忙完家务活之余,肯定会支持你,但家人的生活是第一位的.....

最初女方说:如果是这样的婚姻,那我一辈子单身也没有关系。

网上有个说法:

女性4大惨:当妈式择偶,保姆式妻子,丧偶式育儿,守寡式婚姻。

她们结个婚,男人变成甩手掌柜,而本人却成了仆人,变成了操持一切大小事的老妈子,处处忍让,处处受气。

于是,她们在婚姻里过得越来愈孤单

还记得那个56岁自驾游的苏敏阿姨吗?

在她逃离那个让她窒息的丈夫之后,评论区最高赞留言,不是鼓励,而是责备

责备她只顾本人不顾家庭,责备她为很多女性带了最坏的榜样。

很多女性,当她们想要挣脱一切,为本人活一次的时候,会有很多双手,将她们重新按下去。

“忍一忍吧,都是这么过来的。”

“他会改的,你再给一次机会吧。”

用各种各样的说辞,将女性重新拉入婚姻。

但是痛苦的关系,不是忍一忍就能变好的。

很多人就是在痛苦的婚姻中,毁掉本人的一生。

作者蕴微说过一个故事:她的朋友住院了,36岁,肺癌晚期。

结婚前,朋友是个乐天派,可是结婚后,因为老公不担任任,当甩手掌柜,让她和老公争持不断,身心俱疲。

婆婆到来后,因为两代人育儿观念的不一致,她的生活更是鸡飞狗跳。

老公不作为,婆婆太强势,而她为了维护家庭的完整一忍再忍。

一些小病小痛开始向她袭来,她没有在意。最初实在忍耐不了了,去医院一查,肺癌晚期。

在一段不快乐的婚姻关系中,高血压,心脏病,焦虑、抑郁等身体和心理疾病都更容易发生,根据相关研究,生活于不幸婚姻中的人,患病率会添加35%,寿命更短。

所以,我还是那句话,结婚或者不结婚,真的没有哪个更好。

低质量的婚姻不如高质量的单身,如果一段婚姻让你身心俱疲,无比压抑,甚至是努力修复都没有办法的,那么不如趁早放手。

正如俞飞鸿所说:

单身或者婚姻,不是一个特别困难的选择题。

觉得哪个温馨,就处在哪个阶段。

当然,我们这里不是要一棒子打死所有人,我身边有很多男性,是能够看到婚姻中妻子的付出,并且情愿在工作之余,肩负起照顾妻子、教育孩子的责任。

甚至情愿当个全职主夫,去支持妻子的一切选择。

而这些案例,又恰恰正面证明了:

想要享受婚姻中的各项权利,夫妻双方都要承担相应的义务。

而对男性来说,可能更需要提高以下这些意识:

首先,尊重妻子;

尊重妻子的付出,而不是觉得理所该当

看见妻子的劳动,给予肯定和感恩。

家是两个人共同撑起的地方,而不是一个人摇摇晃晃的战场。

其次,分担家务;

在一定时期内,婚内女性靠男性养活,家务是女性的工作分配,这无可厚非。

但当女性跟男性同样具备赚钱能力,并且支撑家里的财务收入时,如果家务仍是女性一个人的事情,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平等。

妻子不是一家老小的保姆,而是互相支撑陪伴的伴侣。

看见妻子忙碌,搭一把手;

周末的时候,自动承担家务;

这样实质性的举动,往往胜过千言万语。

“去父留子”育儿方式,到底可不可行,仍有讨论的空间。

婚姻这个词其实很空洞,它需要夫妻双方共同努力,用一个又一个的细节,一丝又一丝的情感去充实。

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服从内心的选择,过出最好的人生。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