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扶引”,是指对特定丧事参加人进行搀扶和导引。现时丧事活动中,北方地区,特别在农村,扶引大都是作为特定丧事事项来操作的。
丧礼的规范文本《仪礼》《礼记》《朱子家礼》中,都没有提到扶引,所以,扶引不是严格的丧礼规范程序,应该是民间构成的丧事习俗。
一般来说,丧事扶引次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丧主扶引、哭丧扶引和吊丧扶引。
(1)丧主扶引。丧主最为哀痛,按规定该当呼天抢地,捶胸顿足,面目全非,不能自持,且丧主事务较多,礼仪性事项丧主必须参加,身体来不了,所以礼俗上要求扶引。丧事活动中,对于特定的或规模性的礼仪事项,该当安排专门人员扶引丧主,一般要求两人,左右各一人。丧事典礼中,丧主跪拜、稽颡或进行相关事项操作的,扶引人员该当于丧主左右就位,实施扶引。在扶引人员选择上,一般安排长姑娘(逝者姊妹)家儿子,即丧主的表兄弟;或者安排少姑娘(逝者女儿)女婿,即丧主的姐夫妹夫等。理由是已嫁女及其家人是客,丧事活动中事情较少且亲情关系相对较厚,并且大都与丧主的年龄相当,相对较为熟悉。家庭家族较大丧事参与人较多的,安排家族人员或其他人员也可以,严格意义上讲该当安排本姓人员,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但丧主扶引是必需的。
(2)哭丧扶引。长姑娘、少姑娘、孝子孝孙、孝女孝妇等,与逝者的亲情关系较为深厚,丧事活动中按规定该当呼天抢地、顿足坦襟、大哭哭尽哀等,搞不好是会出事故的,所以不能不屑一顾,因而也需要有人搀扶。搀扶次要有两层意思:一是防止过度悲伤影响身体;二是把握丧事活动和丧事典礼的时间和节拍。哭丧是有时间节拍的或者说是有场次的,不能乱哭,但总要有人把握时间,所以要求不哭的人或清醒的人上前扶引。人员选择上,一般安排与逝者亲情关系相对远一些但又比较熟悉的女客或女眷担任扶引,如逝者的侄女、族侄女,侄媳妇、族侄媳妇等。不安排扶引也可以,但必须有人时辰关注提示此事。风霜雨雪,冷热寒暑,环境恶劣,身体疲惫,哭丧是可以哭出人命的,生活中并不稀有。
(3)吊丧扶引。吊丧人员,次要是年龄较大的吊丧人员,在奔丧至丧、哀哭或行礼时,主家迎引迎客人员该当扶引。吊丧扶引该当专门安排人员,也可以随机确定人选,但主家该当晓得这是一件丧事礼俗方面不可或缺的事情,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该当办并办好。人家来给你父母吊丧,孝子孝孙磕头行礼,执事人员搀扶导引,既是生活常识,也是人之常情。
上一篇:唐山大地震亲历记(17)潮水一样涌来的伤员互致问候:你还没死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