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青年李白仗剑行天下,骚笔写江南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

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

这是李白的《秋下荆门》。

他25岁辞亲离蜀、仗剑远游,一来饱览九州大美河山,二来寻求机会建立一番功业。这首诗就是他行舟至湖北的荆门山时写下的。

字里行间可见青年李白英姿勃勃、意气风发。而且该诗飘逸自然、巧妙用典。

比如“鲈鱼脍”是有典故的,说的是西晋时期为官洛阳的张翰,感秋风起,便以想念家乡的鲈鱼脍为由,辞官还乡。而诗仙别离故乡志在实现理想,所以才说此行不为美食,不为一饱口福。

诗仙还提及了一个地名——“剡中”,把它与名山联系在一起,说明剡中是闻名的山水桃源。

那么“剡中”在哪儿?

有人这样引见它:剡中这个业已消失的地名,在中国古典文化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从魏晋风流到唐人的诗歌之中,处处留有剡中的美名。说到浙江的山水诗路就离不开剡中。

都提到浙江了,古人口中的“剡中”就在浙地,具体在绍兴的嵊州、新昌一带。

那么诗仙写“自爱名山入剡中”,他离开荆门就直接到了剡中吗?

那也不是,在此,他用“剡中”代指即将饱览的名山大川。诗仙两年后从广陵(扬州)来到剡中,而且后来他又两度游历剡中。

如下《别储邕之剡中》就是他初到剡中时写下的,位置都交代得很清晰。

读了他的诗,谁还不想一览剡中之美呢?

别储邕之剡中

李白

借问剡中道,东南指越乡。

舟从广陵去,水入会稽长。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辞君向天姥,拂石卧秋霜。

向你探问去剡中的道路,你举手遥指浙东南的越地。乘船由扬州而下,长长的水路不断通向会稽。溪水清清,掩映着丛丛绿竹,水面明净如镜,倒映着荷花的倩影。与君辞别前往天姥山,拂尽石尘我将高卧于秋日的清阔之中。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