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给你一张过去的试卷,看看那时他怎样作弊……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2月1日-12月3日

喜马拉雅123狂欢节活动将正式开启

全场课程五折!

11月24日-11月30日

5000万红包雨、分享免费听等活动等你来参加!

一年仅有一次的最大活动

错过一次等一年!!

来源 | 喜马拉雅FM《缺失的历史课》

编辑 | 丢丢

一提到考试大家可能就头疼,但近日一女老师因批改试卷走红,自带一堆表情包让同学们都很期待。不光学生就连老师也是越来越难当了,不只仅要教好学生,更重要的是应付家长,而有位老师独特的方式让很多的学生们都喜欢考试,因为只需考试就能得到老师的表情包。

另外一提考试大家可能就会想到作弊,现代的作弊想必大家再熟悉不过了,但古代的作弊你了解吗?

北京作为一座古城,名胜古迹自然不胜枚举。东城区雍和宫对面的国子监街,有着元、明、清三代的最高教育机构——国子监。从隋创制科举制度开始,乡试、会试、省试、殿试,就成为读书人的必经之路。

考试,就要有固定的场所。所以各地都有贡院。其中南京夫子庙附近的,是规模最大的江南贡院。每个考生寒窗苦读十数载,都想考取功名,能凭仗不学无术金榜题名当然最好不过,但是如果实在是学渣,就得不走寻常路才行了。

今天都难以想象的作弊技术

现在在北京孔庙与国子监博物馆,还能看到当时科场舞弊的实物。印象最深的是一本微型的书,尺寸也就一块橡皮大小,却挤满了四书五经。令人震惊的是,这本书竟然是人手工写成的。听说使用鼠须(也就是老鼠的胡须)制成的毛笔写出的蝇头小楷,一粒米都能在上面覆盖八个字。

博物馆在展现时,在前面放了一个放大镜,才能勉强看清上面的字迹。不知古人是不是视力特别好,那么小的字都能看清楚。

这是其中的一种作弊方式,统称“夹带”。顾名思义,就是把书上的内容带到考场里面去。夹带的方式有很多,除了刚才提到的“缩印”,还有写在身上的、缝在衣服里的、甚至刻在毛笔上的……此外,还有贿赂考官的,考试中交换试卷的,找枪手替考的。

说实话,后面的这些,至今仍旧时有发生。但是我却不得不佩服能把作弊小条做的那么精致的考生,有写这些的时间,恐怕已经把四书五经读了个几遍了。

可以说,这“缩印”的方式,是技术含量最高的作弊手段了。毕竟在没无机械印刷的中国古代,能弄这么一个东西出来,势必是要下一番功夫的。

绞尽脑汁防作弊

有考试就有作弊,这二者就是矛盾的双方。为了防止作弊,贡生在考试时可谓全无尊严。为了防止夹带,要脱光衣服,换上考场预备的统一服装;为了防止换卷,持续多日的考试过程,他们只能待在一米见方的小隔间里,吃喝拉撒全部都在这里处理听说,每次科考期间,江南贡院都臭气熏天。

在答题结束后,为了防止主考官在阅卷时认出门生的笔迹,还要有专人进行誊卷。不只如此,试卷还要实行严格的糊名,不能有一点相关信息透显露来。

即便如此,科场舞弊案还是时有发生。

康熙五十年,辛卯科考正在江宁举行。担任此次考试的正主考是副都御史左必蕃,副主考是翰林学士赵晋。发榜之时,中举之人多是扬州富甲一方的盐商子弟,而从来才子辈出的苏州却几乎全军覆没。

这是非常不寻常的事情。要晓得,有清一代苏州共录取1700多名举子,比扬州高出近500人。坊间传闻这次考试中榜的都是通过贿赂考官才被录取的,一时间寒窗苦读多年落第举

朝廷得知此事,下令彻查。经查,徽州府考生吴泌是扬州盐商吴宗杰的独子,家缠万贯,当铺、钱庄遍及江淮。但是吴泌这个富二代却不愿当商人,一心一意想做官,可惜脑满肠肥胸无点墨,只能花钱买个举人的功名。

副主考赵晋收了300两黄金,为两个考生大开方便之门。甚至,两江总督噶礼也参与其中。这次科场舞弊案牵连甚广,连著名的桐城派代表方苞都被牵连。直到康熙五十二年,这段公案才算告一段落。赵晋被判处斩,主考官左必蕃充军流戍。

无论什么时候,徇私舞弊都必然会遭到制裁。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在这里也提示那些冒名顶替的人,尽快自首。

关于主播:

大伟爱嘚嘚,当不好厨子的司机不是好演员,精彩的故事也要有才华的人来讲。关于一些冷门历史,讲给孩子听的故事,听了这些,会对现有历史体系,是一个无力的补充。历史其实很风趣,让我们一起分享。

关于喜马拉雅:

随时随地,听我想听!4.8亿用户的共同选择,听段子听小说听旧事听音乐,就用喜马拉雅!

点击了解更多,立即瓜分5000万红包!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